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我被中铁四局二公司录用了。他们就是当年修建闻名全国的阜阳枢纽的国有企业。我想和他们一起去建设祖国,你们同意吗?”
“行!行!”听完,爸爸很是激动和高兴,妈妈颤抖地坐在椅子上,眼窝发热。
和父母简单商量后,王操在毕业之际做出了一个改变他生活轨迹的决定,去二公司从事物资工作。十多年来,他像一位行旅诗人,风餐露宿,四处奔波,吃的是雨雪,扛的是钢筋,在公司建设美丽中国的道路上,用勤劳的双手和踏实的脚步,撰写出一篇篇斗志昂扬的励志诗歌,致青春,致梦想,致奋斗。
跋涉·舟山
2006年5月,刚出校门的王操来到金塘岛上修建舟山跨海大桥。“项目上的领导说,大桥建好了,交通便利了,这里的人就能富起来。”金塘岛四面环海,冒着狂风暴雨拼抢物资是常有的事。王操总是冲锋在前,干起活来特别卖力,脏活累活抢着干。暴雨中抢盖水泥,别人刚准备撑起雨伞披上雨衣,只见他一头冲入战胜狂风暴雨的先锋队里。
转眼间,寒冬来临。项目上5万吨水泥蓄势待发,待上一个节点结束随时准备开用动工,可一场冰雨的来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为了保证大桥按时完工,王操和工友们顾不上冰冷的针毡,扛起防雨布向料场跑去。高高的水泥堆得像小山一样,风雨之中,他赶忙拖起一块防水布料向“小山”攀去,风急浪高,他身上的衣服被冬雨淋得透湿,身体也被大风吹得踉踉跄跄。固定好第一个防雨布后,他又立即奔往第二个“小山”。经过连夜拼抢,5万吨水泥全部安然无恙,王操却因为发烧、体力透支,倒在了料场。第二天醒来,工友们都劝他休息,可他觉得还有事情没做完,便拔掉了点滴,再次倔强地站在了料场上。新年的钟声敲响时,5万吨水泥顺利投入生产使用。不久,大桥建成,舟山跨海大桥从此闻名。
“大桥的每一墩每一米,都是他和同事们用汗水拼抢出来的。”正如王操在舟山的同事所说,王操在舟山建设跨海大桥的三年里,都没时间回老家一趟。完工后又直奔宁波北环项目,一待就是两年,接着又急匆匆赶往杭州彩虹路和海安连申线。
蜕变·海安
真正让他蜕变的,还是从海安连申线QL2标项目开始的。2012年5月,杭州彩虹路项目顺利完工,物机部部员王操因做事认真得到领导同事的认可,公司决定让他前往海安连申线QL2标项目担任物机部长。
“王操爱认死理,凡事钻进去,吃饭睡觉都会忘,是个傻子。”王操的“傻”,凡是跟他共事过的人,都深有体会。有次面对3万多吨的砂石料,他围着那些石头打转转,用手摸用掌搓,通过技术比对,发现供应来的砂石料含泥量比以往高。“砂石料的质量虽然在业主那得到了通过,可对工程的质量还是会有一定的影响。”认准死理的王操在部员们休息的时候,独自来到砂石料仓,托起水泵为3万吨砂石料进行冲洗。功夫不负这样的“傻子”,砂石料的含泥量越降越低,材料供应质量环节的安全可靠得到了保证,他也由此收获了物资“小队长”的绰号。
生活中,王操也是个十足的“傻子”。十年来,他有9个春节都是在工地上度过的,回家的次数更是屈指可数。2013年9月23日,混泥土现浇梁作业进行到深夜。“你妈昨个晚上煤气中毒,现在正在重症抢救室抢救……”当日凌晨,王操接到家父打来的电话,急得眼泪扑扑直掉,并准备清晨就赶回家。善良的父亲理解儿子的心急和辛苦,对他说:“你妈现在虽然危险,但如果你回来了,项目上的活谁干?这里有我,你安心工作吧!”王操不敢闭眼睡觉,默默地哭了一夜。后来,母亲被抢救了过来,但却落下了病根。那年春节,王操请了他工作以来的第一次假期,回家探望母亲。
落脚·物资分公司
2016年2月,苏州正逢腊梅开放的季节,那碧瓦飞甍从地上镶嵌了天空。王操因为勤恳的工作态度和扎实的业务功底,被调往公司物资分公司担任租赁部负责人、作业队队长。可来到分公司的第一天,领导要求他开拓出新的业务板块。面对没有前人经验可以借鉴的陌生业务领域,王操根据该部门的业务情况,修改出台了新的部门管理办法,并认真培养新进大学生。两个月后,他成功签订了泗洪项目3千米长的便桥合同。之后,他又带领作业队签订了海启、苏州、盐城、扬州、台州等地的便桥合同。2017年,他和部员们主动出击,盯项目、跑市场,深挖内部市场潜力,做好内部项目周转料租赁和衔接业务,先后和32个经理部开展了贝雷片、碗扣和钢轨租赁业务,及时满足了现场施工的生产需要。
“当场只手,毕竟还我万夫雄。”十年追梦路,不管是在舟山大桥拼抢物资,还是在分公司搭设便桥,王操且行且吟,勇往直前,认真地学习、工作、生活,不断追求着自己的人生价值。 (高炼 王汉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