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官网|中文版|English version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38
2016年07月27日 星期三
日期检索
上一版 第8版:综合新闻 版面概览

在青藏线当见习生

    ▲作者在青藏线留影

    2001年7月1日,我从上海同济大学交通土建专业毕业,分配到了四公司。怀揣着对青藏高原的向往,我主动要求分配到刚刚开工的世界海拔最高、难度最大的青藏铁路工程。完成新进员工培训和体检后,我如愿以偿地接到了青藏线见习通知。

    7月中旬,我和赵文正、盛和亮、朱祖福四名见习生在老职工李先强的带领下,登上西去的列车奔赴青藏线施工现场。经过2600公里的一路向西,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抵达了青海省格尔木市火车站。格尔木是前往青藏铁路工地的必经之地,是内地施工人员抵达前的最后一个大城市,很多施工人员会在此稍事休息,采购物资,调整到最佳状态后再行上山。什么叫做调整到最佳状态?其实就是适应高原反应的意思。这里已经海拔2800米,空气比东部沿海地区稀薄了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身体不太适应的人,就已经会出现头晕、恶心或者呕吐等症状了。庆幸的是我们都通过了严格的体检,没有出现强烈的高原反应。

    三天适应期结束,项目部派到格尔木采购物资的“双排座”把我们带上了山。随着海拔的升高,气压不断地降低,车一过南山口,耳鸣耳胀就时断时续地出现。60多公里的路程,由于车辆发动机性能降低跑了一个多小时才到达我们第四项目队驻地——小干沟。看到湛蓝的天空、热情迎接我们的同事,我一激动跳下车,竟有些头晕目眩、腿脚发软,海拔上升了400米,空气果然更加稀薄了。

    我被分配到测量队,跟着测量主管韦朋、测工刘利军和田贵祥,一起负责全线的导线测设和两座大桥的控制测量。为了表现自己,第一次外业我争着背上最重的经纬仪和架腿,手里还各拎了一捆木桩。没走出两百米,我就开始喘了,心里虽然默念着坚持住,但是腿不受控制地慢了下来。两名测工赶上我,从我手中夺下木桩,虽然我还想坚持,可是手不受大脑控制般地松开了。又前进一段距离,架腿也背到了韦朋的身上。不到一公里的路程我深深感受到这个团队对我这名新人的关心,暗下决心在测量队一定多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

    一天的测量外业结束后,我们灰头土脸地赶回驻地。回到宿舍洗脸的时候,感觉毛巾摩擦脸庞有些微痛,一照镜子整张大圆脸红彤彤的。坏了,忘记办公室主任张跟平的嘱咐,外出作业没有擦防晒霜。不到半个月的连续外业,虽然每天都擦防晒霜,脸上的皮还是脱了三层,汗水一流过新伤口,刺得脸颊生疼。当我的脸和大家一样黑黢黢地顶着两片高原红的时候,这个团队真正接纳了我。

    在高原进行户外作业,除了要忍受缺氧、严寒、强烈紫外线,还会遇到沙尘暴。2002年春季的一场沙尘暴,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我们测量组在格尔木河2#桥进行墩位测量放线。格尔木河是一条季节性的河流,春冬少水,2#桥所在的桥位两侧数十米高的崖壁几乎垂直于河床。后视点位于崖壁之上,测站和前视点在河谷之中。我在测站专心放样时,后视点对讲机传来:“起风了,风很大,脚架晃动得厉害,能否收脚架?”因为按照测量规定,测设结束前要再次对后视闭合,加上我们在河谷中,感觉不到起风,我在对讲机里回应道:“还有三个点就结束了,坚持一下。”没过五分钟,对讲机里又传来急促的声音:“风太大,仪器要被刮倒了,必须收架腿了!看西北方向……”这时河谷中起风了,我抬头看看峡谷上方的天空,天空依旧那么湛蓝。可是当我走了几步向西北方向望去时,看到了只有在灾难大片中才能见到的场景:西北方向一块巨大的黑幕布向我们这边扑来,整个天空黑白分明。

    河谷中的风明显加大了,悬崖上的浮土开始欢乐地打着旋儿冲下来,调皮地钻到我的眼里。我眯缝着眼,手忙脚乱地开始收经纬仪。仪器刚装完箱,风大得已经让人难以站稳,沙子吹得脸生疼。风是顺着河谷吹的,悬崖上的小石块开始掉落,砸在安全帽上“咚咚”作响。天空开始变暗,飓风裹挟着沙尘冲了过来,能见度几乎为零。为了防止悬崖落石砸伤,我凭着记忆,拎着仪器箱和架腿摸到悬崖根部一块巨石下面,蜷缩在角落中,任凭狂风推搡我的身体。虽然感觉呼吸困难,但是不敢张嘴呼吸,生怕灌一嘴黄沙。即使闭着嘴,沙子还是从鼻腔强行闯入口腔,进入了呼吸道。呼吸道一受刺激,紧接着就是剧烈的咳嗽。本来想通过咳嗽吐出嘴里的沙子,没想到嘴刚张开,更多的黄沙通过口腔进入了呼吸道。当时的状况真正是狼狈不堪。

    在强对流天气中,对讲机的信号受到干扰,通话时断时续,只能猜出是队部电台让我们找个安全地方躲起来,马上派车接我们。幸运的是沙尘暴来得快,走得也快。二十多分钟后,风力有所减弱,空气中粉尘含量明显降低,天又亮了。对讲机信号恢复了正常,我们按照队部电台指示陆续到达指定接车地点,每个人都是灰头土脸、眼睛通红。即使这样狼狈,我们几个年轻人还是一边不停地剧烈咳嗽一边嘲笑别人像“兵马俑”。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革命乐观主义吧。

    建设青藏铁路是人类铁路建设史上的伟大壮举,是对人类生命极限的挑战。《感动中国》2005年度人物特别奖颁发给了全体青藏铁路建设者。听到颁奖词最后一句“他们,是地球之巅的勇者;他们,缔造了世界上最伟大的铁路!”我不禁潸然泪下,为自己曾经是其中的一员感到骄傲和自豪。这是我一生中最难得的经历,也是我人生中最为宝贵的财富。(孙伟强)

扫一扫

手机读报
电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