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官网|中文版|English version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38
2021年07月14日 星期三
日期检索
上一版 第3版:经营发展 版面概览 下一版

119天,创造装配式建设新纪录

    崇文大道俯瞰

    (孙亮亮 摄)

    6月30日,中铁四局三公司承建的崇文大道跨宁安大道项目顺利通车。由设计蓝图到项目落地仅用时119天,创下济宁市桥梁建设新纪录。该项目也是继内环高架及连接线项目后,在济宁市实现滚动发展的又一见证。

    定目标 助推装配式产业发展

    项目进场之初,每位员工就在装配式工艺上狠下功夫,如何大力提高效率、如何保障质量、如何提升标准化等都成为项目参建者研究的课题。项目部定下以通车为建党百年献礼的节点目标,全体员工团结一致,向目标奋进。

    崇文大道跨宁安大道项目全长1605米,其中跨线桥长911米,采用双向6车道,设计行车时速60公里。作为济宁市“井字形”快速通道的重要节点工程,项目既上跨宁安大道地面道路,又下穿内环高架桥,构筑起三层立体交通格局。

    项目部着力推进装配式施工工艺,将大量现场作业转移到预制厂进行,改变传统现场浇筑作业模式,等预制件满足设计强度后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吊装组拼,既保证工程质量,又有效降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同时大大缩短了工期。相比传统建造方式,更加高效标准、节能环保,成为项目推进快、质量优的一道“密码”。强技术 探索项目建设新潜能

    “2021年3月3日开工打下第一根桩基、4月10日安装第一根预制墩柱、4月15日架设第一榀预制盖梁、5月1日架设第一榀预制箱梁、5月28日铺装首联桥面、6月12日桥面沥青铺设……这些重要节点一环紧扣一环,不断快速推进,项目建设真是一天一个样。”崇文大道项目经理陈志龙细数过往。如此高效的生产进度的背后是勇于探索的执著与坚持。

    在预制墩柱施工中,项目部针对突出问题大力开展技术创新。立柱灌浆套筒一般采用定位底座配合橡胶底塞进行定位,施工中存在灌浆套筒垂直度不易控制的问题,将传统定位底座上的单层螺栓橡胶塞设计为两层橡胶塞,并在两层橡胶塞之间加设钢套管,通过钢套管及橡胶塞,增加套筒底部约束端长度,确保灌浆套筒定位准确、固定牢固,可更有效地控制灌浆套筒的位置和垂直度。针对预制墩柱翻转问题,传统翻转方法是将墩柱放置在沙坑里翻转,墩柱在沙坑翻转过程中易重心不稳、翻转方向不固定发生侧翻或扭转,存在一定的安全质量风险。为解决这一问题,项目部自主研发一种墩柱翻转装置,使墩柱在翻转装置上实现翻转,限制墩柱翻转方向(不侧翻),控制立柱翻转速度,确保翻转安全性、可靠性,有效提高墩柱翻转工作效率。

    此外,为助推施工提速,项目部还加人自动化设备,常规养护主要采用人工洒水或需专人控制系统,往往会出现混凝土养护不及时,水资源浪费。项目部采用智能自动喷淋养护系统,可控制喷淋设备移动、喷洒时长、喷洒时间间隔等,并能通过手机APP或智能控制柜双向控制,可有效解决墩柱混凝土养护不充分、人力、水资源浪费等问题,提高墩柱养护质量。

    装配式施工中,安装是尤为重要的一环,为确保承台、墩柱、盖梁定位准确,项目部自制一套预埋钢筋和套筒定位胎具,从承台墩柱预埋钢筋开始精确控制其位置,便于后期精准拼装。通过胎具来控制构件各级预埋精度,保证各级预埋位置可以一一对应。该成果将相对独立的各级预埋、安装,调整成由一套相同的胎具来控制其预埋、安装,避免人为安装预埋件导致预埋件位置偏差,可减少人员投人,提高预埋质量、安装精度和效率。

    “防撞护栏的施工也是项目建设的一大亮点,通过对模板不断优化,护栏施工一次成型,成色一致,线条流畅,受到业内外好评。”崇文大道项目总工程师杨永清介绍道。

    促滚动 铸就精品工程勇争先

    开工以来,项目部切实落实领导带班制度,并以轮值安全员制度为依托,建立健全自下而上的安全防控体系。由项目经理带队进行周检、月检,定期开展安全教育讲座、应急演练与安全体验,现场多处设立安全警示牌,时刻提醒作业人员将“安全”摆在施工作业首位。

    项目部细化前期策划方案,严格执行技术管理十大红线规定、“2468”管理要点,落实首件制、三检制等制度。灵活优化方案,对于关键工序、关键会议全程录像,形成“回头看”的良好习惯,有助于质量管理与技术创新。

    项目部秉承争先精神,用韧劲、拼劲、闯劲铸就了又一座精品工程。项目建成通车后,济宁市政府发来感谢信,赞扬中铁四局创造的“不到四个月建成一座桥”的骄人业绩,期待双方有更多领域、更深层次的合作。(黄一鸣)

扫一扫

手机读报
电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