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长春讯 10月13日上午,首列满载42节车厢货物的我国长春至德国汉堡的中欧班列缓缓驶出中铁四局承建的长春铁路综合货场,标志着中欧班列东部通道的重要口岸——长春国际港正式开通。
长春至汉堡中欧班列通过满洲里口岸出入境,途经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比利时等国家的多个城市,最高时速120公里,全程运行时间12至15天。首发班列运输的货物,主要是吉林省和华北地区部分企业生产的汽车零部件、阀门和服装等。
长春铁路综合货场是中国铁路总公司和吉林省共同投资建设的一级铁路综合物流基地,位于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占地约3000亩,内设集装箱、长大笨重货物、成件包装、综合物流、粮食仓储等作业区,预留特货作业、集装箱、普通成件包装区等,总投资14.9亿元。该货场由钢结构公司代局指承建,路桥公司、电气化公司、物资公司和八分公司参与施工。自2016年开工以来,项目部采用BIM、Takle等行业领先技术,建立场区内所有建筑单体的模型,对施工现场进行监控把关;针对长春地区气候特点,精心编制施组,合理安排工序,避开严寒天气,高峰期投入近3000名施工人员、300台各类大型施工设备;建立安全质量监控体系,做到了任务清晰、执行到位、监管无死角;针对材料物资种类多的情况,加强线上物资采购,保障了现场施工材料供应。
长春国际港依托长春铁路综合货场建设,一期占地2.1平方公里,为东北地区最大的一级铁路综合物流基地。建成后货物吞吐能力达到1100万吨,远期可达3300万吨,将成为“一带一路”上连接东北亚、辐射欧洲等中欧班列途经国家经济贸易往来的重要铁路枢纽。
专家分析,长春国际港的正式开通,将助力老工业基地吉林融入世界经济大循环,把更多“中国制造”带到欧洲、运向世界。长春至汉堡中欧班列的开行,会为长春国际贸易、机械加工、食品加工等产业创造更多市场机会,吸引上下游产业和资金、技术集聚,促进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
(凌杰 朱晓晨 黄鹤 李海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