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官网|中文版|English version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38
2018年07月11日 星期三
日期检索
上一版 第2版:艰苦奋斗大家谈 版面概览 下一版

家大业大亦不可手大脚大

黄河

    前不久参加一项活动,感觉到主办单位在现场布置、活动接待等方面,档次很高,引起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开展活动就是要最高标准、最好接待,才能展示形象,与“标杆”二字才能相称。更多的人认为,企业越是发展,越是要精打细算,“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此事也引起了笔者的深思,想起了“凡事有度、适可而止”的古训。

    诚然,这些年来,经过一代代员工的奋力拼搏,企业积累了相当厚实的家底,对有效地抵御风险、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物质支持。企业需要树立形象,但必须把握好度。钱要用对才能发挥最大的价值,如果花在讲排场、摆谱上,不仅员工群众有意见,也与中央倡导的勤俭办企业格格不入。即便家大业大,也不能手大脚大。

    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发展成果。建筑是微利行业,在竞争异常激烈的形势下,风险无处不在,稍有不慎项目还有可能亏损。这些年,企业的快速发展,既得益于领导班子勤勉务实,带领员工真抓实干,同时也得益于国家快速发展的大环境。如今,国家发展进入了新常态,企业既面临新的机遇,又有新的挑战,还要有做好过苦日子的准备。唐朝诗人李商隐在《咏史》一诗中说:“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勤俭看似小事,其实攸关个人和国家之命运,也攸关企业之命运。

    要牢记共产党员的奋斗本色。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国有企业领导,是党的干部,为党工作,为员工服务。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没有大手大脚花钱的权力和理由。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是中国共产党人一直以来的优良作风。人无俭不立,家无俭不旺,企无俭必败。特别是对党员干部来说,手中握有一定的权力,更应深思勤俭之益,为党、为企业、为员工掌好权,用好权。有人说领导是“高危职业”,只要慎权慎独,心中有信仰、有敬畏,何危之有?

    要将节俭当成企业的宝贵财富。衡量企业发展质量的高低,经济指标并非唯一标准。有人道,良好的作风也是企业的竞争力,这作风理所当然包括艰苦奋斗和勤俭持家。还有的人在自己家花钱精打细算,花公家的钱从不心痛。需记住,一个人的习惯,由俭入奢易,由奢反俭难。尤其是一个单位一个部门的“当家人”,节俭不仅是上级要求和岗位责任,也是一种良好的品德,可以在一个单位或部门起示范带头作用。所以,节俭是持家之本。

    习近平总书记曾语重心长地指出:“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各级党政军机关、事业单位、各人民团体、国有企业,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率先垂范。”企业的每一名员工,理应牢记于心,化之于行。

扫一扫

手机读报
电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