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官网|中文版|English version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38
2022年05月25日 星期三
日期检索
上一版 第7版:综合新闻 版面概览 下一版

从“反光马甲”到“大白”

    5月19日凌晨5时,突然的大雨和降温,让辛苦值守在防疫一线的中铁四局二公司苏州云梨路综合改造项目部志愿者更加不易。为了抗疫大局,他们脱下反光马甲和安全帽,穿上防护服,摇身一变,成为最可爱的“大白”。

    这群人中,有在高速路口志愿执勤的项目预算员,有每天下沉到小区志愿服务的见习生,还有担当核酸采样志愿者的技术员。

    高速路口执勤的预算员徐文强

    “第一次由穿反光马甲、戴安全帽到穿‘大白’,心里还是挺忐忑的,只希望自己能尽快适应,努力干好,相信自己可以的。”既是项目部预算员又是苏州市吴江区防疫志愿者的徐文强说道。

    5月19日早晨,在吴江南高速路口结束值守的徐文强有些疲惫。他主要负责高速管控的最后一道关口,为过往司乘人员发放通行证和抗原检测试剂盒。他从施工一线到高速道口值守,算是来到一个全新的环境。为了适应新“岗位”,他提前到达值班地点适应现场环境,学习怎么按步骤穿防护服,向工作人员了解并熟悉工作流程。

    “下雨降温后的苏州,风有点凉,但现场仍是人来人往。检查完司机朋友们所有的流程,递给他们通行证时,看着辛苦的他们,我总会送上一句祝福:一路顺风。”徐文强说。在12个小时的志愿值守中,他和1000多名司机进行过交流,未脱下一次“大白”,没喝过一口水。

    自2月13日苏州爆发疫情以来,项目部在做好自身防疫的同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多次组织志愿者协助吴江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5月19日在高速路口执勤,已经是徐文强第8次参加志愿活动了。

    以小区为“战场”的见习生吕奇恩

    “现在我对这边各个小区都太熟悉了,而且每个小区的保安大爷都认识我了。”吕奇恩说道。他每天步行20多个小区、服务1200多户居民,平均每户需要爬4层楼。从4月上旬开始,每周6天,项目部见习生吕奇恩用一步一步的脚印给出了答案——在微信朋友圈步数排行榜上,每天步行4万多步的他一直都排在前几名。

    上海爆发疫情后,苏州市疫情防控压力面临巨大挑战。在项目部党支部组织下,吕奇恩主动请缨加入社区志愿者队伍。为做好志愿服务工作,他主动向疫情防控一线的“前辈们”学习如何安装隔离报警器、如何核酸采样、如何应对来自被隔离人员不耐烦的语气等等。从外地回到吴江的人员需要进行居家隔离,他的工作就是每天上门进行体温测量和核酸采样。如果发现隔离报警器出现异常,就要上门提醒。

    他经常忙得顾不上吃饭和休息,因为防护服一旦穿上就不能随意脱掉,实在太累了就靠在小区椅子上休息一会儿。“过程中也会遇到被隔离人员的抱怨和吐槽,一开始不适应,后来慢慢学会用耐心的态度和语气跟他们沟通。疫情防控人人有责,既然代表项目部来协助他们,我就一定做好这项工作,为企业争荣。”吕奇恩说道。

    会做核酸采样的技术员胡飞飞

    “凭我现在掌握的核酸采样技能,都可以去应聘专职核酸采样人员了。”项目部技术员胡飞飞开玩笑地说道。3月上旬,胡飞飞代表项目部作为核酸采样志愿者参加苏州市吴江区核酸采样专项培训,经过项目施工技术“淬炼”过的胡飞飞,对核酸采样技能学得很快,仅参加过两次培训,就拿到了“毕业证书”。

    面对国内疫情“此起彼伏”的形势,特别是上海疫情爆发以来,作为防止上海疫情外溢的“守门人”苏州来说,丝毫不敢有任何松懈,每隔48小时就要进行一次全市居民核酸检测,仅靠医务工作者是完成不了如此繁重工作量的。为此,项目部积极响应号召,动员青年员工积极加入志愿者行列。项目部多名青年员工主动“出列”,充分展现了四局青年本色,胡飞飞就是其中一名。

    为减少交叉感染风险,项目部与防疫部门沟通,最终同意项目部全员核酸采样由项目部自行做。经过多次锻炼,以胡飞飞为代表的项目部核酸采样志愿者,标准规范、一气呵成地完成领取试剂、穿戴防护服、采样、送检、统计检测结果等整个流程,得到建设单位的高度认可并作为典型在全区通报表扬。

    苏州市已开展数十轮全员核酸检测,每一轮的核酸检测胡飞飞都参与其中。他说:“作为一名当代青年,我希望自己能为疫情防控贡献一份微薄之力,用实际行动承担社会责任是我们每一位四局青年义不容辞的义务!”        (张献飞  王昊)

扫一扫

手机读报
电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