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官网|中文版|English version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38
2019年06月19日 星期三
日期检索
上一版 第6版:政工新闻 版面概览 下一版

心系工程志不移

——记中国老科协30周年先进个人、局老科协理事周振强

    5月30日是“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就在这一天,从北京传来喜讯:局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理事、工程组组长周振强获评“中国老科协30周年先进个人”称号。这也是局老科协会员中获得的最高荣誉。

    周振强2004年退休后即加入局老科协。15年来,他心系作业一线,深入施工现场,倾其所有的施工经验和技术才能,为局、子分公司及工程项目部优化施工组织和技术方案,开展技术创新和攻关活动,排除施工困难和作业隐患,创造了很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一些关键技术和工法方面填补了空白。

    周振强是老科协阅览室里的常客,时常阅读《中国中铁》报、《铁道建设》报、《铁道知识》、《中国老科协通讯》等报刊杂志。每逢看到他认为新颖、有用的资料,就随手摘录到自己的笔记本上。仅退休以来,他摘抄的各种技术知识、施工要点和典型案例就达十多万字,这也为他向项目部年轻的管理和技术人员讲课及后来出版专业技术指导书籍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和资料。

    周振强一贯把工程项目作为自己学习、工作、攻关、创新的落脚点,退休后到了老科协也依然保持着这种做法和作风。15年来,他的双脚跑遍祖国的大江南北,在工程指挥部和项目部巡查施工现场、探讨施组方案、指导科技攻关、解决技术难题、开展小改小革活动。虽然每次的时间有长有短,但每年在工地的总天数平均都在180天以上。

    周振强退休之前多次承担国家铁道部、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高难度技术课题的研究和编纂并获奖。进入局老科协后,继续与华中科技大学开展《数字轨道交通工程集成建设关键技术及应用》的研究和总结。此项成果于2005年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由他主持的《盖挖顺筑法修建地铁车站和富水软弱地层浅埋大跨度群洞隧道施工技术研究》,2004年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周振强还是由建设部特聘的轨道交通工程标准化委员会委员,参与编写、评审的项目多达50余项。这些年里,每逢接到编写任务或评审、研讨、定稿通知,他从不推辞,勇于担当,即便是家里有事或者正在国内、国外休闲度假,他都毅然舍弃小家、放弃旅游,按时参加。由他署名的《地铁工程施工安全评价标准》《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防范通信协议与接口》《直线电机轨道交通施工验收规范》等,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委颁布和施行。

    时至今日,周振强仍应聘为青岛地铁、武汉地铁、沈阳地铁、宁波地铁、南宁地铁专家库的专家,参加有关技术难题研讨和评审,已经完工或投入运营和使用的工程项目有20余项先后获得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

    周振强在总结亲历工程经验的基础上编写了《地铁工程施工实用技术》《水中墩桥梁施工实用技术和疑难问题处置》《高速铁路桥隧工程关键技术简介》《盾构施工实用技术》等,其中《城市地铁(轨道交通)工程实用施工技术及风险管理》《桥梁水中墩施工实用技术及疑难问题处理》由局老科协于2014年和2017年印刷成册,分送给有关的子分公司和项目部,对有效规避施工风险、提高作业效率、安全系数和经济效益、培养施工技术人才起到了很大作用。

    周振强作为局曾经的技术高管,以关心帮扶年轻一代技术人员为己任,时常到局及各子分公司和项目经理部,为管理层领导和基层技术人员讲课,进行现场教学示范、演示。他还利用到工地巡查指导的机会,与基层管理干部和技术人员座谈交流,了解情况,释疑解惑,授业传道。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由他主导的署名为高级人才培训或担任导师的协议(项目)达60余个,署名编写本系统教材书5本,培养出的高级技师、专家和教授级高工达数十人。

    (张存孝)

扫一扫

手机读报
电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