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官网|中文版|English version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38
2018年09月19日 星期三
日期检索
上一版 第3版:经营发展 版面概览 下一版

风雨兼程 蓬勃发展

    合肥枢纽南环线南站工程于2017年获得2016——2017年度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合肥南站于2012年10月17日全面开工建设。2014年11月12日,合肥南站建成启用,与上海虹桥站、南京南站、杭州东站共同组成华东四大高铁特等站,是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7月9日,四公司科研大厦项目顺利封顶,标志着科研大厦主体结构施工已经完成,新的办公大楼将迎接四公司新的辉煌。

    伴随四公司走过了25年的原办公大楼经历了经营体制的改革,见证了企业规模的逐渐扩张,看到了四公司的辉煌成就。原办公大楼从一开始只设有办公室,到后来增添的荣誉室,里面摆放着五届蝉联股份有限公司三级施工企业20强前10名的证书、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优秀施工企业”,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全国“公路建设行业优秀企业”等等众多的奖状和奖杯。这是四公司风雨兼程、蓬勃发展的最好见证。

    从双超亿元到双超百亿元

    四公司去年完成施工产值100.15亿元,完成新签合同额112.40亿元,创造了生产营销双超百亿元的好成绩。83岁的退休老职工杨锡钦竖起大拇指,“企业现在不简单啊,我到现在都还记得1995年我退休那一年,咱们四处才第一次实现生产、经营突破亿元,老机关门口拉了一车的烟花,放了很久,热闹得很,大家都很开心。”

    杨锡钦记得8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当时的铁道部第四工程局第四工程处也经历了重大变革。第一个就是1983年开始实行了经济承包责任制。开始对各工程段定工程数量、定人数、定工期,完成年度计划的同时,各段也开始按比例定有利润指标,不再吃大锅饭。第二个是国家不再下任务。1984年开始,四处施工任务要依靠投标承揽。第三个是1987年开始试行项目经理负责制,1995年所有项目必须实行。这些新政策的实行,带领四处走向了一个崭新的阶段。1980年以前四公司的年产值不足4000万元,而2000年四处年产值已经达到了4亿元。

    2000年9月以后,四处更名为第四工程有限公司。那一年开始,四公司提出了“巩固安徽市场、拓宽经济领域、进入西部市场”的经营理念,开始拓宽铁路市场以外的公路、市政工程,也开始逐步扩大其他地域市场。四公司先后参与建设的20余条国家铁路干线、19条铁路客运专线、60余条国内高速公路建设、14条城市轨道交通、5条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以及一批市政、环水保、房建、旅游开发等基础设施项目和部分“高精尖”工程,分布在全国各个地区。其中公司承建的徐州铁路枢纽、(北)京(天)津塘(沽)高速公路、合肥南站、“1600”工程等荣获鲁班奖,六潜高速、金武高速获李春奖,合武铁路客运专线等获詹天佑奖,亚洲第一的雁荡山特大桥叠合拱获全国优秀焊接工程和中国钢结构金奖,重庆地铁淮南市山南新区、等荣获全国用户满意工程,铁军风采享誉国内外。

    从人工开挖到机械施工

    因隧道施工标准化程度高,四公司承建的太焦铁路工程在施工的两年时间里,先后迎来了百余次标准化施工的观摩。蒙华铁路白城隧道因采用了世界先进的工法和首台马蹄形盾构机,一度成为媒体争相报道的热点。

    “我们那时候干隧道就是挖洞,50年代我刚上班的时候去修隧道,只有锄头、铁锹和畚箕这三样东西,打眼放炮都是人工的。”杨锡钦回忆道,“1966年我们去修胜境关隧道,施工条件就好多了,开始有风钻打眼、装砟机装砟,可还是危险。那时一爆破周边的村民就都找来,说咱们弄的跟地震一样。而且施工速度也慢,一个月就能掘进十几米。”

    随着四公司在施工技术革新投入中的不断加大,结合施工实际一直坚持开展的“双革”、“推先”、QC小组等多项目技术创新活动,施工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2016年11月,世界上首台马蹄形盾构机在四公司承建的白城隧道使用,开创了异形盾构工法在黄土隧道施工的先河。马蹄形盾构机在规避塌方塌陷风险的同时,施工效率极高,每月可掘进200至300米。

    局承建的新建太焦铁路8标全线长37.375公里,其中隧道8座,全长18.382公里。在隧道施工中采用的水压爆破技术与常规爆破相比,做到了每延米可节省费用330元、有效控制爆破振动速度在2厘米/秒以内,保障了安全不扰民,确保粉尘浓度下降70%以上,保护了施工人员健康。

    四公司目前在建的隧道施工都按照机械化作业进行配置,配置了湿喷机械手、全液压自行式仰拱栈桥、凿岩台车、混凝土养护雾炮机等机械设备,加快了施工进度。

    从大通铺到双人间

    2017年3月,刚和四公司签订劳动合同的王晶,跟着父母一起到了济南地铁项目,正式成为项目部的一员。几个月以后,问起她对项目上的环境有什么感想时,这名“铁二代”用了满意两个字点评。

    王晶表示这和记忆里小时候暑假去过的项目有着天壤之别。以前项目上普通员工住的是四人间,而且是上下铺那种,房间里的陈设也很简单,一个共用衣柜,一个共用桌子,一个日光灯,没有单独的卫生间。而现在王晶住的是标准的双人间,有独立卫生间,独立衣柜,还有晾衣架,桌椅,生活变得很方便。

    同时令王晶满意的还有食堂的饭菜,每周不重复的菜品,饭后还有水果、红薯,蛋糕。“最重要的是,现在项目员工想吃什么就能吃上。以前小时候去我爸的项目上,一个星期来回就那几样菜,而且吃什么都是大厨决定的,不像现在什么吃的都有。”王晶说。

    而杨锡钦却说,和改革开放初期的项目环境相比,住四人间的房子已经是很大的幸福了。80年代初期,经济环境紧张,四处所属的各项目都实行住宿环境宿舍化,每个房间都是一个组的三十个人睡在一起,当时还没有夫妻房,双职工只能去附近的老乡家里租房借住。食堂每天早晚以稀饭馒头为主,白菜、豆腐、粉条是常吃的老三样。“那时候觉得有肉吃就很幸福了,哪想过还能每天换着花样吃,你们现在幸福啊。”杨锡钦连连说。

    近年来,四公司不断探索幸福项目部创建工作新途径,建立徽匠工作室、徽派风格驻地。连镇铁路项目部结合当地文化,提出了“弘扬恩来精神,打造五型项目文化建设理念; 肥东梁场结合自身实际,提出了建设“精品梁场、智慧梁场、绿色梁场、人文梁场、幸福梁场”的理念; 合安铁路先行段项目部把六尺巷文化植入项目,得到了全局及兄弟单位的一致好评,多次迎来观摩。

    (赵雅慧) 

扫一扫

手机读报
电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