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1日,中铁四局承建的南宁市那平江流域治理工程7号调蓄池主体结构顺利封顶,为五公司深耕南宁市场,实现滚动发展再添新成果。
从1个项目,到如今在建和竣工25个项目;从单一桥梁专业到如今水务、桥梁、管廊等多种专业……从2012年10月至今,中铁四局五公司在南宁市政市场签约合同额总计近69亿元,完工项目利润超过4亿元。南宁英华大桥和青山大桥荣获国家优质工程奖、全国优秀焊接工程,南宁市政区域经理部所建工程累计获得省部级以上安全、质量、QC成果奖12项,实现靠信誉打开市场、靠精品占领市场的目标。
初入南宁
2011年,为了加强经营工作,五公司新成立南宁、新疆、海南等十余个经营办事处,并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营销办事处主任公开竞聘,刚参加工作不久的秘川川被分配到南宁办事处。此时,远在西南的工地上,中铁四局成绵乐轨板厂试点生产我国自主研发的CRTSⅢ型无砟轨道板,项目书记邓光磊正忙着张罗接待全路各级领导检查和兄弟单位观摩;成绵乐三队工程部长丁得志正在编制华金立交特大桥施工方案;成绵乐一队技术员李定有因爱动脑筋而受到关注,他以见习生的身份研制既有线施工移动防护架,解决鸭子河特大桥跨既有宝成线施工难题。当时,没有人把他们联系起来,也没有人预料到他们即将在南宁创造的业绩。
2012年初,中铁四局确定各营销区域和市场分工,五公司主责广西区域市场。当年下半年,五公司中标首个南宁市政工程——南宁市英华大桥。邓光磊任项目书记,丁得志任项目部总工程师,李定有任项目部工程部长。
据邓光磊介绍,当时英华大桥项目测算潜亏2000多万元,但为了进入南宁市场,仍然承揽这个项目。英华大桥为单主缆地锚式悬索桥,其单索面、直吊索、全焊钢箱梁结构当时为同类型南宁第1座、全国第2座桥梁,具有安全风险高、生产工艺新等特点。
李定有把爱钻研的“看家本领”带到南宁。他们不是完全照着图纸按部就班地施工。对于特殊的单项工程,他们通常会根据合同条款研究多种施工方案,遵循一定比选规则选定最合适的方案,以此提升项目效益。
英华大桥主塔安装设计建议方案是采用搭设钢管支架利用多台千斤顶提升钢塔。项目部并没有遵循设计方案,而是深入考察比选D5200型塔吊吊装、钢管支架吊装、1000吨履带吊吊装、500吨浮吊吊装四种方案。从安全、工期、成本等方面比较,得出的结论是500吨浮吊吊装工期最短、安全最可靠、费用最少。但这种方案也有缺点,就是没有可借鉴经验,而其它三种方案有过成功的案列。到底怎么选?这是考验项目团队智慧和胆识的时候。项目部最终通过反复模拟和推演,勇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采用500吨浮吊吊装钢塔,顺利实现主塔安装,相对设计方案节约费用900万元,工期提前4个月。
条件再好的项目部,也可能出现亏损,条件再差的项目部,也可能实现盈利,这就是管理的魅力。英华大桥项目是五公司在南宁的首个市政项目,项目部就是通过一次又一次优化方案,一点点逐渐清消掉潜亏项,竟奇迹般把潜亏项目做到超正责任成本盈利。
英华大桥主塔呈“羊角编钟”造型双曲面弧形结构,大桥造型灵感来源于广西浦北出土的汉代文物——羊角钮编钟。桥塔既有古典韵味,又有现代美感,寓意乐舞邕江,音绕八桂,充分展示出广西丰富的文化底蕴。因此,英华大桥建成后成为南宁市地标性建筑,获得国家优质工程奖和全国优秀焊接工程等国家级大奖,中铁四局在南宁市政市场一举成名,赢得良好声誉,实现区域滚动发展。
滚动发展
英华大桥成名之后,新的项目纷至沓来。2014年12月,五公司中标英华—青山立交工程。中标后,项目部采用交叉施工、立体施工等科学方法,积极开展“月完成产值计划”劳动立功竞赛活动,实行项目部班子成员带队夜间查巡制度,确保24小时不间断作业,保障施工迅速推进。2015年7月1日,英华—青山立交比预定时间提前两个月通车,被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委市政府领导誉为“南宁速度”。同一天,项目部承建的玉洞大道八尺江跨江大桥也实现主线通车。
“干工程不能只要求快,更要狠抓工程质量,要通过优化施工组织推动工程又好又快建设。”项目经理丁得志说出他的建设心得。
工法创新是缩短工期提升质量的重要方法,五公司南宁市政区域项目部培养出一支善于技术攻关创新的团队。在南宁青山大桥项目施工中,项目部也是通过工法创新节约工期,取得良好效益。即将赴新项目任项目经理的周海峰一直在南宁工作,实现从技术员到项目经理的蜕变,他对青山大桥项目优化工法仍记忆犹新。
青山大桥设计为64米+106米+430米,在进行边跨预应力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时,方案是搭设满堂支架全程作主体结构受力支撑,设计预算为1600万元,业内通行方案也是如此。项目部通过技术攻关,创新采用满堂支架配合钢管临时支墩的方案,在每阶段浇筑张拉完成后拆除对应部分满堂支架,保留临时支墩,使满堂支架利用时间大幅缩短,节约成本700余万元。经过三方分析判断,该方案在调整索力和受力分析时较传统方案更具优势。
2018年1月,在2017年度科技创新工程推进大会上,南宁市政区域项目部率先应用的英华大桥独揽地锚式悬索桥施工关键技术及青山大桥曲面异型混凝土索塔斜拉桥施工关键技术荣获中国质量评价协会颁发的科技创新成果优秀奖,成为近年五公司科技工法创新的代表之一。不断推出工法创新,不断优化设计方案,这背后得益于项目部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几年来,项目领导带头学习,项目部员工考取各类建造师、造价师等各类资格证共20余项。
盈利密码
区域滚动发展解决传统“吉普赛”式铁路施工企业的诸多痛点。经过近八年的滚动发展,南宁区域项目部管理人员对区域发展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区域发展的核心是培育,而不是整合。”对此,项目常务副经理李定有深信不疑。
五公司南宁市场发展脉络十分清晰,最早由英华大桥项目进入南宁市场,陆续又中标南宁地铁1号线、八尺江大桥、青山大桥、凤岭北立交等20余个项目。就如同一颗种子,在南宁生根发芽、开枝散叶,逐渐成长为参天大树。他们同呼吸、共命运,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这是区域资源得以有效整合的坚实基础。如果只是把几个项目部生拉硬拽整合到一起,人员调配、资源共享等都难以落实,那么区域滚动发展的优势就无法体现。
区域滚动发展的优势到底体现在哪儿?南宁区域项目部管理人员认为,经营前期调查、施工中资源调配、工程后期结算审计以及人才持续培养等方面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之前的工程项目部,点多面广,有些市场已经长期没有介入,当地市场情况仅靠标前施工调查判断容易出现偏差,中一个质量差的标无异于给企业“埋一颗雷”。区域发展深入之后,项目部对当地市场了解十分深入,哪些标值得投,哪些标要放弃,做到心中有数,这是南宁20多个项目都实现正向收益的基础,项目部称之为“一次经营”。
中标之后,区域项目部可以极大限度地优化资源。项目部可以通过长期合作的方式用更低单价找到优质的施工队伍。施工队伍也摊销掉机械、人员周转场成本,实现双赢。物资机械采购凭借区域滚动发展优势在谈判中处于有利地位,极大降低单价和成本。项目部目前直管5个项目,但是管理人员数量仅40余人,管理人员工作效率高,管理成本大幅下降。在抢工时,区域项目部还可以从其他项目部临时调配资源,大幅降低突击抢工成本。
通常,项目部进入收尾,大量工作人员调任新岗位,项目部只有个别人员收尾,一些关键岗位人员就算配合清算临时返回,也无法扎实有效完成审计、清算等工作,造成大量经济效益流失。对此,南宁区域项目部形成一整套适应收尾结算审计的工作方法,并称之为“三次经营”。李定有说:“项目收尾很关键,事关项目成败,区域项目部应对项目收尾可以做到管理力量不减反增,目的就是要把实实在在的效益颗粒归仓。”
八年来,五公司在南宁市政市场累计承揽项目25项。项目部获得发明专利30 项、施工工法10项,培养部室主任及以上管理人员70余名,丁得志、秘川川成长为五公司分管生产和营销的副总经理。 (本报记者/覃仁财 通讯员/康宁 卢建建 安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