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强化党内监督,重在日常、贵在有恒。”监督要“勤”在日常上下功夫,面对形形色色、千变万化的违纪问题和潜在违纪风险,要运用“勤说、勤走、勤查”的方法,盯住苗头性、倾向性、目的性问题,增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思想自觉。
勤于说,筑牢廉洁从业意识和思想防线。把话说到位、把理讲到位、把警示宣贯到位,强化员工廉洁从业思想基础。一方面要定期组织廉洁从业教育、爱岗敬业教育、党的宗旨意识、理想信念和优良传统教育等,从党管企业、党管人才的高度要求员工做好各自工作。另一方面要强化反面警示教育,及时通报违反法规法纪、党的“六大纪律”以及企业规章制度的典型案例,以案说教,现身说法,形成一定震慑。
勤于走,时刻掌握基层项目实际情况。党的政策方针和企业各项规章制度能否得到贯彻落实,关键在基层。然而,现实中有的纪检人员习惯于通过电话、微信、文件等方式了解基层项目情况,下沉一线不多,掌握情况不深不透、不实不真,影响日常监督效果。纪检人员要脚往基层走,沉下去掌握第一手资料。要以“四不两直”的方法深入基层,避免搞形式主义,不走马观花,不搞应景式“路线”,从而提升掌握实际情况的效果。
勤于查,消除问题隐患于细微处。勤于检查是日常监督的一种方式,要围绕“一把手”权力行使、重要岗位和关键环节进行重点督查,抓住容易滋生腐败的廉洁风险点,要多看,重点掌握基层班子成员落实“一岗双责”、执行“三重一大”等方面情况,看其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是否“严”和“实”;要多问,了解项目招投标管理、合同风险防范、物资采购、大额资金支出等环节是否规范、风险防控是否有效;要多听,听取反映领导和关键岗位人员违规行为的意见,对廉洁风险点和关键岗位进行“嵌入式”监督,坚持监督关口前移,紧盯“关键人、关键事”,做到见微知著、抓早抓小,给有问题者“当头棒喝”,督促纠正,使之知敬畏守规矩,有效发挥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的监督作用。 (周必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