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官网|中文版|English version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38
2022年03月30日 星期三
日期检索
上一版 第11版:专 题 版面概览

春风奏响施工进行曲

    第一联现浇梁施工现场

    高架桥沥青摊铺全部完成

    管理人员现场检查围挡上的喷淋口

    项目部技术人员雨后测量

    节日慰问协作队伍农民工

    项目部党支部夜间为加班工人派送夜宵

    浩荡春风起,奋进脚步疾。阳春三月,记者走进中铁四局七分公司临沂市政项目部。施工现场,站在宽阔、洁净的桥面上,风挟裹着春日花草香气迎面扑来。“经过去年紧张的施工大干,今年我们终于迎来了春天!”该项目部项目经理李士宏说。

    临沂市政项目是临沂市近年来投资规模最大的单体城建项目,属临沂市“三环十五射”骨架路网规划中的重要一环,是沟通临沂市高新区、罗庄区及经济开发区等区域组团的重要交通性干道。该项目位于临沂市河东区中心地带,是河东区的交通主干道,工程总概算9.89亿元,全长3.7公里。全线主要采用主线高架、地面辅路的最新快速路建设技术施工。

    一

    “该项目是七分公司在临沂市参与建设的首个市政工程项目,刚进场,我们就倍感压力。业主将原定工期提前5个月,要在11个月内完成原本16个月的工程量。难!”李士宏说。

    为缓解员工压力,李士宏提前画好“作战图”,在他的指导下,项目部优化施工方案,将施工节点按照时间先后、难易程度进行划分,确定各项工作目标,明确每个节点到什么时间、干成什么样子、做到什么程度。统筹安排、优化工期,同步推进变更设计、管线迁改等工作。同时倒排工期,细化施工任务,将影响各节点目标完成的控制性工作一一列出,落到施工进度图上,挂图作战。

    “施工前期,最大的难点就是管线迁改工作。”该项目部党支部书记冯志义说。

    该项目管段沿线周边以居住用地、商业用地为主,地块开发相对成熟,地下管网情况复杂,居民供水管线、供暖热力管线、国防光缆、石油管线以及大大小小的通信管线错综交织,迁改要求各异,改建道路两侧可用于迁改管位紧张,迁改难度大,稍有不慎就会出现差错,施工进度推进阻力较大。

    为快速有效做好管线迁改工作,项目部紧紧依靠业主及地方政府,坚持“以征拆保建设、以建设促征拆,确定突出重点、强攻难点”的原则,形成项目班子、征拆办、项目队三级负责制,采取一级盯一级,人盯人、事盯事,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同时,主动对接各家管线单位,沟通迁改方案,敲定迁改时间,调动施工机械全力配合管线权属单位开展迁改工作,对石油管线、国防光缆等重要的、安全风险高的管线做好现场保护工作,采取人工开挖探沟的方式,探明所有管线位置和走向,再与权属单位进行现场对接,确保光纤施工安全。

    “为顺利推进管线迁改工作,冯书记首冲在前,每天奔波在施工现场,与政府、权属单位工作人员,还有当地百姓,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嘴皮都快磨烂了。”该项目部征拆负责人刘洪军说道。

    “若想不影响工期,就得守在现场,多找相关单位、人员沟通,放下脸、磨破嘴、跑断腿,不能怕苦、怕事,更不能怕丢脸!”冯志义说。

    然而困难,并不止管线迁改这一项工作。临沂经济开发园区沂河路两侧企业商户密集,需拆迁企业33家,被认为是项目征拆难度最大地段之一。面对企业商家的“顽固抵抗”,冯志义再三承诺,因施工生产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交通拥挤、噪声扰民等,项目部会做到及时整改、解决,不会影响居民生活。

    “人心都是肉长的,只要我们信念坚定,不畏困难,对群众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征拆工作便可顺利进行。”冯志义说。

    在与区政府领导多次沟通,主动走访协调多家征拆困难户,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后,该项目各项施工工作超常推进。自2021年2月16日进场以来,项目部先后完成全线第一根桩基、第一个承台、第一个墩柱,还有第一个主体现浇梁工程和第一个主线高架桥贯通。项目部在业主组织的7次月度考核中,6次位列全线第一。

    二

    “进场初期,我们不光提前画好‘作战图’,有条不紊推进施工生产工作,还将现浇梁施工确定为项目的‘主攻点’,所有工作全部围绕‘主攻点’展开。”李士宏说。

    该项目全长3.7公里,其中主线高架桥现浇梁全长为3039.9米,共28联,梁面宽度24.8米至50米,梁底距离地面3米至11米,采用承插型盘扣支架A类(60系列)进行支架搭设;路口采用钢管贝雷梁支架、承插型盘扣支架A类(60系列)盘扣式满堂支架。在狭小的施工场地内,项目部以“践行争先精神 打造优质工程”为理念,以“保安全、保质量、保工期”为出发点,超常规加大工程投入,先后投入支架21套。同时及时增加施工班组、组织实施24小时“两班倒”施工作业,最高峰时期,项目部管理人员达80余人,施工人数达1300余人,单日完成混凝土浇筑3500立方米。

    自2021年7月26日开始浇筑第一联现浇梁至12月14日最后一联现浇梁浇筑完成,历时140天,浇筑51次,8万余方混凝土,圆满完成产值为5.8亿元的主线现浇梁浇筑,占总形象进度的59%,为全面实现年度施工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大干期间,大家都克服种种困难,拿出‘苦干实干,争分夺秒’的精气神,使出‘人一我十’的拼劲,干出‘你追我赶’的气势,以超常力度推动项目建设。”李士宏说。

    身为项目经理,李士宏一直以来都是榜样在先。对他来说,2021年,是曲折、痛苦,终身难忘的一年。90岁高龄的老父亲身体不适,卧病在床,为人子,本该尽孝,守在榻前服侍。可是因工期紧、安全压力大,他每次在家最多呆两天,便匆忙返回施工现场。哪怕是父亲在医院刚做完心脏支架手术,他也没有在家多待几天。“那段时间工地忙,我放心不下现场,照顾父亲的重任就落在了外甥女头上。20岁出头的小姑娘做饭、洗衣、喂药,替我尽孝,每次想起都觉得心酸、难过。”李士宏说。后来,父亲病重,撒手人寰。李士宏崩溃至极。但他忍住悲伤,努力振作起来,处理完父亲后事,回到项目部,带领“兄弟”们,顶住各方压力,一路向前冲!

    为按期、顺利完成施工节点,项目部实行“两班倒”工作制度,在正常天气情况下,保证24小时不间断作业。全线3.7公里的施工作业面上,各类机械设备连续作业、超500名工人热火朝天施工的场面随处可见。在紧张的工程建设过程中,除李士宏外,还涌现出一个又一个先锋模范。

    戴着金丝眼镜框眼镜,见人笑眯眯的项目副经理兼项目试验室主任章育坤,别看他文质彬彬,书生气十足,干起工程来却经验老到,毫不马虎。每天一大早,点完名,他便骑着电动车赶到工地,协助现场抓工程质量、环保、文明施工等工作,用他本人的话说:“工地就是我的家,一天不回家,心里就觉得空落落的。”该项目是临沂河东区的交通主干道,车流量大,交通安全风险极高。有天夜里,一辆从外地来的私家车,因为不熟悉路况,差点误入施工区域,章育坤看到后,跑过去及时将车拦住。“幸亏我看到了,要是不小心‘闯’进来,撞到人就麻烦了。”章育坤说。

    胡炳强,是项目一队夜间施工负责人。因为平时工作忙碌,经常昼夜颠倒,每次见到他,他的眼睛总是红红的。“你这黑亮的脸、沙哑的嗓音,还有布满红血丝的眼睛,孩童见了准能吓哭。”听到同事调侃他,憨厚的他嘿嘿一笑,说:“咱工程人把活干好就行,不讲究。”在施工现场嘈杂、轰隆的机械声中,他扯着嗓子,一遍又一遍向施工人员交代着:“今天晚上这个桩必须成孔,然后钻机移到左侧开那个桩。”“夜里环保也不能马虎,泥浆不能外溢到马路上。”“钢筋笼也得抓紧,不能耽误灌桩”……那阵势,像极了要带兵出征的“胡司令”。因是市政工程,按照规定,泥浆外运、桩基灌注、土方作业等都只能在夜间进行,并要在早上六点前将夜间施工污染的路面冲洗干净。凌晨三点,刚安排完桩基施工的“胡司令”又马不停蹄的指挥起洒水车,对两侧道路进行清洗。

    “人心齐,泰山移”,项目部上下以“铁军面前无险阻”的拼搏精神,在短短10个月的有效工期内,完成工程总产值约8.38亿元,创造七分公司市政工程建设的一大奇迹。

    三

    “自从来到项目,我就没睡过一个安稳觉。”项目部安全总监叶绪江说。

    为不影响市民出行,保证交通正常,工程采取在施工道路两侧修建10米宽保通道路后,将车辆进行导流后再封闭施工。但10米保通路上机动车太多,人机混行,安全风险极高。

    为降低安全风险,确保市民出行安全便利,项目部在积极推进设计原有的10米宽保通道路的同时,主动与业主进行沟通,增加设计外的2米宽非机动车道施工,引导“人车分离、各行其道”,降低现场施工安全隐患。

    “这个项目不仅地处市中心,人流密度大,施工管段内通行的社会车辆较多,而且施工现场多为深基坑、高墩柱、满堂支架、通行门洞等高风险作业,一旦出现安全生产事故,将给企业带来重要损失和不可预估的负面影响。”叶绪江说。

    为此,项目部在施工组织过程中坚定“生命至上”原则,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加强安全生产领导,明确安全生产领导责任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制度、事故隐患排查制度、安全检查制度、例会制度和安全教育制度,认真贯彻上级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会议精神,还有及时召开班组长及项目部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会议,分析项目部安全生产形势,多措并举安排部署安全生产工作。

    定期组织各班组长及全体员工召开安全学习会,使员工关心安全、重视安全、支持安全生产工作。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努力提高项目部管理人员及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严格目标管理,层层落实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书,明确各层级管理人员、各班组承担的责任,进一步增强员工安全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大安全检查和违章处罚力度,强化防范措施,定期对危化物品安全、用电安全、防汛安全、防火安全及现场三违、习惯性违章进行安全检查,特别是在元旦、春节、“五一”、国庆节等特殊期间前后在项目部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检查侧重于查找安全隐患,并加大其整改及处罚力度,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有次在现场,我安全帽没戴好,被叶总看到了,他把我‘请’进办公室,一番教育后,还让我抄了‘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的行为规范,记忆深刻,以后再也不敢犯错了。”

    “对对,我们都怕叶总,我有次也是骑着三轮车载人去现场被叶总抓到了,他拦下我就是一顿批,说如有下次,就得罚款我们班组一万元,我哪敢还有下次啊? 他把项目部的十几辆电动车都贴上编码了,一看编码就知道我们是哪个协作队伍的了,我可不想连累我们班组。”

    在施工现场,听到协作队伍人员这么议论他,他笑着说:“为了安全,你们得感谢我这个‘恶人’,我是在为你们的安全保驾护航啊!”

    四

    扫清各方障碍,大干正酣时,临沂市政府治理大气污染的一系列高强度政策,又给现场文明施工和材料供应带来了新难题。

    该项目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不仅人员、材料、设备运输均需经过多段繁华路段,交通管制多,协调难度大,而且工程体量大,渣土外运超过20万方,混凝土浇筑超过18.7万立方米。噪音、大气等污染,困扰着施工人员的心。

    “工程建设过程中,环保治理给工程推进带来的影响确实不小。自进场以来,项目部先后经历环保管控停工二十余次,停工时间较短时三五天,时间较长时达二十多天,这对本就紧张的工期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项目部副经理汪冬说。

    面对压力,项目部坚定思想,提高政治站位,严抓环、水保管理。按照《临沂市建筑施工扬尘治理严管十二条》要求,积极推行绿色施工理念,坚持“精、细、实”原则,规定开展作业,在严格落实裸土100%覆盖、围挡100%设置喷淋、道路全天洒水降尘、实施“湿法作业”等措施的基础上,增加高空自动喷淋降尘设备5台,配备洒水车9辆,并成立环保小分队,每天24小时对施工现场进行巡视检查,坚持每周一次的环保专项检查,积极开展自查自纠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做出有针对性的部署,将施工环保工作做细做实。在春季风沙较大和中高考期间,项目部顶住工期压力,主动配合地方政府做好环保工作,全线停工直至中高考结束,为广大考生提供良好的考试环境,充分展现了国企标杆企业的责任与担当。

    “为抓住有效工期,完成异常严峻的施工任务,我们针对重要节点多次开展劳动竞赛,设置考核节点、制定相应考核奖罚办法,明确责任主体,每个节点谁来干、谁牵头、谁配合均逐一落实到文件上,签订节点责任状,以日保周,以周保月,以月保年,确保一天一验收、每天都有大进展。”李士宏说。

    此外,在积极应对环保压力,保障施工生产顺利进行的同时,本着局创建“幸福企业”的初心,项目部坚持每天为奋战在施工一线的员工送上“爱心”夜宵,丰盛的饭菜、热乎的鲜汤,让员工真切感受到项目部的关心和温暖。

    “那段时间,我们每天要送300多份饭,忙不过来时,冯书记一起帮忙打包。看到冯书记累得满头大汗,大家都心疼坏了。”胡炳强说。

    “每个人都在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我这个书记,更得有多少力出多少力。”冯志义说。

    强烈的责任感迸发出强大的力量,不管是面对何种压力,都击不垮、打不倒这一支“铁人”队伍,寒暑不辍,匠心耕耘,汗水挂在脸上、责任扛在肩上,他们用笃行实干诠释着属于自己的风采。

    “今年七月,路面将全面完工,实现通车,同时,2021年底七分公司又顺利中标临沂滨河大道项目,在临沂区域实现滚动发展,以后咱们还要在沂蒙大地上接着挥洒汗水,创造辉煌,欢迎您常过来看看啊!”采访结束,李士宏对记者说。(本报记者/惠晓芸通讯员/王辉摄影/于艳秀)

扫一扫

手机读报
电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