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官网|中文版|English version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38
2016年09月14日 星期三
日期检索
上一版 第2版:四局要闻 版面概览 下一版

打造追风时速

──写在郑徐客专开通运营之际

    ▲动车组通过郑汴特大桥。(文良诚 摄)

    9月10日的中原大地,一列动车组以350公里的追风速度呼啸着从横跨郑州市鸿宝路的郑徐客专郑汴特大桥上飞驰而过。

    “这就是我们修的桥!尽管在城市中施工非常不易,可越是不易越是让人难以忘怀。”看着疾驰而过的动车组,中铁四局郑徐客专I标指挥部(一公司代局指)常务副指挥长范伟露出了开心的笑脸。

    郑徐客专I标工程是郑徐铁路客运专线的龙头性工程。最大的特点就是征地拆迁任务重、困难大,连续梁施工多、安全控制难度大,箱梁预制任务重,CRTSⅢ型先张板无砟轨道铺设没有可资借鉴的技术。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局郑徐客专I标建设者(一公司、八分公司、物资工贸公司、工程材料公司)艰苦鏖战,精细管理,精准发力,克服重重困难,在中原大地打造出了追风时速!

    精心谋划 快速组织

    我局承担施工的郑徐客运专线1标工程,途径郑州金水区、中牟县,土建工程全长16.1119公里,铺轨工程全长391.493公里,控制性工程为656孔箱梁预制、架设,4联连续梁施工,河南段铺轨,标段总投资14.24亿元。

    2012年12月26日,郑徐铁路客运专线开工建设。开工当日,局郑徐客专I标指挥部进驻现场,并召开首次生产交班会,宣布开展大干40天劳动竞赛活动。一场施工会战的帷幕被快速拉开。会后,各个分部迅速行动,仅用半个月时间就让驻地具备办公和生活条件,并建成全线首个拌合站和首个通过验收的中心试验室,完成全线首根桩施工,赢得了开工后的头彩。

    尽管进场快、开挖早,但繁重的征地拆迁任务还是像大山一样阻碍着施工者前行的步伐。“我们只能采取歼灭战的办法,完成一处征地拆迁,就将机械设备集中一起施工。”回忆当初的情景,范伟记忆犹新。2013年8月,在当地政府和郑西公司的大力支持和悉心指导下,指挥部扫除了大规模施工前的各类障碍后,施工进入了快车道。为了保证指挥部下属各分部能形成一个有力的拳头,范伟召集各分部领导班子组织战前动员会,根据业主的节点工期目标和标段实际情况,制定“先难后易,突出重点,全面推进”的“会战总战略”,协调组织好各个分部的具体施工“战术”,做到了全标段一盘棋,放眼“会战”全局。

    各个分部按照“会战总战略”,纷纷出招,划分领导班子施工“责任田”,执行领导班子轮流带班制。他们紧盯现场,关注施工动态,协调各工点人、机、物及相关部门需要现场解决的问题;检查各工点人员到位、现场施工安全、机械运转情况;积极开展劳动竞赛,与时间赛跑,按节点进度完成工期。

    在一分部6.3公里的管段上有4座连续梁,分别上跨京珠高速公路、鸿宝路,其中跨京珠连续梁位于铺架口上,能否按时合龙将制约金水制梁场的生产进度,而梁场停工一天损失就近百万元。为了杜绝盲目蛮干,一分部进行了十余次的方案论证和工艺优化。他们加快工序转换的进度,加强协作队伍的日常管理,提升工作效率,做到人尽其力、物尽其用。在保证安全、质量、文明施工的前提下,确保跨京珠连续梁比业主要求的工期提前16天合龙。这也是郑徐客专全线第一座合龙的大跨度连续梁,为I标段顺利架梁打下了坚实基础。

    其他分部也是关死后门,倒排工期,加班加点,抢赶工期。首架方向箱梁预制架设、跨鸿宝路连续梁均比业主预定工期提前完成。

    精细管理 细节取胜

    局按照业主郑西公司提出的“做国内最好高铁”的创优理念,以郑徐客专建设为载体,决心把中铁四局筑路铁军的金字招牌擦得更亮。

    因此,指挥部将推行机械化、工厂化、专业化、信息化、精细化作为精细管理、铸造精品的法宝。在管段内,绑扎钢笼等一些传统的作业手法均被机械所替代;混凝土搅拌、主体工程施工等关键工序上采用了数控化、自动化的成套机械设备。拌合站全部推广应用砂石分离器和自动洗车系统、污水处理系统,搅拌车清洗全过程都是自动设置,无需人员操作;洗石机所用的水也是利用砂石分离机沉淀后的水,不但能将分离出来的砂、石、水泥浆再次利用,而且污水通过沉淀池净化后再循环使用,彻底实现了污水的零排放,既节约资源又保护环境。

    在工厂化建设方面,指挥部重点抓好分部建设,从规划布局、标准化建厂、厂内标准化作业、产品定型等方面推行工厂化作业,让标准化管理更精细。   

    围绕人员、技术、协作三大要素,指挥部还大力推行专业化施工和专业化管理。按照工程项目不同专业、工种和工序,组织相应的专业设备和专业人员,组建成相对稳定的钢筋加工、混凝土生产、桩基施工、墩身施工等专业架子队,各架子队固定专业技术人员、安质人员和试验人员,配齐技术工人,确保了施工全过程有人指导、有人监督、有人检查;针对工序施工特点,从质量安全、工艺工序、控制要点、施工标准等不同层面进行岗前培训和实操演练,确保架子队劳务人员上岗前对自己从事工序的工艺流程、作业标准、人身防护充分掌握。

    此外,指挥部还按照郑西公司和局的要求,推广应用工程管理平台及调度指挥、电子施工日志、施工组织管理、试验室管理、拌合站管理、沉降变形观测、检验批管理、资料管理、办公自动化、视频会议以及路基连续压实、梁场管理、连续梁线形监控等信息化建设。

    位于郑州市金水区小金庄境内的局郑徐客专金水制梁场负责郑徐客专I标段郑汴特大桥478孔和代建段跨连霍高速公路特大桥178孔铁路箱梁的预制任务。从材、油、电、水的消耗到安全管理、工艺流程等,梁场都设立了科学精准的“内控量”。比如在钢绞线成本控制方面,通过跟踪分析,采取与厂家沟通、从源头上调整每盘钢绞线长度,将剩余符合连续梁使用长度的钢绞线尽可能地加工利用,减少钢绞线穿束时拖拉造成的浪费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浪费。过去养护新梁,直接用水管引水浇洒,大量水被白白流失。于是,梁场将洗车用的高压水枪出水部分改成喷雾状,既提高了养护效果,又节约了大量用水。这些做法正是局郑徐客专指挥部推行精细管理的缩影。

    精准发力 雕琢精品

    在郑徐客专上,我国自主研发的CRTSⅢ型先张板无砟轨道(以下简称Ⅲ型板)被大规模使用。它对完善我国无砟轨道系统技术、提高我国无砟轨道技术核心竞争力、实施铁路“走出去”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Ⅲ型板的铺设,对中铁四局来说属于首次。因此,指挥部成立了专门的Ⅲ型板铺设技术团队,积极向设计院和相关单位学习、取经,确定了本标段Ⅲ型板铺设的工艺流程与组织方案。通过线外试验和先导段首件工程的施工,精准发力,形成了一套简练高效、质量控制达标的工序流程。在线外揭板试验中,完成自密实混凝土试拌室内试拌上百次,机组试拌数十次,轨道板灌注、揭板验收几十次,最终确定了Ⅲ型板铺设要点及控制点,为后续大面积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随之而来的精调作业中,指挥部配足配强测量仪器设备和人员,保证每个作业面至少有1套精调设备;测量人员和精调人员固定组合,不轻易调整,提高其配合默契程度;选择适合的工作时间,确保精调定位一次完成。

    “冬季施工困难很多,比如低温对机械保养、车辆出行、混凝土强度质量等都会产生很大影响。”面对冬施困难,指挥部一方面加强现场技术人员和劳务队伍的教育培训,确保人员、机械安全;另一方面开展技术创新,确保混凝土强度、质量。在Ⅲ型板铺设中,还采用暖棚法,通过搭设暖棚,将Ⅲ型板包裹在其中,内部采用锅炉加热增湿,将棚内温度控制在25℃以上,确保了Ⅲ型板铺设质量。

    组织精心,管理精细,工艺精良,发力精准,局郑徐客专指挥部的精准之路赢得了各方的高度评价,工程质量获得了俄罗斯铁路总公司考察团的好评。他们创新组建的小型预制构件厂得到了郑西公司的高度认可,并在全线推广。

    9月10日,国内建设标准最高、速度最快的高铁之一——郑徐客专已正式通车运行,并创下了时速420公里动车组交会运行的世界纪录。目前,局郑徐客专I标指挥部广大员工已转战至郑万铁路,他们将继续为建设中国四通八达的高铁网而努力拼搏。(肖培清 姜峰 张静思 张臣意 弈轩)

扫一扫

手机读报
电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