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杭州西站是“轨道上的长三角”的节点工程,是2022年亚运盛会的交通配套工程。为推动杭州西站早日投入运营,城轨分公司杭州西站机场快线项目部奋力推进项目建设。到4月8日,复工53天,该项目部累计完成产值1.3亿元,单日产值最高达578万元。
超前筹划 领先起跑
中铁四局杭州西站机场快线项目部合同造价23.22亿元,其中城轨分公司负责施工部分约为16.4亿元。该项目是亚运会配套工程, 2019年9月正式开工,必须在2021年6月前竣工。面对短短22个月紧张工期,项目部与时间赛跑,春节期间不停工。但一场始料未及的疫情来势汹汹,打乱整体计划。
“考虑到春节期间要继续施工,我们节前就对后续施工工序整体预判,提前屯料储备‘余粮’,这为我们复工提供了精准支持。”项目经理郜祝民说道。
春节期间,项目部除了留守的22名管理人员,还有77名农民工兄弟也坚守在岗。在做好防疫措施前提下,充分发挥留守人员的力量,有条不紊地推动施工生产。春节期间,该项目部10天完成产值241.67万元。
疫情前期,项目部一边做好疫情防控,一边谨慎推进施工。随着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果,项目部开始着手准备复工复产。“2月10日起,重点民生项目可申请复工。”杭州地铁集团传来消息。项目部迅速筹备,提交复工申请。2月15日,杭州地铁首批项目获准复工。
随着现场生产工作陆续启动,项目部根据生产需求,拟定不同批次返岗人员名单,要求返岗人员提前申请获取“杭州绿码”后返岗。对于无法返回的人员,通过爱心专车免费接返,共计接回复工人员136人,保障施工生产劳动力充足。
压实责任 平稳加速
要想管理好,就得基础强,要想强基础就要压实责任。复工后,项目部根据施工需要运行“网格化”管理,将施工标段详细分工,设立两大板块、四个工区,责任人分区、分块负责。
同时,把项目管理“嫁接”到班组建设上,对农民工班组推行区域化责任包保,划出25个片区、58个网格。各区、各网格班组长负责落实, “拉网式”监督管理,常态化排查。严格落实“一区一专班”措施,对重难点施工片区实行“五包一”模式,即重点工区配备一名领导班子、一名现场负责人、一名技术员、一名安全员、一名班组长,让责任落实到岗,现场推进有力,安全管控覆盖。
“工地太大了,就算安全员每天在工地走上2万多步,也不能做到无死角全覆盖。只有把安全教育落实到工人思想上、个人肩头上,才能发挥最大作用。”安全总监张露依托项目网格化管理,织就一张安全管理密网撒在现场。通过一系列复工举措,项目部迅速掀起大干热潮。
重心前移 奋力冲刺
为进一步推进复工复产,跑出高质量复工“加速度”,项目启动“重心前移”方案,把重担压在现场。
春节留守的副经理王海琨没有睡过一天踏实觉。他说:“要想管好现场,就得耗在工地,把现场盯紧。”王海琨从事现场管理多年,这是他工作至今参与的工程量最大、时间最紧的项目。“现场最难管的就是人,协作队伍是现场的主力军,管好队伍才能事半功倍,多听取他们的意见,解决他们的困难,相互配合才能干好活。”在每天的碰头会上,王海琨组织现场管理人员和协作队伍面对面提出问题,当场讨论解决方案,再安排第二天的工作计划。
王海琨只是项目参建者中的一员。在这个工地上,每个技术员、作业人员都见过凌晨的杭州。在复工后不到1个月的时间里,项目全体人员全力以赴推进生产,高峰时现场作业人员达1096人,100多台(套)机械设备同步运行,复工后单日最高产值接近600万元,复工产值1.3亿元,开累完成产值3.43亿元……
3月26日,浙江省委书记车俊、副省长高兴夫等领导到项目部视察工作,他们称赞中铁四局在疫情防控上抓得早、效果好,在复工复产上措施实、进展快。 (王阑阑 徐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