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官网|中文版|English version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38
2019年05月15日 星期三
日期检索
上一版 第8版:综合新闻 版面概览

“师徒结对”延伸到农民工

    本报长治讯 “师傅,这个钢筋绑扎的数据我还是不懂,你再给我讲讲吧!”

    “你看这个交底图,注意各部位保护层厚度,梁体钢筋顶板保护层为30毫米,其他部位保护层均为35毫米,且绑扎铁丝的尾段不得伸入保护层内……”

    4月28日,在局太(原)焦(作)铁路长治制梁场(四公司)的制梁区,钢筋班组作业人员王刚正在向自己的师傅,梁场技术员陈弟飞请教。

    今年年后复工以来,梁场多次收到现场作业人员的反映,钢筋绑扎的标准太高,有些工人的技术水平有限,导致现在经常出现返工情况,希望梁场能给与技术上的帮扶。为此,梁场一改以往集中性培训的方式,而是对所有作业人员情况进行摸底,将其中返工率最高的15名作业人员,与梁场技术员、作业能力强有经验的骨干分别结成师徒对子,通过进行一对一的技术交底分析、安全质量问答讲解、实践操作指导、手抄图纸强化记忆等方式,来帮助他们提升作业能力。

    同时,每对师徒结对时间控制在一至两个月,结束后再进行新的结对帮扶,确保把“导师带徒”延伸到每一个农民工。

    此外,所有结对人员都签订了“师徒协议”,承诺在结对期间主动学习,在结对结束后要把季度返工率控制在百分之二以内,每季度统计考核一次,没通过的师徒要上交罚款500元。

    “为了能强化结对帮扶的效果,我们还要求所有师傅每天都要开个15分钟的碰头会,互相交流经验,共同学习,而且每个月还会对他们考试一次,成绩低于80分的就不再担任师傅。”梁场场长姚玉友说道。

    (戴晓连 四宣)

扫一扫

手机读报
电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