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一公司贵阳枢纽铁路项目部正式复工,成为疫情后全线复工的首个项目。
贵阳枢纽铁路正线全长81.1公里,中铁四局负责1标和3标的施工任务,包括新建正线3.838公里、马寨联络左、右线2.93公里线下工程以及全线2432单线孔T梁预制和115.22公里轨道铺设任务。
自进场以来,项目部连续八次获得铁路信用评价第一名的好成绩。项目部还荣获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状”“五一劳动奖章”“工人先锋号”等荣誉。
扶危救困显担当
“刚进场时,参与建设的多家单位经常一个月拆不了几百个平方,施工难度大到无法想象。”项目部党支部书记汪琮说。
由于当地棚户区改造,大量拆迁房屋废渣堆弃在贵阳林海中学旁边的马路上,严重影响学校师生出行。项目部了解情况后,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帮助校园绿化环境,清理周边道路。
项目部员工了解到,村里部分学生上学要走长达几公里的崎岖山路,还有很多学生家庭十分贫困,父母长期在外务工,无法照顾他们。项目部组织员工自愿捐款,为当地贫困学生送去爱心助学金,赢得学校师生和村民的广泛好评。
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因山区地形影响,当地村民出行不便,项目部主动修缮近1公里的乡村道路,并定期维护。一系列志愿服务让当地村民对中铁四局有了新的认识。
“虽然村民对我们企业有了解,可拆迁难度还是大,推进速度满足不了施工需求。为了一个桩基施工的工作面,我们会在住户家聊上几天。”项目主管协调工作的负责人陈峻民说。
项目部成立“说客”组,每组负责1个村庄,每天早出晚归,做好宣传讲解工作。有时,“说客”组还帮村民搬物品,挪机具,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得知村里有老人生病,项目部联合村委会到家中探望老人,孩子开学时还为村里孩子送去学习用品,最终赢得村民的理解,拆迁工作有序推进。
特色管理破难题
项目部施工的关堰隧道全长304米,属于溶蚀峰丛洼地地貌,进出口基岩大片裸露,岩体完整性较差,竖向节理较为发育,溶洞体积达1500立方米,是全线控制性工程。
“我们严格按照‘管超前、短进尺、少扰动、强支护、勤量测、早封闭’的原则,根据地质条件,施工采取超前锚杆、格栅拱架、大管棚等安全防护措施,比原计划工期提前10天完成贯通。”项目部总工程师刘洲说。
针对多工点施工和大型机械设备作业风险大等情况,项目部集成隐患排查、试验室拌和站信息化管理、大型机车定位、技术资料二维码等系统成立信息化管理中心,设立VR体验区,要求项目参建人员上岗前对施工现场安全事故进行VR模拟体验,项目至今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
“中铁四局‘四化’管理很标准,利用互联网管理安全质量非常有特色,大家要像他们学习。”成都铁路局建管处长谢运来组织贵阳建设指挥部管辖内在建工程的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负责人到中铁四局花溪制梁场观摩时说。
紧急驰援解险情
2016年6月27日晚11时,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遭遇特大暴雨袭击,降雨量达305.8毫米,导致织毕铁路元宝山隧道内多处二衬挤裂,局部混凝土脱落,造成既有线中断,贵阳至纳雍旅客列车停运,灾情严重,情况紧急。
得知消息后,项目经理邹健立即调集60余人和6台大型机械设备,在2小时内赶到灾情发生地,在长达2819米的隧道开始“作战”。
“在那样的环境里,项目经理邹健带着大家在72小时内疏通1000余个泄水孔,以最快的速度化解隧道险情。”参与抢险的项目副经理周美放回忆道。
经过18个日夜的连续奋战,终于在2016年7月19日18时,织毕铁路恢复行车。7月20日,在成都铁路局贵阳建设指挥部抢险总结会议上,通报发文表扬中铁四局贵阳枢纽铁路项目部在此次抢险中发挥重要作用。 (汪琮 马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