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公司(北)京沈(阳)客专承德轨道板场经理刘玉波是一位爱琢磨的管理者。任项目总工程师时,他经常为提质增效出主意想办法,升任承德轨道板场经理后,又在项目管理中灵活运用“加减法”,带领板场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梁前山下“三场合一”
2014年7月,局京沈客专河北IV段开始建设,标段处于燕山山脉丘陵地带,设计院设计的线路都在半山腰上,在标段内找不到适宜建设梁场的场址。
位于山区的承德轨道板场是我局罕见的集高山、站场为一体的高铁箱梁制梁场,梁场地势狭长、挖填方最大落差近40米,进场道路长度不到900米,起止点落差超过了50米,建场条件极为复杂。板场占地面积大,仅厂房及砂石料仓面积就超过2万平方米,风载、雪载要求高。场建标准高,制板台座在经过数百吨的力的作用下,经历数千次的张拉、放张变形必须小于1毫米。这使得刘玉波带领的技术团队面临严峻的考验,怎么办?
经过多方调查和详细对比,在局、局指、公司的帮扶下,刘玉波带领技术团队将制梁场、轨道板场、小型预制构件场变更移位在新建京沈高铁承德县北站梁前山附近,实现了“三场合一”,土石方施工实现了平衡利用,生活办公区、试验仪器设备三场兼用,减少了资源的投入。同时解决了一系列难题:原场址位于老牛河特大桥附近,墩高超过32米,跨线龙门吊需要47米(国内已知最高高度39米)高,提升一孔近900吨的箱梁需要90分钟,施工安全风险和时间压力巨大;二是两台跨线龙门吊需新投入超过2000万元,机械摊销费用大、跨线龙门吊基础施工成本耗费高带来的成本风险;三是原场址有1处10千伏、1处35千伏高压线,占地多为出口蔬菜基地,因征地、拆迁影响带来的工期进度风险。
方案决定效益。刘玉波和他的同事们在探索中建场,边建边完善,终于将憧憬变成现实。2015年8月,一座大气、标准、现代化的板场在梁前山下矗立,节约投入以千万元计。
2016年,承德梁板场获得了建设单位授予的“标准化工区”、“标准化车间”、“标准化钢筋工厂”等荣誉称号。
内引外联填空白
承德轨道板场是我局承建的首个CRTS Ⅲ 型轨道板场,建场伊始,没有一名有经验的管理人员,没有一支有经验的劳务队伍。
困难远不止这些。CRTS Ⅲ 型轨道板是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在建各单位都将其作为预制的拳头产品,对关键技术进行保密。刘玉波前期作为项目总工程师首批进场,可谓夙兴夜寐,废寝忘食。他带领技术人员到郑徐客专、京沈客专辽宁段等8个轨道板场参观学习,还去国内知名预应力张拉厂家、知名模具厂家取经,又通过积极参加铁路总公司、建设单位组织的交流会、交底会,承德轨道板场的建场和预制理念最后敲定。其中吃过多少苦,受过多少委屈,只有他心里清楚。
在“走出去”的同时,刘玉波积极组织开展“引进来”工作,邀请行业内轨道板、张拉台座设计、机械制造、模具加工、预应力施工、轨道板制造等方面的专家来场指导、交流,学习轨道板施工程序和经验。2016年3月7日,该场成功试生产第一块CRTSⅢ型轨道板;3月23日,顺利通过业主及监理的三级验收;7月1日,顺利通过国家首批CRTSⅢ型轨道板审查认证,填补了局在此预制领域的空白。
攻关提高合格率
产品预制出来了,如何能确保大规模生产的产品合格率是关键。在规模生产前,刘玉波在各技术部门包括生产车间选出了20余名QC小组成员,成立了涉及质量安全、施工技术、机械设备管理、工程试验等七个方面的课题小组。经过无数夜以继日的攻关,刘玉波与他的团队终于取得不俗的战绩:承德梁板场QC小组的四项QC活动成果分别获得公司一、二等奖,局QC成果一等奖,股份公司优秀QC小组奖。
刘玉波带领的团队,成功实现了板场自行生产CRTSⅢ型轨道板钢筋热缩工艺,打破了热缩钢筋生产厂家的垄断,将热缩工艺这一生产上的核心技术掌握在了自己手中。刘玉波在质量控制中采用加法,而在成本控制上又善做减法,通过本场自己热缩、弯制和绑扎,成本上节约了上百万元,获得了上级和专家的肯定。
先张法轨道板翘曲是轨道板生产中的世界性难题。刘玉波迅速组织项目技术骨干成立科研攻关小组,经过数以百计的工艺试验,最终摸索总结出可以从模具检测、反拱设置、混凝土配比、布料振捣、自动补水、蒸汽养护等六个方面的施工工艺上,将轨道板翘曲控制在设计要求范围内,论证了从施工工艺上可以解决这一难题。
为了把承德轨道板场打造成现代工厂化生产单位与绿色环保型制造工厂的双向标杆,刘玉波在“节能减排”上下足功夫。他将“四节一环保”这种节能减排、降耗增效的理念贯穿于场建、预制生产中,不但节约了施工成本,也在社会上产生了影响。2016年,承德梁板场获评了中国中铁“节能减排标准化工地”、“安徽省重点环境保护实用技术示范工程”。
以“六化”实现技术孵化
自参建承德轨道板场以来,刘玉波就铭记该场作为“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的推广及应用基地,须以“工厂化、机械化、标准化、精细化、信息化、专业化”的施工理念组织施工,以科研、技术创新为抓手,总结好CRTSIII型板的生产经验,为企业在这一领域走得更远打好基础。
由于已有两次获得股份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的经验,刘玉波在承德板场带领技术人员,经过对比分析,结合实际情况,通过局科研立项,先后开展了《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预制施工技术研究》、《轨道板高精度三维激光扫描系统技术研究》、《CRTSⅢ先张轨道板矩阵式张拉台座施工工法》、《CRTSⅢ先张轨道板预制施工工法研究》,解决了CRTSⅢ型轨道预制施工和检测过程的问题,提高了轨道板预制质量。在局、公司技术中心的帮助下,板场设计和研发了我局自主知识产权的制板台座,通过科技攻关改进了涉及轨道板预制的工装设备、施工方法,已申报和待申报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发明专利10余项。
承德CRTSⅢ型轨道板从初涉行业到稳步发展、规模化生产直至跃入行业领先,不论是产品质量、预制速度还是企业形象,均受到业主和社会各界好评。伴随着项目的进展,刘玉波也从一名技术骨干蜕变成一名项目管理新秀、局级技术专家。无论是技术管理还是项目全面管理,项目“加减法”都是刘玉波的必做题。 (本报记者 黄河 通讯员 徐桂桂 吴义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