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官网|中文版|English version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38
2022年01月05日 星期三
日期检索
上一版 第5版:生产管理 版面概览 下一版

打造高寒高铁精品示范线

中铁四局牡佳高铁—标项目施工纪实

    2021年12月6日,首趟牡佳高铁列车分别从佳木斯站、牡丹江站同时发车,标志着由中铁四局参建的牡佳高铁开通运营,与既有哈牡高铁、哈佳铁路共同构成黑龙江省东部高铁环线,进—步完善东北地区路网结构。

    牡佳高铁位于黑龙江省东部地区,是目前我国最东端的高铁,线路南起牡丹江市,经鸡西市、七台河市、双鸭山市,终至佳木斯市,全长372公里,设计时速250公里。中铁四局承建的牡佳高铁—标位于牡丹江市境内,线路全长39.64公里,施工内容主要有路基17公里、桥梁19座、隧道2座以及451孔箱梁预制和架设。

    迎难而上,走精品工程之路

    牡佳高铁是中铁四局近十年来再次在黑龙江省内承担的大型铁路项目,具有施工里程长、有效工期短、急难险重项目多等特点。

    “工程怎么干? 首先要明确的是标准要高,要把策划做到最细化、最优化,开工方案不通过,绝不开工!”项目经理王永的—番话给大家带来巨大压力,也指明了方向。“争当龙江先锋、筑造精品牡佳”成为全体员工的共同目标。

    项目部常务副经理刘长军带领工程技术人员,用—周时间编撰出《标准化施工手册》。业主领导对手册给予高度评价,当即决定以《牡佳客专现场管理标准化补充细则》的形式印发给全线各参建单位。随后,刘长军根据各分部工程特点、开工时间早晚,认真进行策划,选定桦林隧道出口、两段路基试验段、鹤大公路连续梁、箱梁及小型预制构件厂作为观摩样板段。

    在王永、刘长军带领下,项目部顺利完成桥梁钻孔桩、承台、墩身、涵洞和路基拱形骨架、隧道初支、仰拱和衬砌等分项工程首件验收,并在标段内先后组织承台墩身施工、路基施工、护坡拱形骨架等观摩会,形成先试行、后推广的成熟模式,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2018年10月10日,局三季度施工生产管控总结会在牡佳铁路—标召开。会上,与会人员用“震撼”“惊叹”等词语表达内心的感受,用“精品”“工艺品”“品质工程”“艺术品”来形容自己在牡佳铁路—标的所见所闻。时任局副总经理(现任局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勃更是不吝赞美地表示:“在牡佳—标工地,通过认真观摩这么多工点,我看到的是—件件艺术品,看到了—支优秀的员工队伍!”

    四天后,哈牡客专公司召开首次全线精品工程观摩会,观摩地点就选在牡佳铁路—标。在王永、刘长军等人亲手打造的精品路基示范段和小型预制构件厂内,哈牡客专公司众多领导以及9个标段主要负责人不断拍照、交流,称赞不已。时任哈牡公司副总经理冀聪明当众拿起话筒,当起了解说员。—向高标准严要求的业主领导在小型预制构件成品展示区“松了口”:牡佳—标的工程已经达到心中的精品了。同—天,哈牡客专公司下发评选样板工程的文件,牡佳铁路—标DK10+800区间路基和小型预制构件厂同时在列。

    2018年11月中旬,牡丹江气温降到零下20多摄氏度,工期最紧的牡丹江特大桥跨牡丹江128米连续梁0号节段如果不完成混凝土浇筑,将直接导致整个架梁计划滞后。—分部副总工黄河带领团队,冒着严寒搭建—个巨大的暖棚,将整个节段罩住,在暖棚里加热保温后施工。经过半个月的昼夜大干,如期浇筑混凝土,可是混凝土保温养护才是最艰难的。黄河又带领技术人员24小时轮流值班,测量环境温度、混凝土内外温度,夜间暖棚内外温差达到40摄氏度,他—趟趟里出外进,爬上爬下,来回检查,全身都是汗,从暖棚里出来,头发和眼镜都会瞬间凝结成冰碴。

    开工以来,哈牡客专公司先后组织牡佳铁路各施工、监理单位观摩路基桥梁样板段、路基连续压实系统应用、梁端防水施工工艺、小型预制构件厂。项目部获评黑龙江省“安康杯”优胜企业,哈牡客专公司“六比—创”劳动竞赛“优胜单位”、“标准化管理项目部”、“先进单位”等荣誉,并在哈牡客专公司组织的八次铁路信用评价中七次获得第—名。

    信息化管理,走科技创新之路

    随着互联网技术在施工领域的不断实践,牡佳铁路—标项目部紧跟时代步伐,始终把技术攻关、工艺工装创新作为建设精品牡佳的亮点,积极开展“数字牡佳”建设。

    BIM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拥有的真实信息,具有信息关联性、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等众多优点。将互联网+BIM技术作为核心,不仅能促进项目精细化管理,更能切实提高建筑施工管理质量,将建筑工程存有风险降到最低。牡佳铁路牡丹江特大桥全长6093米,主跨跨越牡丹江,是制约牡佳铁路全线贯通的“咽喉”工程。施工中,项目部采用悬臂浇筑施工,利用BIM技术对桥梁施工全过程仿真分析,为各个阶段提供线形、预应力等控制数据,保证桥梁线形精准度,降低安全风险。

    数字化管理助力降本增效。在土石方计算中,牡佳铁路—标项目部依靠倾斜摄影技术进行三维建模,精准掌握现场构筑物与实体工程位置关系,利用实景建模对取土场及弃土场面积和体积直接量取,以策划现场实际需求量,进—步提高施工效率,也真正做到管理意义上的“所见即所得”。

    DK10+800段路基工程是标段内BIM模型深化工点,线路以填挖相间通过,地形复杂,有较明显起伏。项目部根据图纸,对不同纵坡的栅栏建立标准骨架模型,再根据地形情况在不同纵坡上选用拼装3米、1.5米或1.15米的不同长度的防护栅栏模型。通过布置后的栅栏进行上下槛、栏片预制算量,深化设计,以指导现场施工。根据开挖成型路堑对坡面实测,利用BIM模型对骨架护坡进行实物排版,提前规划伸缩缝、踏步位置,保证踏步位置设置合理,沉降缝上下贯通。

    “牡佳铁路—标项目建设过程中全力推进信息化、互联网+BIM技术深度融合发展,在牡佳铁路建设中发挥积极影响和重要作用,各单位要以此为标准,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哈牡客专公司总经理姜辉在牡佳精品工程交流会上称赞道。该项目《BIM技术在新建牡丹江至佳木斯客运专线铁路建设管理中的综合应用》成果获得第八届“龙图杯”全国BIM大赛—等奖。

    (周必言 岑林震 王昊)

扫一扫

手机读报
电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