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官网|中文版|English version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38
2017年02月22日 星期三
日期检索
上一版 第3版:经营发展 版面概览 下一版

科技创新 助力铺架腾飞

    ▲瑞九铁路既有线TJ165型架桥机

    “十二五”期间我国科技飞跃发展,八分公司作为我局轨道施工行业的领头羊,面对铺架领域施工技术、先进的施工设备等科技发展态势,如何提高企业及行业轨道工程施工的安全、质量、进度、效益,成为公司全体科技人员最关注的问题。

    为解决人力资源成本不断上升、铁路架桥机组无法通过既有铁路进行转场运输、D08型大养设备无法同步使用CPⅢ网采集的精测数据、地铁轨道浇注用混凝土运输等一系列问题。八分公司组成了以教授级高工贾炳义、全国劳模翟长青为首的科研课题组,通过全体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的难关,取得了优异的科技成果。

    铺架设备分段运 铺架工期有保障

    铁路架桥机和铺轨机转场运输,传统方法是采用自轮运转经铁路运输的方式,需专列运输。架桥机属超级超限货物,必须要限速运行且运输速度极慢;同时铺架设备铁路自轮运转运输的安全风险高、运输审批手续繁杂、运输周期长,设备运输前需要特种设备维修或检查记录。然而车辆厂、车辆段均没有维修资质,找不到厂家开具维修检查记录,造成铺架设备无法发运,直接影响了铺架施工的正常进行。

    面对这种情况,公司科研课题组开展了既有铺架设备运输方案及组装(拆解)等相关技术研究。在设备性能不变的前提下,他们将铺架设备改造为分段(块)式拼装结构,满足了公路运输条件,不受铁路运输的限制,现场拆卸和组装方便快捷,大大缩短了铺架设备转场时间,确保了铺架工期。该项技术已在既有铺架设备和新设备制造中得到应用,八分公司成功将PG28型铺轨机DJK140、JQ150、JQ160和TJ165型架桥机铁路自轮运转改为公路运输。

    分段式结构设计思路为以后的铺架设备产品设计、改造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对提升国内铁路施工机械研发水平有着重要意义。中铁科工集团使用本科研项目的技术成果,先后对中铁五局、中铁二局的铺轨机、架桥机进行了同类改造,并设计了新的“TJ165分体式架桥机”。

    养路设备装新脑 提高精度降成本

    传统的上砟整道轨道精养作业效率低、成本浪费大,养路采用相对控制测量,精度低。在配砟前只进行绝对数据分析,导致配砟不合理;测量人员需求量大,数据采集准确率低;养路机在人工配合下进行点对点的大养,效率低、效果差,需多次精养才能达到验收标准。

    公司课题组在精细化养路方面开展了测量控制与大型养路机械结合的上砟整道智能化施工技术研究。他们将机械、技术、数字化以及信息传递连接成为一个综合系统,主要从配砟的合理性、控制网的精密控制上,以及测量控制与大机作业的密切配合上进行研究。通过研究改造无砟轨道精调设备和D08-32有砟捣固机,优化开发出先进合理的软硬件程序及配置,实现了智能化上砟整道施工作业,提高作业效率,减少大养遍数,将轨道标高控制在最佳设计线内,达到了高质量、低能耗、低成本的目的。该技术解放了大量测量与普通操作技术人员,每个台班较传统工艺减少劳动力20人;提高精养效率和作业质量,较传统工艺至少减少2遍大养作业遍数,产生了巨大经济效益。成果获得2014年度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

    轮轨式搅拌罐车体系 均匀搅拌杜绝离析

    近年来,随着国内地铁施工项目越来越多,地铁整体道床混凝土运输浇注施工也有了全新的工艺。八分公司传统的道床混凝土运输浇注方法为近距离采用混凝土泵输送浇注,远距离采用料槽通过轨道平板车运至现场附近,再配合铺轨龙门吊吊运至工作面进行浇注。此类方法施工倒运周期长、人员多、成本高、效率低,同时由于运输周期长导致混凝土长时间得不到搅拌,其流动性、粘聚性、保水性降低和塌落度损伤大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地铁道床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地铁整体道床的混凝土浇注施工的离析问题正逐渐引起建设方的关注,甚至部分新开地铁项目的建设方在招标文件中对该问题也有了明确的要求。

    八分公司为解决地铁道床施工中混凝土离析及施工作业效率低、成本高、速度慢的问题,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他们依托郑州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01标段轨道安装工程,联合设备厂家共同开展了“地铁整体道床混凝土施工(设备)系统研制及施工技术研究”科研攻关,自主开发了一套地铁整体道床混凝土施工(设备)系统。地铁整体道床施工系统由自动下料系统、轮轨式混凝土搅拌罐车和混凝土浇注施工小车三部分组成。首先整体道床混凝土从搅拌站通过汽车运输至施工现场下料口位置,通过自动下料系统将混凝土定点下料至轮轨式混凝土搅拌罐车,接料完毕后由轨道车将混凝土搅拌罐车推送至工作面与混凝土浇注施工小车进行对位、卸料,小车接料完毕后,通过走行线运输至待浇注地段进行混凝土浇注施工,同时混凝土搅拌罐车卸料完毕后返回基地再次运输混凝土。混凝土在本系统输送及施工过程中全程搅拌,不产生离析,技术性能满足地铁整体道床施工质量及功效要求。

    该成果对提升国内地铁施工机械化水平、改进施工工艺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成果取得3项实用新型专利,获得2014年度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科学技术一等奖。               (王薇)

扫一扫

手机读报
电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