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官网|中文版|English version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38
2018年02月14日 星期三
日期检索
上一版 第7版:花簇 版面概览 下一版

表达亲情 无需等待

    ■散文/○李丹

    一

    母亲真得老了,变得孩子般缠人,每次打电话或者视频聊天,总是满怀热忱地问:“你什么时候回家?”且不说两个城市间数百公里的距离,光是工作、孩子已经让我分身乏术,平日里哪还抽得出时间回家。

    最近,她又打电话问我,“快年底了,你忙不忙啊?元旦能回来吗?”“元旦要参加一场婚礼,一场满月酒,可能还要加班写材料……”那天信号不太好,我和母亲解释了半天,她仍旧热切地问:“那你哪天回来?”几次三番,我终于没有了耐心,隔着手机大声嚷嚷,“元旦回不去!”她终于听明白,草草结束通话。隔几天,母亲又问同样的问题,只是那语调怯怯地,没有了底气。像个不甘心的孩子,明知问了也是白问,可就是忍不住。

    二

    对于奔波在外的我们而言,是否已经忘记去回应父母那热切期盼的眼神?不论是端午节、父亲节乃至中秋节、重阳节,这些美好节日所存在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又到了发朋友圈、送礼物的日子,更是像闹钟般周而复始地提醒我们“莫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

    看到过这样一篇文章:计算一下“能和父母相处时间还剩多少”,这是一道很简单的算术题,但却经常被我们忽略。假如父母再活30年,自己平均每年回家1次,那么只剩30来次了。每次5天,抛去和朋友聚会、应酬、吃饭睡觉等时间,一年中真正能陪父母的时间大概只有24小时,30年总共不及720小时,差不多一个月。这是一个令人心酸的计算,当我们用“多少”这个词来计算与父母见面的次数时,才发现这份感情原来是那么宝贵,而我们却无情地挥霍。

    三

    大仲马说:人类的一切智慧是包含在这四个字里面的:“等待”和“希望”。然而当我们面对的不是未知与磨难,而是确定的来自父母之爱时,我们要做的恰恰是“无需等待”地去“实现希望”:

    它可以是送出一份精心准备的礼物,可以是发个朋友圈,甚至可以简单的动动手指给父母一个秒赞。但不论是什么表达方式,都应该是一个及时的表达或回应,而不是留给父母一个悬而未决的“等待”和“希望”。

    但是比起千挑万选的节日礼物,最可贵的是——你登上了下一趟回家的列车。

扫一扫

手机读报
电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