非洲“路”上“筑梦人”

——写在安哥拉北宽扎公路通车之时

    安哥拉北宽扎公路  (张龙飞 摄)

在遥远的南半球、非洲西海岸,距离祖国大半个地球远的非洲安哥拉,有一群中铁四局人,他们远离家乡亲人,兢兢业业,奋战在野外一线,61公里道路记录着他们清晰可辨的足迹,4年的海外经历又平添了他们难为人知的奉献——勤恳而淡泊,平凡而感动。

“中国速度”遭遇非洲尴尬

中铁四局承建的安哥拉北宽扎公路改造项目位于罗安达省东南方向,是安哥拉首都通往南部区域的一条国道,是安哥拉南方地区能源资源外运的“生命线”。2016年,乘着“一带一路”的东风和中铁四局在安哥拉市场的良好口碑,中铁四局一公司拿下全长61公里的北宽扎公路改造工程。这样的工程对于在国内公路领域取得骄人战绩的一公司人来说,只是“小菜一碟”,所以初定工期为14个月,但是没想到,整整用时四年才完成所有施工。

北宽扎公路改造项目地处偏远乡村,物资匮乏,所有物资均需从首都罗安达购买配送,各种保障供应都异常艰辛。2016年,一辆车、一袋米、两筐菜和满载的仪器,这就是先拓者的全部家当。一个月下来,经过这支先驱部队的不懈努力,北宽扎公路项目雏形显现。搭建营地、招募工人、优化图纸、人员进场及施工准备,项目前期事宜有条不紊地运转。更多的技术人员来了,更多的设备进场了,北宽扎公路项目部渐渐崭露出它应有的活力。净化后的饮用水,自己种的蔬菜,食堂烹饪的可口饭菜,新建的员工宿舍,一步步的努力,使员工生活有了保障。专业的施工队伍,齐整的施工设备,有力的物资供应,为顺利施工提供了有力保障。

然而,从2016年9月动工到2019年3月,现场施工不断地有序向前推进同时,资金支付却异常缓慢,无法按照以收定支进行正常施工。2019年3月,最终因资金问题没有解决以致项目陷入全面停工。由于项目部地处热带气候带,终年日照强烈,雨季长达半年且降雨量大,季风长期从海面吹来并裹挟着盐分。毫无疑问,这样断断续续施工,造成有经验有技术的施工人员流失、施工成果破坏后的多次维护、机械设备的维修和保养,这些都给施工展开带来严峻考验。

停工后,项目部领导班子首先整合资源,对已完成工作进行统计核算,对物资设备实行统一管理,对人员配置做出合理安排,将机械和人员调配到区域内其他项目,合理利用资源,以减少损失。同时积极联系各方力量,始终保持低能高效运转,最终通过中国进出口银行融资渠道使资金问题得到解决。

“中国精神”驱动筑路热潮

安哥拉靠近赤道,为热带气候,一年分旱季和雨季两个季节。每年从10月第一场雨落下,漫长的雨季持续到第二年5月,不利于项目土方和道路工程施工。因此,每年旱季就是抢赶工期的“黄金时间”。抢晴天、战雨天,昼夜连续突击施工,这些对员工们来说算不了什么,施工过程中最苦的要数沥青路面铺设。虽然说,安哥拉旱季中午紫外线强、太阳毒辣,这个季节正是沥青路面铺设施工的最好时间,但是头上烈日烘烤,脚下刚出炉的沥青热气蒸腾,刺鼻的气味常常熏得人睁不开眼睛。到了雨季却又是疟疾蚊虫猖獗的季节,常常旧的疟疾还没有好利索,新的疟疾又感染上了。“一旦患上疟疾,浑身的关节酸疼,就仿佛有千万只蚂蚁在啃你的骨头一样。发起热来,就是钻进冰窟窿里仍感到热;发起冷来,身上就是盖十床被子还直打颤。”项目部副总工程师孟勇感叹。即便如此,员工们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更没有一个人退却。

“停工这么久,我们早就摩拳擦掌了,要把失去的工期赶回来。”一公司安哥拉公路项目经理何礼明说道。自2019年3月开始,他带领大家克服重重困难,特别是采取边施工边保通车的“开放式施工”,给施工带来的巨大干扰和挑战,快速推进施工进度。

虽然工期异常紧张,但“中国标准”不打折扣。除坚持施工过程“三检制”、特殊工程“旁站制”、关键工序“领导带班制”外,将各部位、各工序的质量监控分解落实责任到人,做到质量管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覆盖,同时留有影像、作业人员签字确认等资料,使整个质量管理有可追溯性。项目部还实行架子队管理模式进行直管,主要由项目员工担任各小组班组长,通过月度机械操作手绩效考核、周施工计划完成情况考核等措施,充分调动机械操作手和劳务人员积极性,保证施工生产有序进行。

功夫不负苦心人。安哥拉北宽扎公路施工迎来当地政要的广泛赞誉,时任安哥拉建设部部长Fortunato (富德督拿渡)多次视察项目,对北宽扎工程感到十分满意,并当场亲笔写下感谢信,称赞其为“造福安哥拉人民,有利于安哥拉发展的重要工程”。

“中国情怀”铸就岁月丰碑

安哥拉时间9月17日,安哥拉经济国务部长、公共工程和国土规划部长以及北宽扎省省长共同出席北宽扎道路通车剪彩仪式,现场随着各位领导致辞高潮迭起。一旁的施工人员张森看着眼前一切暗自感叹:“终于圆满结束了,我的任务完成了,现在可以安心退休了。”

张森是北宽扎国道321修缮工程的挖机司机,临近花甲之际,他选择将职业生涯最后一站奉献给北宽扎项目。项目部还有很多像他这样从项目伊始一直呆到今天的人,从2016年到2020年,四年时间过去,连那些年轻技术员都已成长为可以独当一面的负责人,这些潜移默化的变化,是铁军多年坚守的成果。

北宽扎公路的通车不仅推动了安哥拉的经济发展,也为当地提供了1000余人次就业机会,培养了不少技术人员。项目部还在驻地设置职业技能培训室,为当地员工传授中国施工经验,不仅有专业学习,还有实际操作演练。

李正是项目部工程部部长,除日常施工管理工作以外,他还是项目上十几个当地工人的师傅。李正每天一有空闲,总会手把手指导当地工人按部就班完成手头任务。李正说:“我原本不会葡萄牙语,但在长期工作中摸索出了一些门道,与当地工人进行工作交流没有问题。我希望多学一些葡语,更好地和这些同事沟通,向他们传授经验。”当地人jacindu(亚森杜)已经在北宽扎公路项目上工作了3年,他说:“跟着李正工作很有收获。北宽扎公路让我学会了新技能,有了稳定的收入,我很喜欢这份工作。”

很多老员工听闻北宽扎公路通车了,不由得泪眼朦胧,思绪万千。远在安哥拉的中铁四局筑路人用四年写满了青春的印记、思乡的深情、光荣的使命。这四年也正映照了中铁四局人拓展海外市场的十年。“坚持、再坚持!”这一直是海外筑路人的心声。(张龙飞 唐雨卉 吴义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