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淮南讯 红彤彤的西红柿压弯枝头,一畦畦长豆角牵藤引蔓,紫莹莹的茄子堆了满筐,池塘里尺来长的鲫鱼、草鱼游来游去……这不是某个农家菜园,而是四公司淮南PPP市政项目部精心打造的“立体农场”。9月8日,项目部办公室在整理前三季度的食堂账目时,发现从“立体农场”里出产的蔬菜鱼肉在过去半年时间里,平均每个月为食堂节省五六百元的开支,共减少开支3000多元。
项目部自进场时就开辟了一个小菜园。开始只种了白菜、萝卜、土豆几种易于成活的蔬菜,给每个部门都分配了几分地,让员工自行打理。随着员工的增多和季节的变化,又增加了青椒、茄子、西红柿和苦瓜等,小菜园的“领地”也从三分地扩大到了半亩。除了小菜园,项目部的花园里还挖了一口池塘,撒下锦鲤、鲫鱼、草鱼各类鱼苗,观赏之余,还可以供员工垂钓和食用。
随着小菜园的作物越来越丰富,怎样保持土地的肥力成了一个问题。在调查研究后,项目部决定用养鱼的水灌溉菜地,养分和肥料来源于池中之鱼的排泄物。随着农场规模越来越大,项目部根据季节对各块菜地分配好播种任务,让它们轮流休养,保持肥力。吃不完的蔬菜则被用来喂鱼,形成了一个让养分循环的“立体农场”。
一名叫黄凯峰的小伙还种了一些黄瓤小西瓜。夏天时,每天都摘几个送给从工地回来的员工解暑用。有了种西瓜的经验,项目部打算继续种植一些易成活结果的水果,让员工的食品篮子变得更丰富。
(林建州 王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