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素有“英雄城”美誉的南昌,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2014年12月,五公司凭借近年在南昌市政市场的良好信誉,成功中标(南)昌九(江)快速路改造一期工程,项目部承担昌九快速路主线1.6公里及黄家湖立交工程,合同总造价4.8亿元,合同工期24个月。截至目前,该项目部完成施工产值3.35亿元,施工进度整体可控,预计2017年6月30日完成竣工交验。
昌九快速路工程作为“五横三纵”快速路中的“第一纵”,工程建设完成后,将完善南昌红谷滩片区及新建县路网、改善交通环境、满足未来交通发展的需要。同时,对缓解交通拥堵,加强红谷滩片区与新建县之间的交通联系,完善两片区东西向的路网结构,带动沿线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打好施工生产“攻坚战”
建点之初,项目部领导班子成员清醒地认识到,要赢得施工生产的主动权,必须解决征拆“拦路虎”。对此,项目部明确了“主动出击,灵活多变”的征拆工作思路,成立征迁小组,配合业主、设计和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制定出详细的改路过渡及交通疏解方案,主动跟进八家迁改单位,积极配合好管线施工方工作,协调解决周边居民合理要求,2015年1月21日,率先完成创业中大道主线立交桥“三电”迁改工作,成为全线五个标段中率先取得“三电”迁改阶段性成果的单位。
该项目属城市道路改造工程,既有跨高速公路又有跨越城市主干道施工,车流量大,相互交错安全风险高,交通疏解难度大、防护任务艰巨。为了迅速打开生产局面,保证施工安全,项目部采用“半幅封闭,半幅导行”的方式进行交通疏解,在原有道路两侧新建两条导行道路,分流车辆。安全总监程飞还牵头组织了对道路导改期间的交通疏导员及现场外协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明确交通导改时的重点、难点。施工中安全人员24小时值班,在显要位置设置警示标牌,对不符合要求的水码及时进行更换,对破损路面立即安排修复,并加强与交管部门的沟通协调,及时处理各种突出事件,确保了施工期间道路通畅。
南昌地区,雨季较长,汛期施工压力大,新建桥梁多次跨越道路、河流、排涝蓄水湖等,施工环境复杂多变。面临异常严峻的施工生产形势,今年2月份,项目部开展了“大干100天、确保5.30交通导改”劳动竞赛活动,配足现场劳动力资源,合理制定节点计划,将目标任务分解到月、旬、周及每天,并与项目主要管理人员及外协队伍签订责任状,对没有按期按质完成施工任务的责任人进行处罚,领导班子成员现场轮流值班,协调指导生产,全体员工抢晴天、战雨天,奋力拼抢施工进度,顺利完成了怡园路立交主线桥右幅箱梁架设、湿接缝施工,会展路立交主线桥右幅防撞墙施工、桥面铺装、沥青路面、伸缩缝安装施工,黄家湖立交主线路基管桩、填筑、沥青路面施工,黄家湖立交主线桥右幅连续梁、桥面铺装施工,5月30日,项目主线右幅导改工作圆满完成。
念好安全质量“紧箍咒”
“安全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和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能否得到保障,安全不牢,地动山摇。”作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项目经理梅魁深知安全的重要性。开工伊始,项目部就组建了由项目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各职能部门分工协作的安全质量管理小组,编制了《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工程安全质量实施管理办法》、《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支架搭设拆除管理办法》以及《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等59项安全管理制度。先后开展了施工用电、高空作业、起重吊装、个人防护、特种设备使用等专项培训活动。严格落实领导带班制度,对支架搭设、拆除,箱梁、现浇梁张拉、注浆等全过程进行监控管理。在生产一线设立了群众安全生产监督员、青年安全监督岗,营造群防群治、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为施工生产构筑了一张严密的安全监控网。
“质量管理没有止境,我们永远在学习探索的路上,只有不断地加强工程质量,我们的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施工中,梅魁制定了一系列的创优规划和质量监控措施,实施品牌形象的全方位把关。项目部还严格执行工序三检制、旁站制,持续改进施工工艺,积极引进新技术,总结施工经验。2015年12月31,南昌市政公用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及全市二十余个在建项目业主负责人等50余人组成的观摩团,对项目部制架梁施工工艺进行现场观摩,业主高度评价了该项目部智能张拉、真空压浆技术以及预制箱梁实体及外观质量,并在全线推广了预制箱梁施工工艺。项目部扎实开展“样板工程”引路活动,坚持实行工程首件制,对管段内涉及到的所有分部工程均按照首件工程验收管理,对钢筋骨架安装、预应力管道安装定位、预应力施工及混凝土浇注等关键工序,明确专人主责,并由管理人员层层把关,项目承建的黄家湖路桥26-30#墩现浇连续梁,被中铁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评为“样板工程”。
收紧项目管理“钱袋子”
“项目干得好,更要算得好,挣钱才是硬道理。”这是梅魁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组织工程技术人员认真查看施工图纸和施工方案,在所有分部分项工程开工前均由技术部门编制重点控制工程单项施工组织设计,坚持“方案优先”的原则,在控制效益流失的同时,为施工的顺利进行扫清障碍。
跨越乌沙河旧桥需拆除后原位还建,原设计为四联支架现浇连续梁,施工需在河道内搭设支架,安全风险高、汛期施工难度大,在统筹工期及兼顾成本效益等因素后,项目部向业主建议将现浇梁变更为预制梁,得到了业主的认可,此项变更为项目减少成本投入约60万元。项目桥梁设计线路与既有城市道路重叠,地下管线压占桩位的情况较多,迁改难度大,工期紧张,梅魁带领工程技术人员在桩基施工前,对该部位的桩位挖探孔,探明管线埋深走向,绘制管线与桩位关系图提供给设计单位,建议通过增加桩位,提高承台避让管线,经业主批复,成功解决了迁改对施工进度的制约,为项目增加盈利48万元。该项目共有大小桥梁16座,其中14座为立交桥及其匝道,线路平面设计迂回顺接,每座桥都需布置施工便道,且项目涉水施工的墩台位较多,便道填筑、墩位作业平台填筑需要大量的换填材料,经过反复方案必选,及时调整换填方案,将原设计的砖渣改为山皮石,最终为项目节余近110万元。今年4月份,项目部桥梁、路基过渡段,通道两侧施工应用泡沫轻质土工艺,属江西省首家应用单位,成功解决了软土地区含水量大、地基承载力差,台背压实困难,开通运营后跳车等一系列技术难题,有效缩短了工期,约降低约20%施工成本。此外,诸如采用冲击钻施工、改变架梁运距、PTC预应力管桩变更为PHC预应力管桩施工这些措施也都为项目降低了施工成本。
下好和谐共建“一盘棋”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党支部就是一个堡垒”走进项目部驻地,催人奋进的宣传标语使人强烈地感受到了项目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开工以来,在项目部党委书记郭飞的带领下,坚持以人为本,树立了“围绕生产抓党建,凝聚人心促发展”的思想政治工作理念,提出“爱、美、乐、安、和”的创建思想,认真开展项目书记暖心行动“八个做到”活动,让员工体会到项目部大家庭的关爱;按照幸福项目部创建标准规划驻地建设,为员工创造一个温馨、美丽的生活办公环境;适时开展各类文体娱乐活动,让员工快乐生活;健全群防群治组织网络,打造平安工地;坚持民主管理,增强项目和谐共建的发展氛围,项目部党委先后荣获2015年中国中铁 “红旗项目部”、局“党风示范点”、 三工”建设示范单位、“思想政治工作示范点”、“青年文明号”、公司“四好班子” “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为充分发挥党建工作优势,项目部党委围绕施工生产开展了“赣江两岸党旗红 携手共建争先锋”区域联建主题活动。并将黄家湖立交项目确立为争创“党员先锋工程”的示范点,制定了创建规划,并由现场副经理张玉刚负责创建过程中的技术、安全保障工作。张玉刚以身作则,每天坚持在一线指挥生产,每天下午组织现场主要管理人员召开碰头会,协调和解决现场遇到的问题,确保各项任务目标落实到位。 (卢林清 董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