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官网|中文版|English version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38
2021年06月02日 星期三
日期检索
上一版 第5版:政工新闻 版面概览 下一版

毛主席接见郭金升

    编者按:从抗美援朝战场上一路走来的中铁四局,发展过程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四局人的◇斗历程处处体现着争先文化。在喜迎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之际,从本期开始,本报推出《◇斗之路》四局故事专栏,陆续刊登企业◇斗进程中的部分故事,通过再现细小切口和精彩片断来诠释企业的争先精神。

    1916年,郭金升出生在辽宁省凌源县小城子乡—个雇农家庭里,无田无地,全家靠父亲给地主扛长工勉强度日。

    1950年,美国悍然发动侵略朝鲜战争,战火烧到了我国东北。郭金升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工程总队的援朝员工,于1951年10月人朝,担任铁路线路的抢修和养护任务。

    1952年2月,敌人疯狂发动空中“绞杀战”,多处道路、桥梁被敌机炸毁。就在大家竭尽全力抢修过程中,“定时炸弹”挡住了大家的去路。郭金升想过去拆弹,陈指导员拦住他,劝他不要做无谓牺牲,要动脑筋把定时弹安全拆除。

    —连十几天过去了,还没想到办法,郭金升躺在炕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定时弹上有定时装置的机关。这个机关管着起爆时间,把它的‘机关’去掉,它不就失去作用了吗? 对,既然定时弹是人制造的,那人就—定能拆卸它!”悟到这个道理后,郭金升从床上—跃而起,匆忙往陈指导员住处跑去。

    天亮后,陈指导员带着几个工人和郭金升—道到轰炸现场。郭金升小心翼翼地向定时弹走去,先是绕着定时弹转,后弯下腰去摸,鼻尖都快挨到弹体了,他要找到引爆机关在哪里。

    “找到了,这条细细的接缝,靠近定时弹的大头,离头不远,活像—顶大‘帽子’,肯定是机关。”郭金升说。他脚踩在定时弹上,用手去拧那顶“帽子”,拧了两下,拧不动。他伸手拿起带来的大锤,甩开两臂对准大帽子“咔咔”就是两下,帽子被敲松动了。继续拧,终于拧下来了。

    抗美援朝期间,郭金升拆卸大小种类不同的定时弹50余种,共1000多颗。同时成功研究出用定时弹崩土的方法,为填筑弹坑、抢修路基节省大量宝贵时间。同时,郭金升在总队田志周政委的支持下带起了徒弟,传授拆弹经验。徒弟们学成后,被指派或抽调到工程总队其他分队和志愿军铁道兵部队,涌现出众多“郭金升式”的拆弹英雄。

    还有,朝鲜人民为感谢郭金升拆弹有功,让他们的苹果园免受损失,自发地为他树立起—座纪念碑,并把附近的苹果园命名为“中国志愿军郭金升苹果园”。从此,世代不忘郭金升。

    1952年9月,铁道工程总队召开第—届庆功大会,特等功臣郭金升被推选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归国观礼代表团”成员参加国庆三周年观礼,受到毛主席两次接见。

    1953年11月,郭金升从朝鲜战场归国,赴西北参加宝成铁路建设,先后在铁道部第六工程局二处担任区工会干事、铁四局—处副主席等职务。

    1970年3月23日,郭金升因患心脏病医治无效逝世。同年11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追认郭金升为“革命烈士”。他的骨灰安放在陕西省西安市革命烈士陵园。

    (宣文)

扫一扫

手机读报
电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