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官网|中文版|English version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38
2019年10月23日 星期三
日期检索
上一版 第7版:花簇 版面概览 下一版

    ■散文/○宋荣执

    随着“咣当”一声,最后一只蓝面碗摔碎了。我愣在水池边,有些手足无措。孙子听到响声,跑进厨房一看,拍着手说:“爷爷,爷爷,别怕!奶奶说这叫碎碎(岁岁)平安!”我点点头,苦笑着。他哪里知道,这是我们家最后一只蓝面大碗了。我小心翼翼地把碎瓷片捡起来,放在塑料袋里包好,看着它,不禁让我想起了往事。

    那已是40年前的事了,那会儿,我正准备结婚。9平米的新房里布置简单,就几样家具,一张床、一个条桌、两把椅子。还有就是被褥和同事们送的一对热水瓶了,简简单单。妈妈说:“要单独过日子了,到土产门市部去买些锅碗瓢勺吧!那里是公家的店,东西便宜,实诚。”到了商店,我们先挑选了一口小铁锅,然后来到碗碟展示柜前,我被花花绿绿的各种大碗小碗给看呆了,满心喜悦地挑了几样漂亮别致的花碗。端在手上,觉得煞是好看。妈妈走过来,从展柜后边一下拿了一摞子蓝面碗,对我说:“孩子,选这个吧!便宜,经用。”我十分不情愿地接过妈妈手上的碗,看了看。这是些口径约18厘米,高约10厘米左右的粗瓷大碗,除了靠近碗口有两条蓝线圈外,再就是碗足处也有一圈蓝线条,瓷色白里泛黄,摸上去也不光滑,和我手里挑的碗几乎无法相比。我不喜欢。妈妈看我噘着嘴,轻轻地说,“儿啊,赶明儿,你结婚后,工资就不要交给我了。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啊!你别看这粗瓷大碗的,实用,盛饭装菜都管。再说,咱们现在钱也不多,这好看的碗,等你以后有了钱再买也不迟啊!”我拗不过,嘟着嘴,不情愿地点了点头。

    回来后,爸爸看了我们买的东西,点点头,笑了笑。我乘机说:“爸,你看我都要结婚了,还用这种碗,又大,颜色又土,一点也不秀气,我真不喜欢。”爸爸说:“孩子,我们小时候都喜欢用这种蓝面大碗,装东西实在,不是有句老话吗?一天三大碗,甚病也不沾!说的就是这种碗。”哎!看来,一个同盟军也没有,得了,以后就用这碗了。

    说实话,结婚那年,生活还很艰苦。缺油寡淡,荤腥少见。楼道里,一家烧菜,家家闻香。那时,几乎每个家庭都用这种既便宜又实惠的粗瓷大碗。吃饭时,捧着它,盛着满满的饭菜,蹲着,在一起边吃边聊。谁也不笑话谁。即便是亲朋好友来了,端上这蓝面大碗茶,也不寒碜。那时,家家的境况都差不多。甚至有时候菜刀钝了,也将它翻过来,把碗足当磨刀石用。你还别说,这蓝面大碗虽然其貌不扬,但瓷实,真的挺实用。

    记得有一次我感冒发烧,几天没吃东西。后来烧退了,胃口有了。妈妈便烧了一碗面,撒些葱花后端到我面前,叫我趁热吃了。我看了看她手上的碗说:“妈,你怎么没用蓝面碗盛呢?用这碗盛得少。”妈妈笑笑说:“看来你是太饿了,这碗深,实际上和蓝面碗大小差不多。”我摇摇头。妈妈遂转身出去,一会儿端着蓝面碗进来了。我接过碗,一口气把面全吃了。用蓝面碗装饭觉得实诚,舒坦。我对它也渐渐地滋生了感情。

    上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生活逐渐好了起来。房子变大了,各种家用电器增多了,连家具也换成新颖别致的套装了。不知不觉间,大家的主食吃得越来越少,菜却越吃越多了。随着各式美味佳肴纷至沓来,当年的蓝面大碗也渐渐地被换成了精致漂亮的小花碗,小花碟。有的人家,虽然蓝面碗还在,但早已被晾在一边,装点杂物了。蓝面碗羞涩着,默默地退出了人们的视野。

    上周,爸爸妈妈搬新家,叫我去帮忙拾掇。我和弟妹们合计,把不常用的零零碎碎都摔了。新家嘛,还要那些旧东西干嘛?可在决定一只蓝面碗的去留时,我迟疑了。我捧起它,端详着,似有许多话想和它说。弟媳妇看到,不明就里地打趣道:“哥,这不会是古董吧!”我没答话,小心地把它放在我随身携带的提包里。中午吃饭时,妈妈接去我递过的碗说:“怎么没看到蓝面碗啊?”我说:“放在包里,没拿出来呢!”已经年逾九旬的老父亲接过话头说:“别摔碎了,留着它是个念想!我说孩子们啊,记住了,人这一生啊,一是要走好自己的路,二是要端好自己的碗,什么时候也别把它给弄丢了。都要好好干,才对得起这来之不易的幸福!”

    那天,我用蓝面碗盛的饭,吃得很多,很香……

扫一扫

手机读报
电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