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官网|中文版|English version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38
2019年08月28日 星期三
日期检索
上一版 第7版:花 簇 版面概览 下一版

长隧万米抒情怀

    ■报告文学/○黄河 高炼

    8月6日,重庆涪陵的乌江之畔,新白沙沱隧道洞口吸引了附近四面八方的乡亲,他们从来没见过这群筑路人这么开心,崭新的白衬衣替代了平日的工作服,列着整齐的队列似乎在等待着什么。上午9时许,重庆市涪陵区副区长来了,支铁办主任来了,成都铁路局涪秀二线建设指挥部的领导也来了,大家一起见证一个重要的时刻:中铁四局二公司涪秀项目部 奋战了三年半的新白沙沱10公里超长隧道贯通了!

    10公里,上万米。一寸隧道,几多汗水。这是中铁四局施工的首座10公里长大隧道,多少四局工程人为之奔波奋斗、跻身万米长隧俱乐部的梦想终于成真。

    坚守在涪秀的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安全质量工期的压力,成本的压力,个中的酸甜苦辣,二公司副总经理、涪秀项目部经理刘茂兵的感触最深。

    工作30多年来,刘茂兵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工地与隧道打交道。他的工作履历上,记录着宝中铁路、株六铁路、宜万铁路、织毕铁路、涪秀铁路二线,以及咸宁苦竹岭公路隧道等等的施工经历。一座座隧道的贯通,方便了无数游子返乡的快捷,也串起了一位工程人隧道的情怀。

    渝怀二线联接湘渝和沪昆铁路,是国家一级铁路干线,涪陵至秀山段是其中的一段。刘茂兵来到涪秀,绿水青山映照着责任和担当,面临着全管段90%的濒临既有线施工的安全风险,还要挑战打通新白沙沱这座中铁四局首座万米长隧,以及穿越12处含煤构造段、破碎段,还有未知的容易引起坍塌、涌水、落石等自然灾害。

    巨大的压力也是难得的机遇,参建员工为有幸参加这样的工程而自豪。担子再重,困难再大,身后有强大的中铁四局和二公司坚定不移的支持,大家的步履也会变得从容起来。

    员工大部分跟随刘茂兵征战过几个隧道项目,不少人从织毕铁路工地调转过来的。对这个团队的熟悉,也让刘茂兵增添了几分底气。

    施工方案确定,机械设备选择,安全措施落实,工艺工装改进,伴随着掘进的向地层深处挺进,刘茂兵他们一刻也没有松懈过。由于工程造价较低,员工收入自然不高,但这里干事创业的氛围吸引,并留住了这批决心在隧道施工领域有所建树的人。三年多过去了,值得欣慰的是,项目部人进出人员比较频繁,进来的多是学校分配来的新生,而输出的大多为隧道专家和管理骨干,在这里成长了进步了,到其他工点去挑更重的担子。

    80后的四分部项目经理胥克明是最早到工地的员工之一。能领着大伙干这样一项开拓性的工程,不仅考验着技术,更考验着人的意志和耐心。三年多来,值过多少个夜班,在隧道里步行多少个来回,胥克明记不清了。贯通的那一刻,他对着央视记者的镜头也颇为自豪:“回过头来看,大家在经受考验中成长了,我为我的团队感到自豪!队长郑长明坚守在最难的出口段,便道陡险,下山一趟要一个小时,他一待就是几年;技术主管梅可肯学能干,到局参加光面爆破技术比武获得第一名;刚进场时我们照了张分部的‘全家福’,如今还有7人坚守在这里,这种感觉挺好的。”

    这三年,胥克明不论是到公司开会,还是身在哪里,他的心都在工地。他戏说回家后的生活反而不习惯,因为每天不到隧道掌子面看一看,与工友唠一唠,生活总觉得缺少点什么,连吃饭睡觉好像都不那么香甜。

    工程人的生活似乎都是这样,背井离乡,日出日落,上班下班,没有节假日,朝夕相伴的都是工友和工地,这样的日子早已成了习惯。项目总工程师刘保川虽然是位毕业于西南交大的“90后”,但已经参加过二公司的吉图珲铁路、织毕铁路和涪秀铁路建设。讲真的,从他的身上可以看出,把青春定格在青山,青春便具有别样的风采。

    二公司对工程技术人员特别的关爱,还出台文件尽量安排夫妻双方能在一个工点。每年7月18日是公司的“优秀工程技术人员日”,这一天,公司邀请优秀工程技术人员和他们的父母齐聚一堂畅谈工作和生活。刘保川就是清楚地记得三年前他参加过公司这样的活动。那次,公司出资邀请他的父母也来到二公司总部苏州。父母告诉他,从河北老家走之前,乡亲们就非常羡慕老刘家的孩子及这家单位。得益于二公司关爱技术人员的政策,刘保川的爱人也在这个工地。繁忙的工作之余,刘保川和爱人有时一起手牵手散散步,眺望工地对面的“乌江画廊”,心里真有说不出的满足,工作起来也更有劲了。

    新白沙沱隧道的出口端交通格外不便,一边是乌江天险,一边是崇山峻岭。在便道上颠簸上山一次,一般人半天都缓不过劲来。四分部党工委书记邢永军说,能在那里坚守半载就很不容易了,而48岁的施工队长郑长明一呆就是两年多。而一脸憨厚笑容的郑长明则道:“哪里的活都要有人干啊!置身于风景如画的地方施工也算有福了。”其实他不过是说说而已,就连工地附近个把小时车程武陵山风景区,来工地这几年他一次也没去过。不是拒绝山河美景,而是他总觉得时间不够用,工地机械设备出故障了,他躺在水沟里亲手排除;为盯紧工程质量,他在作业面能呆多长时间就呆多长时间,“现在的实体检测衬砌质量就是医院照B超一样,来不得半点虚假”成了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一切付出都值得,隧道平安打通了。”郑长明长舒了一口气,仿佛所有的疲惫都随风消散了。

    巍巍青山无言,却又无形中刻着一个个奋斗者的名字:安全总监杨宏亮、经理助理付东、工程部长李新辉、安质部长王江友、物机部长薜磊、协作队伍负责人钱进……3年多的拼搏,成就了新白沙沱10公里长大隧道贯通,而他们的人生篇章也因此格外有意义。

扫一扫

手机读报
电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