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官网|中文版|English version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38
2018年06月13日 星期三
日期检索
上一版 第7版:综合新闻 版面概览 下一版

听姥爷说他与坦赞铁路的故事

    从我出生开始,我就生活在一公司的大院里。我的姥爷、姥姥、爸爸、妈妈都是中铁四局的员工,有时候同事们会笑称我是“铁三代”,我知道,这个称呼,并不代表着富贵或是特权,而是代表着整个家庭诸多的汗水和付出。

    小的时候,常听姥爷说起之前在工地上的事情,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援建坦赞铁路的故事。

    当时,赞比亚盛产铜矿但地处内陆交通闭塞,铜矿资源无法输出,坦赞两国寻求了世界银行和欧美国家的援助,但都因为工程难度太大、条件过于恶劣被拒绝了。我国为了打破当时政治孤立的局面,增强第三世界国家的综合力量,决定派遣技术人员赴坦桑尼亚和赞比亚援建坦赞铁路。1970年,姥爷35岁,有幸参建坦赞铁路。在出国前,国家安排所有出国的职工集中进行教育动员,教大家一些国外生活的礼仪文化和注意事项,明确坦赞铁路的重要意义和施工纪律。随后,和姥爷一批的300多位工友就开始了前往异国他乡的航行,他们一起经历了海上近半个月的漂泊,饱受晕船之苦后,又转乘好几天的大巴车才到达施工工地。在坦赞铁路施工的三年,大家过的是“共产主义生活”。不论级别高低,每个人拿着一样的工资,享有一样的待遇,都争着能多干一些,不会有人计较自己的得失。很多时候,半夜睡着觉,就有电话叫他们去工地,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工作时间,无论是工作日还是休息日,每天都是24小时待命。工作辛苦加上食品短缺、气候炎热、缺医少药,有一些工友感染了疟疾、黄热病,还有一些因为施工事故抢救无效,最终没能回到祖国。

    那时工友们一个月可以给家里写一封信,航行在印度洋上的轮船就是他们的信使,每个月一次给他们带来家乡消息。去了那边的3年,姥爷没有回过一次家,大舅就是在姥爷援建不久后出生的,后来姥爷回家时,竟没有认出自己的孩子。

    我不禁问,每个人都愿意背井离乡吗?姥爷有些急切地说,出国的机会不是强制的,是每一个人自愿申请的,最终国家从众多申请者中挑选出技术过硬、背景清白的人才派遣出国。那个时候的年轻人,都希望能够为国家多做贡献,每个人出国前就做好了吃苦和牺牲的准备,即使漂泊异乡、远离家乡,大家都甘之如饴。        

    (寿婧璇)

扫一扫

手机读报
电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