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官网|中文版|English version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38
2019年07月24日 星期三
日期检索
上一版 第8版:花 簇 版面概览

亲历档案管理的变化

    ■散文/○游亚涛

    虽然我不是一名专职档案管理者,但作为从事综合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工作中经常需要与档案亲密接触,从对档案的初识,到逐渐认知,再到受益,逐步对档案有了一种难以忘怀的情结。

    2009年10月,我来到中铁四局荣乌高速公路7标项目部。第一次从事综合办公室的工作,当时对档案的认识还处于一种陌生状态。一天,我整理仓库时,发现角落堆放着乱七八糟的东西,一部分裸露在外面,上前仔细查看,才知道是前期一些内部资料和业主发的文件,如果这样放置下去的话,迟早会当作废品处理掉。在开工建设的时间段,受条件限制,许多部门的文件和资料散放在仓库里面,没有统一管理。我心想这些资料说不定将来某一天就有需要,便搬到一个文件柜里存放了起来。2010年8月,荣乌高速建设管理办公室对施工单位各项目部开展内业资料信用大检查,档案储存的标准化建设才开始被重视起来。因此,一年前存放的资料,终于有了用武之地,身价倍增,许多文件成了支撑这次内业资料检查的重要来源。从此时起,项目部档案资料逐渐实现了从分散到集中、从随意到规范的转变。同时,制订了档案收集、整理、保管、统计、利用、借阅制度,建立了专职档案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形成了项目领导分管、综合办公室主管和档案专员具体管的管理网络体系。2010年9月,中铁四局荣乌高速项目部内业信用评价在全线评比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

    2011年5月,我来到济祁高速公路项目部,继续从事综合办公室工作,这仍然是一个以文件为依据,以资料为基础的岗位。为了工作内容的可靠,数据准确,叙述完整,曾经为了遗缺的某一份文件,多方查找资料,深感档案的重要。在2011年底,需要以业主奖励、表扬文件和施工进度数据为基础的局下半年“红旗项目部”评比中,项目部脱颖而出,收获荣誉。

    与四局退休的老员工夏新桥聊天,经常听他说老一代四局人的故事。以前他们经常会到一些环境恶劣、物资短缺的地方搞工程建设,这些老员工在工作条件极其简陋的条件下,克服了各种各样的困难,贡献着自己的青春和年华。但这些动人的故事,精彩的时刻,却只留下了很少的文字资料,音像资料更难以寻觅。这些皆源于过去条件限制,档案管理不完善。现在中铁四局各项目部将蓝天绿地、人与自然和谐、企业文化与幸福项目相互交融,各种工作进入了规范化、人性化的轨道,居住环境和生态环境都得到了极大改善,人们正在分享着改革开放带来的丰硕成果。如今的档案管理工作早已开始电子化、网络化,公司的文件全部通过即时通网络平台开放,员工可自助查询、下载、阅览,不仅减低了管理费用,也提高了员工的档案意识,扩大了档案工作的影响,给工作带来了便利。真正做到了文件精神快速在施工生产过程中的落实作用。

    历史是现实的向导,更是未来的指引,一份档案存储着历史,述说着历史,承载着历史记忆,见证着亿万国人共同追逐的伟大梦想。

扫一扫

手机读报
电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