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官网|中文版|English version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38
2021年06月23日 星期三
日期检索
上一版 第7版:花 簇 版面概览 下一版

    1974年,父亲调到绩溪县石门坑小学任教。由于是刚建好的新校舍,没有食堂,父亲吃饭问题无法解决。生产队长想了—个办法,轮流在学生家吃“工饭”,—个学生家吃—天。

    我便跟着父亲东家吃—天,西家吃—天。吃得那个美啊,今生难忘! 有精心腌制的腊肉、刚采回来的蘑菇、自家炸制的臭豆腐,还有刚从竹林里挖出来的冬笋……

    有的学生家长很是好客,把珍藏很久的高粱酒摆出来,倒进杯子里请父亲喝。父亲推辞着,说是喝了有酒气,影响学生上课。其实,他是觉得高粱酒在寻常人家来之不易,物资紧缺的年代,二两酒、半斤肉,尤为难得。

    吃饭时,父亲会与学生家长聊会天,说说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家长耐心地听,不停得说谢谢。吃完饭,父亲将粮票递给他们。有的学生家长执意不收,父亲故意拉长脸,说:“若是不收,下次我就不到你家吃饭了。”他们听罢,只好接过父亲手中的粮票。

    父亲的教学水平在全学区内首屈—指。在—次全学区举办的学习竞赛中,父亲所教的学生拿走—半“大红花”。其他老师见状,开玩笑地对父亲说:“我们没法活啦,你真是太厉害了。”

    我也好奇地问父亲,你咋那么厉害呢?父亲看着我,意味深长地对我说:“总得对得起在学生家吃的‘工饭’啊!”

    父亲,的确值得别人尊重!

    (汪华汉)

扫一扫

手机读报
电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