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政工新闻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2016年03月16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会风变了

“怎么材料里的有些字串行了?”“是这样的,为了不浪费纸张,材料初稿全是用废弃的纸张打印,重复使用,但不影响文稿阅览。”这是2月中旬,在建筑公司“四会”筹备期间,笔者与办公室主任的一段对话。

为了提高会议实效,切实改进会风,今年在“四会”期间,建筑公司从细微之处入手,将勤俭意识落实到每个环节。除了《会务手册》和职工代表审议的文稿印刷外,其余一律不发纸质稿。会场不摆鲜花,会议不发纪念品、不聚餐、不合影、不娱乐,控制规模和时间,简化会议形式,减少讲话数量,注重会议质量。为控制专业会议讲话时间,筹备期间就对发言人文稿字数进行了硬性压缩,提前打招呼提要求。会议主持人进行过程把控提醒,在“两个责任”落实暨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研讨会上,部门发言限时3分钟,提高了发言质量和会议效果。为避免浪费,会议期间全部盒饭供应,且严格控制就餐范围,居住在合肥的代表原则不在单位就餐,尽量自带水杯。专业会议全部采取PPT模式发言,会议讲话和主要精神传达一律不发纸质材料,全部利用公司微信公众平台等自媒体发布。三年来,建筑公司每年的会务费用均以10%的比例下降。这些变化,来自于“八项规定”的清风拂面,企业作风建设不断加强,勤俭办企业的氛围和意识日渐浓厚。

回望过去,我们曾为繁缛的公务活动所纠缠。会议时间冗长,筹备工作繁杂,各种业务会、团拜会、老乡会、同学会络绎不绝,车辆、住宿、合影、剪彩、鲜花、地毯、会餐、纪念品等等事项,令筹备人员忙碌不堪,参会者也疲惫倦怠,导致会议效果与质量不高,造成了巨大浪费。笔者多次参与会议的筹备工作,记得多年前筹备一个大型会议,会场涉及两岸三地,隆重热烈而壮观,为了会议的各种准备和细节,忙碌的三天三夜几乎没有合眼,疲惫不堪。如今,这种现象已成过往记忆。

会风的转变,只是作风转变的一个窗口。落实“八项规定”三年多来,企业节俭之风盛行,领导人员深入现场,轻车简从,贴近实际,调查研究,解决的是问题与困难。各级管理干部轻装上阵,没有了迎来送往的繁缛礼节,没有了大吃大喝的浪费,没有了影响健康的忧虑,共同的目标是为了企业健康发展。作风的转变,带来的是风清气正,并深深根植于企业文化之中,不断演变为每一名干部职工的自觉意识和行为,这也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最为需要的宝贵精神财富和动力源泉。(徐培武)

 

 

中 铁 四 局     版 权 所 有

铁道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