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0年8月全面实施战略集采以来,中铁四局先后与76家主流钢铁、水泥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和高层互访机制。作为中铁四局战略集采实施主体,物资公司今年上半年营业收人位列中国中铁三级企业第六名。截至11月30日,物资公司与局物资设备部同心协力,共对外签订厂家直采直供战略合作协议114份,全局累计集中采购建筑钢筋供应量245万吨、水泥供应量220万吨,供应额突破145亿元。
科学决策赢得先机
随着企业规模的快速扩张,全局对建筑钢筋、水泥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以2019年为例,全局建筑钢筋采购供应总量262万吨、总金额110亿元,水泥采购供应总量700万吨、总金额30亿元。如此巨大的体量却因传统分散采购、招标流标率较高,难以发挥规模采购效益,钢材、水泥采购遭遇有史以来的成本高点、供应难点,严重影响了企业正常的生产发展。
智者见于未萌。面对严峻挑战,局把建筑
物资集中采购作为企业降本增效的重要手段,构建局物资设备部、物资公司6大区域集采中心和11个省级服务站组成的大集采体系,实施透明公正、服务全面、保障资金的集采模式,全面推进战略集采。
2020年7月23日,中铁四局与南京钢铁股份公司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8月7日,首批满载260吨南钢钢材的8辆货车抵达局属南京分公司南京南部新城项目,战略集采第—子成功落下。同月,物资公司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北、西南六大区域集采中心挂牌成立。得益于顶层设计,六大集采中心捷报频传,相继与石横特钢、南京钢铁、宝武鄂钢、阳春新钢铁、晋城福盛钢铁、达州钢铁签署合作协议,集采的钢材纷纷送抵各施工—线,标志着中铁四局战略集采迈人全面实施阶段。
最大化让利于项目
“降本增效是全局各单位的迫切需要,也是我们自身转型发展的愿景使命。”局物资设备部部长张汉—表示。
依托局标杆企业的影响力和对建筑物资
的有效需求,物资公司通过战略集采,议价能力明显提高,发挥了市场价格“感应器”和项目供应“稳定器”作用。战略集采各区域建筑钢筋单价降幅60~220元/吨、水泥平均降幅30元/吨,在品牌、定尺、批量优惠、参考网价、付款条件等方面均具有优势,资金占用费也降低110元/吨。截至11月30日,全局通过战略集采节约成本6.27亿元,综合成本降低率4.79%。
“物资公司定位于集采服务机构,不赚取任何差价,厂家优惠全部让利给项目,并采取供应链金融方式支付采购资金,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物资公司总会计师杨维灵说。互惠共赢促使基层项目从“要我集采”转变为“我要集采”,与传统采购相比,全局各子分公司建筑钢筋、水泥等—年多来实际支付比例降低约20%,项目当期采购资金流出量大幅减少。截至11月30日,全局各项目共减少资金流出约25亿元,极大缓解了项目资金压力。
高品质服务于项目
“物资公司以实现‘全规格、全天候、全方位’供应保障为服务目标,构建‘主供厂家+辅
供厂家+战略供应商’的三级保供资源体系和‘区域集采中心+省级供应服务站+重点项目供应服务组’的三级服务组织体系。”物资公司华东区域集采中心主任周黔说。
实施战略集采以来,局内项目未发生—起因战略集采物资停工待料现象。特别是今年5月以来,国内钢材价格巨幅波动,短期涨幅超过1000元/吨,多数钢厂、钢贸商对市场持观望态度,频频停止发货,诸多施工企业被迫停工待料,而中铁四局在与战略合作伙伴深人沟通下,物资供应照常有序,对施工生产起到了极大保障作用。
“开展集采业务,对物资的质量更要严字当头。相关人员钉在现场,确保不出任何问题。”物资公司副总经理黎小刚说。目前,局战略集采的厂家直采率,钢材达92%、水泥达100%。选用厂家直采从根本上杜绝了“地条钢”“瘦身钢筋”和套牌钢筋等质量隐患,水泥质量通病也大幅降低。同时,集采物资溯源简单,大幅提高了全局物资质量管控水平。实施战略集采以来,各区域集采中心供应物资全部合格,为基层项目顺利通过国铁集团质量安全红线检查奠定了坚实基础。
“降低采购成本,保障施工生产,提升全局项目盈利能力。”物资公司总经理余守存坚信这是战略集采的初衷所在、使命所在。(吴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