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官网|中文版|English version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38
2020年01月22日 星期三
日期检索
上一版 第3版:经营发展 版面概览 下一版

一线通南北 征途变通途

——写在昌赣高铁开通运营之际

    建设中的昌赣高铁桥墩群。                (卢建建 摄)

    2019年12月26日,中铁四局参建的(南)昌赣(州)高铁开通运营,作为连接南昌和赣州的首条高铁线路,昌赣高铁的开通将井冈山革命老区、赣南等原中央苏区融入全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井冈山革命老区、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正式进入高铁时代。

    昌赣高铁北起南昌,南至赣州,线路全长415.743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由五公司施工的昌赣高铁2标全长33.588公里,其中包括桥梁5座、路基5段、涵洞18座、箱梁预制架设920孔和无砟道床45.5公里。

    凝聚匠心 雕刻精品线

    在建设中,项目部一直秉承“五高七建”的建设目标,将昌赣高铁建设成一条精品线。赣抚运渠特大桥是昌赣高铁重点控制性工程,项目部应用BIM系统进行项目管控,将整合GIS、BIM和桥梁模型,对临建场地、作业通道进行空间部署规划,4D施工模拟各种复杂工艺工法,通过先试后建,极大减少各种资源的浪费。同时,集成施工、大体积混凝土棍度、主梁沉降的监控,为工程顺利推进提供便利。

    “为有效提高产品生产效率,确保产品质量,我们多次组织技术研究,不断开展现场实践验证,摸索出一套属于自己的小型预制构件生产管理经验。”项目总工程师曾霖讲道。通过扩大构件厂的生产规模、建立流水线作业配套设施、提高技术控制力度等措施,从钢筋原材、半成品、混凝土及构件的养护进行着手,有效解决小型构件外观质量缺陷,确保外观平整光滑、无蜂窝麻面、轮廓清晰、线条顺直、断面尺寸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为后续江西铁路小型预制构件厂建设积累经验。

    技术创新 打造科技线

    笔者了解到,昌赣高铁2标的试验室和拌合站均安装信息化系统,建立信息化系统管理组织机构,并明确人员信息化管理职责。管理人员培训及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每天登陆信息化管理平台,进行实时监控。

    “为保障工程质量可控,我们在每个桥墩上都贴上了二维码。”项目安全总监张金前介绍着桥墩质量管理上的小创新。在施工现场,笔者拿起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获得该桥墩的全部信息。除此,二维码还应用于箱梁、T梁等各个工点,建立以二维码为基础的现场管理系统,优化工作流程,节约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箱梁、T梁的预制是整个工程的重点,丰城东制梁场在生产中采用智能喷淋系统,定时对梁体进行养护,提高箱梁养护质量及效率。同时,该梁场还采用智能张拉工艺,加强张拉过程中同步率和伸长值的控制,保证张拉的准确性。在压浆工艺上,该梁场采用智能压浆系统,实现箱梁压浆过程中的真空度、浆体配比自动计量、压浆自动控制等方面的自动化控制。该梁场还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对每一道工序进行实时监测,消除安全质量隐患。

    在轨道板的生产制作上,昌赣高铁运用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CRTSⅢ型轨道板。在生产过程中,研发了轨道板智能雾化洒水养护系统、轨道板自动化脱模机、轨道板三维激光检测仪,使轨道板的精度从0.1毫米提高到0.02毫米,实现技术上的创新。

    文明建设 铺就生态线

    在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新路上,昌赣高铁在建设中同步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按照“符合设计、满足验标、维护生态、保障权益”的原则扎实推进,生态与建设更加协调。项目部在完成墩身和路基施工的地段,做到完成一段、平整一段、绿化一段、防护栅栏安装一段,真正打造绿色工程。

    “我们坚持标本兼治,真正做到了‘来时青山绿水,走时绿水青山’,打造出秀美昌赣等目标。”项目党工委书记李建国讲道。在此期间,项目部做到“三同步一保障”,即坚持环保措施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和同步投产,以及通过改进工艺确保环保达标。

    在施工现场,路基两侧边坡绿草茵茵。路基边坡主要防护类型有拱形骨架护坡、锚杆、锚索框架梁护坡,支挡结构主要为锚固桩桩板墙及重力式挡墙防护,同时采用拱形骨架内空心块客土植草绿化、侧沟平台及挡墙顶绿化槽绿化等方式,杜绝虚假绿化。

    在赣抚运渠特大桥水中墩桩基施工中,项目部采用导流槽和钢护筒作为泥浆池进行泥浆循环,多余泥浆及时外运,有效防止泥浆外泄,保证河水干净不受污染。 (卢建建) 

扫一扫

手机读报
电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