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
从3月1日起,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制定的《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办法(试行)》正式开始施行。这是有利于建筑工人、用工企业、工程建设单位等多方的好事,应扎实落实,切实把好事办好,让实名制实至名归。
这次所推行的“实名制”,不仅记录建筑工人姓名、身份证号码、学历等基本信息,而且记录技能水平、用工企业开展的培训情况以及建筑工人务工状态信用评价等,可以说是建筑工人的一份移动活档案。推行实施“实名制”对建筑工人来说,既防范了工资劳务费不能到卡的“被工资”风险,也是推介个人技能水平和信誉度的名片,利于其凭技术信誉上岗工作。对用工企业来说也是有利的,既可依规避免一些劳资纠纷,也可促进务工人员安全、技能学习的自觉性,对稳定建筑工人队伍、开展现场班组计量考核、深化精细化管理大有益处。推行“实名制”,对工程建设单位、地方建设、安全等监管职能部门来说也是有利的,既掌握了现场人员动态,提升了管理控制能力,也有利于指挥协调,责任追溯。
实名制是一件好事,各方要通力合作,确保有效实施,落地生根。一方面要高度重视,从思想上筑起责任感。建筑工人、用工企业以及政府监管部门,要站在“实名制”有利于工程建设、有利于人本管理、有利于高质量发展、有利于社会和谐进步的高度去认识,才能高度重视,积极地去抓去做去落实。另一方面要建立保证落实机制,用工企业、政府监管部门要指定专人负责,建立健全相应的检查责任制度,把实名制纳入到企业管理、社会治理体系之中。同时各方要积极应用实名制成果,不断创新内容,在实践中对实名制的记录内容、信用评价等进行丰富完善,赋予新内涵,使实名制与建筑工人成长、社会治理体系完善、人性化管理进步和建筑企业的深化改革同步,确保实名制与时俱进。
施行“实名制”是一件大好事,推行实施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各方配合,资源共建,责任同担,久久为功。只要高度重视,积极践行,好事也就一定能办好。
(方成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