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5日,在局五届一次职工代表大会暨2020年工作会的表彰环节,四公司淮安东站综合客运枢纽项目常务副经理罗支贵被点名表彰两次,一次是是荣获局2019年度劳动模范,一次是荣获局2019年度“项目管理标兵”,他所在的淮安东站项目也是“重点工程夺红旗”劳动竞赛优胜单位。
2018年,罗支贵调入淮安东站项目时,恰好是他在四局工作的第十个年头。在这十年里,他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囊获了中铁股份公司“青年岗位能手”、集团公司“青年岗位能手”“优秀工程技术员”等荣誉。工作能力,大家有目共睹。所以淮安东站项目在面对工程造价20多亿,其中还有华东区域在建施工最大深基坑,有效施工仅16个月,预计高峰期需投入3500人进行作业的难题时,四公司领导班子第一时间就想到了罗支贵,决定让他全面负责项目管理工作。
到达淮安东站项目后,罗支贵就“泡”在了工地上,仅用三天时间就摸清了现场施工情况,了解了深基坑施工组织设计和工序工法。同时对关键工序工期进行了梳理,把人料机和倒排工期相结合,把节点考核与奖励兑现相结合,把工序转换与立体交叉施工相结合,实现了现场施工工序转换的无缝衔接。为了全力加速工程施工进度,罗支贵一面坚持每日到现场,用本子记下现场出现的问题、难点,第一时间给予解决。一面从优化施工方案,针对现场超过5000根桩基需在3个月内完成施工,罗支贵将原本采用的循环钻机为主、旋挖钻为辅的作业方案调整为旋挖钻为主、循环钻机为辅和跳仓法施工相结合,基坑围护结构采用地连墙、TRD工法墙同步推进。同时利用BIM智能化数据分析,方案深度优化及资源优化配置,解决桩基施工与土方开挖、环撑梁制作相互间的制约关系,日成桩数量提高20%,桩基施工比计划提前5天完成。此方案还化解了淮安市地表水承压,保证深基坑止水效果,为基坑环撑梁施工、2个月完成104万土方开挖及后续地下三层主体结构施工奠定坚实基础。此外,采用深基坑土方开挖采用盆式与岛式相结合的挖运方式,实现了23天有效工期完成104万方土方挖运;采用分区与划片组合方式,24天完成两道近3万方混凝土环撑梁浇筑施工;利用见缝插针和流水线相结合的方式,55天完成站前广场深基坑底板及地下三层主体结构施工;利用挖掘机凿除和绳锯配合的方式,14天完成两道近3万方混凝土环撑梁拆除施工。在施工速度屡创新高的同时,施工产值也一路飙升,创造人均产值达3000万元的全局历史新纪录。
在淮安东站工地上,时常会出现1500余人和100多台机械同时交叉作业的大干场面。为此,安全作业是罗支贵面临的另一个难题。为确保施工安全,他加大安全资金投入,设立安全体验馆,在下基坑口设置人脸识别系统,准确掌握基坑作业人数,在9台塔吊上安装监控设备,对施工现场安全质量全过程监控。同时积极应用互联网云平台,主张建立工地信息化控制中心,集成项目重大安全风险管理系统、盾构云系统、深基坑监测系统等10个系统,实时监控现场施工生产和作业人员情况,也可根据系统具体数据分析,提前掌握关键设备运行状态和作业中存在的风险源,做好相应准备工作,从而将生产风险降到最低。通过利用BM建模方式,把现场施工工序、工法和施工组织进行大数据管理,直观分析每道工序可能面临的风险。同时,此举实现了3D交底,让作业人员更清楚如何高质量作业。
去年10月31日,最后一段卡脖子工程土建主体结构工程落客平台顺利完工,他本以为可以稍作休息,但淮安市政府提出东站综合客运枢纽配套工程要在12月15日与连镇铁路同步开通,比原定工期提前半个月时间。18万平米机电设备安装和相关装饰装修工程,施工时间仅有45天。他迅速组织展开千人会战,确保淮安东站综合客运枢纽工程如期投入使用。
近日,罗支贵正带领着员工抢抓淮安东站剩余市政道路,预留的地铁车站、地下负三层装饰装修等工程。面对三个月内要完成2亿元工程量的艰巨任务,罗支贵目光坚定,他说:“业界都知道四局是铁军,除了能打硬仗,还有大名鼎鼎的‘四局建设’,我们就是展现这个速度的一份子,一定不辱使命、不负盛名。” (赵雅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