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官网|中文版|English version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38
2016年07月20日 星期三
日期检索
上一版 第3版:经营发展 版面概览 下一版

龙腾石济客专

——二公司石济客专历城制梁场施工纪实

    ▲首梁架设

    ▲梁体钢筋绑扎

    ▲箱梁静载试验

    位于济南东南部的历城区,素有“齐鲁首邑”之称。2016年,一场围绕石济铁路东客站西疏解区的攻坚战在这里打响。二公司石济客专历城制梁场的参战将士,冲锋陷阵,攻坚克难,较量的不仅仅是智慧和勇气……

    猛虎拦路,顽强拼搏迎难而上

    2016年3月29日,梁场项目经理谭小军、党委书记王秋生,接到业主石济公司因济青高铁并行段引入实施改线变更的“应急工程”施工令,倒吸一口凉气。

    一项变更,引发攻坚战,本在意料之中;而工期紧逼、设计滞后还带出一串拦路虎,让两位领军人没有想到。

    这一被命名为济青高铁济南东客站西疏解区、造价8.79亿元的工程,有齐济特大桥,动车走行1线、2线特大桥,石济胶济上行、下行联络线特大桥和北辛店安全线中桥。总长14.1公里的6座桥梁,像6条巨龙蜿蜒交错,并在狭窄的区域和空间内飞舞般跨越、分离、合并、再分离。2943根钻孔桩、364个承台、371个墩身、17个框架墩的布置错综复杂、台身结构多样,形成了单线预制箱梁127孔、双线预制箱梁68孔、单线现浇箱梁79孔、双线现浇箱梁37孔、道岔梁3联、连续梁11联的繁多梁体形式。项目不仅施组难度大、技术含量高、周转料调配难、工作量巨大,而关门工期为2017年12月31日。项目正式开工还需搬掉征地拆迁、三电迁改中的一系列“拦路虎”。

    征地拆迁,是第一场硬仗。疏解区6座桥梁横穿2个街道办事处、6个自然村,400亩的红线用地80%处于拆迁区;房屋拆迁245户,企业搬迁37家。经验丰富的党委书记王秋生主动出击,带领征拆协调小组逐个突破,完成红线征地的77.7%,企业搬迁100%,满足了总体施工进度安排的要求。历城梁场自4月1日开工以来,在短短2个多月时间内,在业主铁路信用评价检查中,征地拆迁工作已经获得了业主单位3张绿牌奖励。

    跨济广高速公路(72+128+72)米连续梁,不仅是6条巨龙的架梁通道、控制整体工期的关键,而且跨度为6龙之首,与高速公路斜交夹角仅30度,中跨100米处为高速路正上方,挂篮施工周期最少需360个施工日,车流量每天8万辆,安全风险高。然而,要攻克这个最大的碉堡,就要降服连续梁主墩基础底部两只归属东联供水公司、直径1.6米、1米的“水老虎”,依泉城节水保泉政策,改移要盖19个“通关”大印。项目部不惧繁琐,多方沟通,终于在济南市发改委的多次协调后,成功降虎。

    项目部乘胜追击,针对三电迁改的43个“高压电线”、183只“通信设备”、5只污水、燃气管道管线,按路内路外、高压超高压、燃气热力、给排水污水、通信信号,逐类攻克。他们积极与产权、设计、属地、施工、管控单位沟通、协商,确定迁改标准、时间、方案。仅仅两个月,除两只国字号超高压的“变压器”需国家电网公司按年度下达停电计划才能作业外,省级超高压“变压器”已全部迁改完成;跨越南水北调、小清河、济广高速公路的3只“大老虎”,成功办理施工行政许可证并已完成环境、防洪、安全评估,进入审批流程;制约便道贯通的71路公交车站,通过与地方政府、乡镇、公交总公司的多方沟通协调,按期迁移,为快速施工创造了条件。

    工期紧逼,攻坚克难把控节点

    由于工程紧迫,设计院随开工令仅下发了6本工点图。谭小军与总工狄鹏打开工点图查勘,缺少41本通用图;就连头步工序的钻孔桩,70%无地质资料,补勘确认桩长后才能施工。

    为确保工期,梁场邀请局、公司的技术专家指导,通过多次现场踏勘、研讨,在施工图纸未下发前完成了施组的编制工作。为抓好标准化施工,围绕安全、创优、文明施工,针对场地布置、工装统一、材料堆码、施工围挡、标示标牌,编制了《安全文明施工策划书》;在优化施组设计、创新施工技术、细化工艺流程的基础上,通过招标先后部署8支专业架子队、385人,按“全面开花”的大干模式,进场施工;在采取“白+黑”、“5+2”、“晴+雨”、“歇人不歇机”举措的同时,先后开展了“四保四比两争”、“大干100天”等多种形式的劳动竞赛,业主领导看到热火朝天的大干场面赞不绝口:还是中铁四局作风硬、实力强、能啃硬骨头!

    经理助理张豹带领架子队在便道施工中,采用砖渣及煤矸石作为底层,上部铺设碎石作为面层,保证了便道的平整度,通过加快机械运输速度提高工效;在拆迁区及相关路口,采取“活动式型钢围挡”进行隔离,以保证现场施工安全;在各墩位设置活动式墩号牌,使现场错综复杂的墩位布置一目了然;设置3200平方米的钢筋集中加工厂,配置龙门吊,率先使用钢筋笼滚笼机、钢筋弯曲机、全自动钢筋绑扎机等自动化机械设备,实现了钢筋加工场制化,不仅保障了质量创优,而且工效提高了一倍。针对桥梁施工高空作业、深基坑开挖、临时用电、交叉作业等危险源,谭小军带领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在完善体系、责任到人、岗前培训、班前讲话、知识竞赛、强化红线意识的基础上,在泥浆池、桥面系、承台基坑采用了标准化护栏;上下爬梯采用工装,便于安拆;临时用电采取“三相五线制”,实行“三级配电两极保护”;对梁场两台50吨龙门吊、一台900吨轮胎式搬运机、两台500吨提梁机等大型设备,实施专人负责,通过“多问、多看、多盯”、月度大检查、厂家专业人员摸排查等方式,保证安全运转。

    施工中,狄鹏、经理助理陈凯带领员工,不仅采用钢筋笼存放架、钢筋原材存放架、活动式型钢施工围挡、防尘雾炮等加强安全文明施工,而且坚持标准化作业,认真落实“五项工艺”,通过实施钢筋笼滚笼机运用、循环吊筋、桩头环切、盘扣脚手架、声测管衬管,即加快了施工进度,又确保了质量创优。在短短两个半月,项目部完成钻孔桩460根、承台5个、墩身3个,产值5600万元;开累完成钻孔桩1472根、承台75个、墩身70个,预制箱梁85孔,现浇梁1孔,产值31058万元。

    降本增效,勇于创新不辱使命

    为使机械设备降本增效,谭小军带领物机部副部长景来宝,在网购、招标节省材料资金127万元的基础上,通过安装GPS定位系统和油料监控系统,在电脑查看相关数据,对机械运转轨迹和油料消耗情况实时传输,实现了机械设备的电子监控,并进一步将机械运行轨迹和油耗情况进行公示,由全员对机械设备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提高了机械设备的有效利用率。针对现浇梁116孔,常规支架施工周期长、安全风险高、材料浪费严重等情况,梁场组织工程部开展技术攻关,提出了“整体装配式支架”的构思,采取装配式支架及支架基础、支架整体上升和下落的方式,降低了安全风险,预计每孔梁缩短工期3天,单孔梁节约成本约5万元。

    狄鹏带领技术人员从精细化管理入手,针对管段内桥梁形式多样、梁体结构复杂,先后编制专项施工方案40余份;在保证技术可行、安全和质量可控的同时,进行经济比选、方案优化;针对混凝土量达40万方的实际,组织试验人员反复优化配合比,节约成本168万元;针对11联连续梁,研制了铰接式牛腿托架,不仅安全风险低、操作简易方便,预计每联连续梁相对常规落地管柱式支架节约成本约15万元。

    以往,在长大钻孔桩的堵管检测中采用钻芯法,检测率低、耽误进度,成本较高,工程部长赵勇组织技术员改用声波透射法检测,不仅提高了效率、加快了进度,而且可以拔出衬管,循环使用,节约了成本。过去,钻孔桩钢筋笼的安防、定位采用吊筋法,吊放材料浪费严重,副部长李文科组织人员研制出钢筋笼循环吊筋,不仅提高了工效,还节约成本20余万元。工经部长乔亮积极与工程部配合,紧盯设计院施工图设计及概算编制情况,根据信息及时调整变更思路、对策,为成本控制、二次营销奠定了基础。(秋生 高炼)

扫一扫

手机读报
电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