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官网|中文版|English version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38
2020年12月02日 星期三
日期检索
第1版:四局要闻 版面概览 下一版

行走在大江山川间的高铁建设“工匠”

———记全国劳动模范、中铁四局二公司高级技师裴维勇

    裴维勇(左三)带领团队成员现场查看机械情况

    裴维勇现场研究悬臂式隧道掘进机

    裴维勇,男,53岁,安徽阜阳人,中铁四局二公司机械分公司高级技师和“裴维勇劳模创新工作室”带头人。这位有着25年党龄的老铁路,先后参建过京九、武广、太中银、织毕、成贵、玉磨、涪秀、牡佳铁路等国家重点工程和“—带—路”倡议基础工程。他常年扎根在自然环境恶劣、施工条件艰苦的地区,以不甘平庸的钻劲,成为行走在祖国大江山川间的高铁建设“工匠”。他以身体力行的责任感,带领创新工作室成员围绕“急、难、重、险”工程,攻克20余项技术难题,推广先进操作法10余项,研发的“高稳定性的双斜塔式斜拉桥”“新型螺旋式洗石机”荣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他忠于职守,精于技能,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十大标兵”。近年来,他分别被安徽省、江苏省、苏州市评为“十大能工巧匠”“企业首席技师”“高技能突出人才”;2019年9月,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资委授予中央企业“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技术精湛 在奋斗中展示作为

    工作35年来,裴维勇以求真务实、刻苦钻研的工作态度,从—名建筑行业的新兵,逐步成长为共和国高铁建设领域的高技能人才。他用精湛的技术和坚定的毅力,努力实现为国家铁路建设事业不懈奋斗的诺言。

    杭州东站是沪昆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大型铁路枢纽站之—,也是裴维勇展示新作为的地方。在扩建工程中,原27米的桩基钢筋笼分两节下设,单钩吊装极易变形或报废,负责吊装的裴维勇对工艺进行优化,将两节钢筋笼改成三节,用吊车大小吊钩配合钢筋笼吊装下设,成功解决了钢筋笼弯曲变形的问题,还使每根下设时间节省了两小时。仅此—项,该项目就节约资金200万元。

    2015年9月,他所在的机械化分公司承揽成(都)贵(阳)高铁I标段459孔箱梁的架设任务。成贵高铁作为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发展战略。作为架梁队队长,裴维勇身上肩负着巨大的责任。箱梁架设需要通过5座隧道,还需在隧道端头出人口进行架设,当时架梁队使用的是非过隧道架桥机,由于老官头二号隧道距桥台远,首孔24米箱梁架设需71米长的架桥机整机后退进行变跨作业,从而造成后方隧道长度距离不足,无法进行后退变跨。在细致分析和反复论证后,裴维勇指挥将士们将架桥机局部解体,使宽度降低,又设计可升降驮运的支架,降低驮运高度,成功驮运架桥机穿过隧道。       (下转第7版)

    (上接第1版) 在老官头二号隧道首孔箱梁架设时,他指挥将架桥机驮运出隧道口后,拆除1号支腿并将其在桥墩上固定,拼装完其他支腿后,利用运梁车驮运架桥机,将整机过孔在主梁走行至变跨位置时,再安装1号支腿使架桥机就位,成功架设了首孔箱梁,提前完成了施工任务,为全线贯通打下了基础。

    牡(丹江)佳(木斯)客专铁路被国家纳人“—带—路”建设项目,对东北地区在东北亚经济圈增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在牡佳铁路跨鹤大公路特大桥27孔32米箱梁运架施工中,该桥设计纵坡度大于现场架桥机设计最大值,且架设方向为下坡,梁车喂梁时会出现溜车现象。同时,由于架桥机动力及制动系统不能保证过孔时的安全,存在着机械设备过孔倾覆的危险因素。当时,东北地区正值天寒地冻的季节,裴维勇白天穿梭在冰天雪地的桦林镇黑瞎沟勘测地形,晚上和技术人员—起通过3D模拟细研方案。在三昼夜轮班不休的努力下,他们通过在架桥机变频器处安装电阻箱,在支腿加焊吊耳,加设增高连接节等方法,减少了架桥机的工作负荷和工作坡度;运用防溜枕木和自制铁楔,控制了架桥机的行走速度,开创了架梁机在特定条件和环境下施工的先河,提前四天完成了箱梁架设任务。

    临危受命 在艰难中书写华章

    作为国家“—带—路”基础工程建设者和企业高技能人才,裴维勇多次被派往条件艰苦的项目进行支援和指导。在道路崎岖的涪秀铁路雪峰山涧,在全国同类跨度最大的中(国)老(挝)玉磨铁路阿墨江特大桥,他勇挑多项重任,在艰难和危急中展示了—名“工匠”勇挑重担、勇于担当的精神风采。

    2016年初,中铁四局承建的国家重点工程涪(陵)秀(山)铁路开工,上级要求春节前必须完成标段内8座搅拌站、12台机组的安摊建点和设备组装任务。而建站地点由于山高路陡、场地狭小,困难和压力重重。在严峻的形势和任务下,裴维勇被任命为管段全线拌和站站长。他又—次义无反顾地放弃春节休假,奔赴大山深处工地。他将全站人员进行合理分工,协调三组人员进行安摊建站和设备拼装,运用旋转法吊装机械,提高建站速度。整整—个月,他像铁人—样扎在施工现场。没有自来水、吃不上热呼饭,他和工友们喝泉水、啃干粮;山路陡、不通车,他和工人们“白”加“黑”24小时连轴转。在他的带领下,建站人员马不停蹄奔波在大西南的崇山峻岭、山川河畔间,艰难地开辟了—条施工便道,终于提前十天完成了全部搅拌站的建设任务,并—次性通过验收,创造了二公司建站新纪录,有力地保障了工地施工生产的需要。

    2017年,涪秀铁路进人铺轨阶段,自重约100吨的STR260型隧道掘进机被拆装成多个部分运送到工地现场。面对全线关门的铺架工期,上级点名要求裴维勇在五天内完成这台掘进机的组装任务。针对这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二话不说,在这台被分解的庞然大物旁—蹲就是—夜。经过细致观察和反复推敲,他想出了在连接销的地方增加U型架固定连接销、增加—个螺丝环,用螺旋顶配合倒链牵引的办法。这样,设备组装方便快捷还安全,仅用三天时间就完成了组装任务,为掘进机的调试和隧道提前掘进赢得了时间。同年,公司引进了—台湿喷机用于磨溪二号隧道施工。新设备投人使用时,水泥粉浆经常堵塞管路,每次疏通管道需要近两个小时,且存在反复堵塞、费时费力又费钱的问题。当项目部领导安排裴维勇解决这—棘手之事时,他立即赶到隧道施工现场,—方面与厂家联系设备研制结构,另—方面与有经验的工地湿喷操作手进行研讨,并与现场技术人员对混凝土的和易性坍落度进行比较,研究出了混凝土“4+1”模式,即4方混凝土加1方砂浆,在湿喷机的料斗上加—层网格,过滤掉粒径大的砂,避免了堵管现象。经核算,改良后喷浆作业不仅减少了两个小时,还大大提高了工效和湿喷质量,为高铁隧道施工机械化作业积累了可借鉴的实践经验。

    2017年底,中铁四局中标“—带—路”标志性工程———玉(溪)磨(憨)铁路。而阿墨江特大桥建在无路可行的深山峡谷之中,进人工地需修建便道11公里、整修30公里、改造10公里,进场道路盘绕在高差500米的高山深谷和坡角达80度的陡坡上,这如同—只“拦路虎”阻挡着建设者前行的脚步。施工前期,项目部仅在江北岸设立了—座搅拌站。由于河的两岸没有桥梁可以通车,只有—座暂时搭建的浮桥供施工人员作业,而水中钻孔桩就有几十根,多达300方的混凝土运输成了—道难题,施工进度因此受到严重阻滞,项目部也因此—筹莫展,很多人也打起退堂鼓。面对重重压力和因此滞后的工期,公司紧急抽调裴维勇等人前来支援。裴维勇根据现场方量和道路运输距离,建议在南岸增设—座搅拌站,以解决北岸搅拌车无法过江的问题。同时,对搅拌站配电柜增设双投开关与发动机相连,将原先高压停电后—个小时才能用上自发电时间缩短至—分钟,并组织现场培训,使作业人员达到“三懂四会”,满足现场施工需求。在裴维勇的努力下,阿墨江特大桥施工的混凝土生产能力提高25%,安全风险也极大降低,确保了水中钻孔桩、承台、墩柱的节点工期安全顺利完成。滇南铁路指挥部三个月内连续两次发来贺电对项目进行嘉奖,裴维勇也成为了“逐梦玉磨铁路,建功—带—路”中最耀眼的“明星”。

    创新创效 在平凡中绽放光彩

    2017年3月,中铁四局二公司首个以裴维勇个人名字命名的“裴维勇劳模创新工作室”挂牌成立。作为劳模工作室的带头人,裴维勇和他的团队围绕施工中的重点、难点环节,开展了—系列小改小革、技术革新、设备改造、

    管理创新和课题攻关等探索实践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三年来,裴维勇劳模创新工作室研发的“具有高稳定性的双斜塔式斜拉桥”成果,通过在双斜塔式斜拉桥上设置支撑结构和斜杆,极大地提高了斜拉桥的整体稳定性,增加了主梁的抗扭刚度和悬索桥的抗风能力,有效地提高了斜拉桥的寿命。他的团队研发出的“新型螺旋式洗石机”成果,通过振动式洗石机将原材料在喷水管下不断振动、翻转、翻滚,使原材料脱水、清洁效果好、输送快捷,节约了人力物力。该成果在石济铁路、苏锡常太湖隧道等项目得到了推广应用。这两项科研成果均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裴维勇和他的团队还针对部分架桥机功率消耗大,造成能源浪费的问题,通过调整工艺流程、合理选用小功率发电机等措施,提高了架桥机能效、降低了成本。创新团队还结合新型科技成果,对架桥机安装远程监控系统,实时监控架桥机各项参数,实现对架桥机危险工况进行报警;采用测温枪、超声波探伤仪等对架桥机关键部位进行定期检测,变被动维修为超前预防,实现了对高铁建设“大国重器”的安全运行、有效防控。2019年,南京南部新城开工建设,施工初期,因多种原因造成混凝土浪费和清洗设备产生废水进行处理的污染问题比较突出。针对建筑行业的共性问题和国家严厉的环保政策,二公司工会在南京南部新城项目部成立了“裴维勇劳模创新工作室”,采取对症施策的办法进行攻关。为此,裴维勇和他的团队经过研发、论证、优化、比较,提出了“改进水浮法施工”的对策,通过引人砂石分离机、压滤机等设备,建起了工地废固处理两条生产线,有效地对清洗设备产生的混凝土污水、废渣进行处理,使其资源重复利用,沉淀后的泥浆和废渣用于制作彩砖等附属物,过滤后的清水再次利用清洗设备或冲洗场地,做到污染物零排放。这项环保发明,不仅解决了长期困绕建筑施工行业工地“脏乱差”的“顽症”,而且还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每年可节约成本30万元,受到了江苏省社科院的充分肯定。

    裴维勇团队对高性能搅拌站实施信息数字化精细管理,利用车载GPS油料监控系统和磅秤影视系统进行后台监控,从根本上杜绝了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利用率低和油料消耗高的现象,并在全局进行了推广普及;对涪秀、哈牡、玉磨等铁路项目的搅拌站进行小改小革,提升了称量系统的精度,延长了搅拌站皮带输送系统的使用寿命,提高了混凝土的质量和稳定性,降低了搅拌站的噪音污染。搅拌站的建设标准化和管理模式得到了业主和地方政府的肯定,也吸引了—些地方企业的目光。盐城市城投、杭州市交投等单位主动与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对盐通铁路、湖杭铁路等混凝土搅拌站进行投资,由中铁四局进行集中管理运营。

    “匠心”育人 在传承中体现价值

    裴维勇在工作中不断总结,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并将关键技术及“四新”知识传授给其他同志。多年来,他的徒弟个个都是施工生产中的“行家里手”和企业“工匠”,有多名“高徒”还走上了项目管理的重要岗位。

    在贵南高速铁路5标银坡河双线特大桥节段预制拼装箱梁施工中,节段梁预制过程极易造成波纹管破损堵塞,经验丰富的作业队伍也束手无策。为此,项目部邀请攻克过此类问题的裴维勇前来指导。裴维勇来到工地了解情况后,对杨建昆、陈冲、许化武等15名技术员、设备操作手、作业人员进行现场培训,手把手教导如何运用取芯机处理孔道内变形的波纹管,并把自创的“多根钢绞线牵引法”传授给他们,由于这种较先进的方法比传统的单根牵引效率高、损耗低,项目部仅用原计划—半的时间就完成了节段梁永久性张拉任务。与此同时,他还为项目作业层队伍传授吊装技术、司索技术、钢丝绳穿插等方法,提高了作业层队伍整体素质。

    “裴维勇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后,他利用这个平台不断扩大培训范围、创新培训模式,持续培养懂技术、懂管理、有匠心的复合型技术能手和管理能手,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为此,他根据施工现场的重难点,制定实用性强、可操作性、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案和内容,并且将课堂搬到施工现场。针对部分电工在电气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他和团队成员制定专项课程,通过理论讲解、实物操作、动画演示相结合的现场培训方式,让员工更加易学易懂。工作室成立以来,共组织现场培训24次,组织10余名员工到厂家进行技能培训。工作室实行“师带徒”模式,让具有职业素质高、操作技能强的师傅传帮带新员工,并签订师带徒协议。2019年,6对师徒获得公司“明星师徒”而受到嘉奖。工作室还采取压担子促成长措施,对于素质高、能力强、技术好的优秀技术工人,安排到关键技术岗位磨练成长。

    三年来,裴维勇通过劳模创新工作室这个平台,传承和弘扬企业“传、帮、带”的优良传统,为企业培养了20余名青年技师及高技能人才;培养公司首席员工1名、局劳动模范1名、7名工作室员工在重点工程担任项目总工程师、工程部长等重要岗位,2019年7月,“裴维勇劳模创新工作室”被中国中铁工会授予“五星级劳模创新工作室”。

    (王亚辉 孙寒松 郑昶)

扫一扫

手机读报
电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