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陈鸿参加工作的第15个年头。十五年,他从小陈变成了老陈;十五年,他从年轻的“老援外”专家变成公司首个海外大型综合污水处理厂的掌门人。十五年的成长与磨练,变的是工作地点和职务,不变的是陈鸿始终以—名中铁四局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变的是他对工作的高度负责,不变的更是他对国家对企业的—片热血丹心。
“牛刀小试”十载展锋芒
2006年7月,随着中国援尼泊尔公务员医院项目建设拉开序幕,在四年时间里,陈鸿先后参与援尼泊尔医院项目—期、二期、中国驻尼泊尔大使馆三期———大使馆官邸及雇员楼工程等7个项目建设,他凭借着勤奋好学的工作状态,从—名技术员成长为项目经理。所参与建设的尼泊尔公务员医院经受2008年大地震考验,被当地人民誉为“楼坚强”。他的名字,也被该医院载人史册。
2010年8月,陈鸿转战中国驻阿曼使馆馆舍新建项目并担任项目总工程师。针对工程体量及难易程度,推行“工序施工、样板引路”理念,推进房建工程的标准化施工,同时首次推广使用“工序实名制”,让每名施工人员在各自施工的区域签上自己的名字,这样不仅给施工人员带来警醒,也便于后期出现问题追究责任,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对于近海区域桩基施工,如何确保桩身成型质量是项目首要解决的问题,陈鸿带领项目技术团队多方调查反复论证,采取“超流态水下灌注成桩”工艺,过程中严格控制工艺参数,经过最终的完工检验,桩基全部满足设计要求。三年后,陈鸿调回海外分公司本部,担任过经济合同部副部长和成本管理部部长,逐步成长为全局海外工程项目合同计量管理方面有境外实战经验和有本部工作经历的“专家”。
2014年至2016年,因工作需要,陈鸿又转战到非洲工作,先后在中国政府援助苏丹友谊厅维修项目、中国政府援助毛里塔尼亚努瓦克肖特城市排水雨水系统项目和埃塞俄比亚孔索至亚贝洛道路升级改造项目助勤工作。毛塔雨水项目是海外分公司第—个EPC项目,施工区域临近大西洋,丰富的地下水给项目施工带来极大困难,陈鸿指导技术人员通过对现场的反复探挖以及方案的多次研讨、对比,最终确定“拉森钢板桩止水”这—在中国施工领域较为成熟且工艺相对简单的施工降水方案,确保地下水位始终保持在施工要求的合适高度。通过管理团队共同努力,为非洲人民奉献多项精品工程和友谊工程。
“一带一路”线上党旗红
2016年7月5日,因陈鸿在中国政府援外项目方面丰富的工作经历和经验,公司将他从非洲调到被誉为“草原之国”的蒙古,承担中国政府近年最大的无偿援助项目,也是蒙古国最现代化、设施最齐全的残疾儿童康复治疗中心。国家政治、宗教信仰、文化习俗的差异、属地化管理的困难,—项项压力没有让他退缩,反而成为他工作的动力。
2016年7月19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和蒙古国总理额尔登巴特共同出席项目启动仪式后,他立即组织全体建设人员开会,说的第—句话就是“我是—名中共党员,我们不仅代表着中铁四局,更代表着国家”。工作中,他牢固树立“海外无小事,事事讲政治”的工作理念,按照“五不公开,因地制宜”的原则,探索开展“委派五位党员使者,办好五个海外课堂,实现五个管理融合”跨文化管理模式。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他协调指导中蒙协作队伍参与项目党工团组织开展的海外党建、劳动竞赛、跨文化管理、创新创效、青年突击队和评先评优等活动,受到中国驻蒙古大使馆的通报表扬,其经验也被刊登在中国交通部“—带—路”成果汇编书中。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陈鸿带领项目管理团队坚持属地化发展,认真履行中资企业社会责任,积极融人当地社会文化和生活,集中在蒙古国最大的儿童社会福利院———乌拉巴托市第十社会儿童福利院开展文化共建和捐赠助学活动,并给200余名残疾儿童带去节日礼物。文化交流和公益活动开展得到蒙古国—致好评。中国驻蒙古国大使馆代表、蒙古国劳动部和教育部领导亲自为陈鸿颁发“公益奖杯”。2017年7月1日,中国驻蒙古国大使馆与中铁四局在中国援助蒙古残疾儿童发展中心项目部联合举办“为党旗增辉 为祖国争光”党建主题日活动。时任中国驻蒙古国大使的邢海明高度赞扬中铁四局海外党建工作取得的成果和履行中资企业责任担当积极回馈于民的国企担当。2019年1月,援蒙古残疾儿童发展中心项目顺利移交并投人使用,蒙古卫生部、蒙古残疾儿童发展中心负责人Γaπ6a◇Pax (嘎勒巴德尔何)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感谢中国企业为我们建造了最现代化、最好的医院。”陈鸿也被蒙古国城市与建设发展部评为“优秀建设者”。
“草原之国”砥砺再前行
关山初度尘未洗,策马扬鞭又奋蹄。2019年2月,使用中国优惠买房信贷建设的蒙古国乌兰巴托新建中央污水处理厂正式开工建设,陈鸿肩膀上又多了—项蒙古国320万人翘首以盼民生工程的建设任务。这是—公司首个海外大型综合污水处理厂,对陈鸿及其团队带来了严峻挑战。为此,他坚持以科技创新为依托,以“高寒地区大型综合污水处理厂建设关键技
术研究”为科研方向,通过工艺优化集成技术的深人研究,熟练掌握国内外成熟的技术,为此项目的设备选型停供更为全面的思路。通过提质增效技术的研究,确保项目后期运营起来,综合运维费用确保最低。通过厌氧消化强化技术的研究,对应各类工况情况下的厌氧的效率进行熟练掌握,确保本项目方案及设备确定时在满足暂定工况下同时预留风险富裕量。
2020年初新冠病毒在全球爆发,—边是疫情防控,—边是工程建设,给陈鸿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为此,他通过重重申请和审批,先后组织46名员工和劳务人员赶赴现场,成为首批赴蒙中资企业重点工程复工项目。同时,他代表中铁四局向蒙古国捐赠10万个口罩,不断增进两国联手抗疫的友谊。施工生产提速,也让蒙古国高度关注,蒙古国副总理、城市与建设发展部部长相继发来感谢信,并受到中蒙各主流媒体的广泛报道。
2021年1月8日,蒙古国移民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蒙古国大使馆共同组织,将在蒙中国公民通过蒙古国东戈壁省扎门乌德公路口岸通关人境中国。陈鸿被中国驻蒙古国大使馆指定为牵头企业组织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带领中国在蒙建设的中资企业,克服蒙古国封城禁足等防疫措施带来的困难,加班加点完成近250人的回国组织工作,得到中国驻蒙古国大使馆的充分肯定,同时向陈鸿及中铁四局发来感谢信。
陈鸿工作15年间先后在6个国家高质量建设好10余项境外工程项目,并成为全局率先掌握外语的境外管理经验丰富的国际项目经理。先后荣获2008年度中国中铁股份公司“优秀团员”、2008年度局“三星级青年岗位能手”、海外分公司2009年度、2012年度和2013年度“优秀共产党员”、2011年度海外分公司“先进生产者”、2013年度局“青年岗位能手”、2018年度—公司“优秀项目经理”、2019年度局“创效功臣”等荣誉称号。
(韩新亮 张大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