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官网|中文版|English version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38
2016年07月20日 星期三
日期检索
上一版 第8版:青藏岁月 版面概览

青藏对联趣谈

    ▲雪域筑天路

    ▲形式多样的工地宣传,成了催人奋进的精神动力。

    “可可西里”是蒙语,译为“青色的山梁”或“美丽的少女”。已建成通车的青藏铁路穿越于她的腹地,从此成为她身上一串跳跃不止、流动如歌的音符。青藏铁路开通10周年了,在可可西里腹地战斗生活的日子,犹如眼前。就是在这片神奇梦幻而又荒凉的无人区,我们四局人留下了许多轶闻和趣事,现就工地对联的故事采撷两则,以飨读友。

    (一)“爽酷”对联的来历

    2002年3月起,我局青藏铁路建设的主力开始从海拔3400米的2标转战至海拔4700米的15标(地处可可西里西缘,唐古拉山北麓)。一公司青藏项目部驻地安扎在109国道边、通天河与雁石坪段中间的一处空旷地带,驻地与109国道采用自建临时便道相接。根据当时局青藏工指工地宣传的要求,驻地便道与109国道相交处应设置宣传彩门。一是展示企业形象,二是方便沿线各铁路建设者或旅行者拍摄。我当时任一公司青藏项目部综合办公室主任,如何搭建好这座宣传彩门特别是写好对联,就成了党工委书记陈代军和我的主要职责。6月的一天,我根据既往经验并搜集了许多资料,提出了3套方案,无非“建设青藏铁路,加速西部开发”、“追求卓越管理,铸造精品工程”、“情系雪域高原,奉献青藏铁路”之类,总之陈书记觉得很是平淡,没有气势,但一时也没想出什么好的对子。

    过了两天,我记得是一阵大雨之后,天空陡然放晴。项目部的同事纷纷走出房间,欣赏高原美景。雨后初晴的高原,朵朵白云低垂蓝天,仿佛伸手可及。这时不知是谁伸出双手向空中抓了一把并嘟囔了几句:“抓毛巾、抓毛巾。”之后,同事们诗情大开,争相效仿打闹,互相提炼总结。有擦汗的,有盖被的,有洗澡的……最后,形成了“手抓白云擦擦汗,头顶明星点点灯”的顺口句。

    言者无意,听者有心。我迅速将此句向陈书记汇报。因这两句表述,在青藏沿线尚属首发。我俩都觉得新颖合适,拟采用。半个月后,陈书记到青藏局指参加月度施工生产会议。期间,又将此稿向时任局工会主席兼青藏工指指挥长张河川和时任局青藏工指党工委书记于耀辉汇报,几经修改,确定为“白天劳累  扯块白云擦把汗 爽;夜晚孤寂  摘颗星星点盏灯  酷”。我听陈书记讲,定稿当时,很多局内的青藏项目部都想争用此联,但最终确定由我们项目部专用。

    2002年7月,这副对联在我们驻地彩门上正式对外展示,深受全体青藏铁路建设者的喜爱。2004年6月,时任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党委书记、中国中铁股份公司董事长石大华和全国铁路总工会副主席孙忠玲高度评价该联说:“既体现了革命的乐观主义、浪漫主义,又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后来,这副对联还被中央电视台《高原彩虹》大型文艺晚会作为主题所采用。

    (二)吃饭大喘气,用餐小心点

    去过局青藏工指雁石坪分指的同志都还清楚地记得职工餐厅门口张贴着一副有趣且滑稽的对联:上联“吃饭大喘气”,下联“用餐小心点”,横批“身在高原”。这里面也有一段故事。

    说起吃饭也困难,很多人可能不能理解甚至嗤之以鼻:“吃饭嘛,不就是人最基本、最本能和最原始的需求,有啥困难的。”在内地,人们吃饭总要讲究吃出个色香味来,而身在海拔4700米的“生命禁区”,吃饭就变成了一项维持生命之必需的机械化的程序运动,是项目部领导安排给每位员工的“政治”任务。

    2002年初,我们还在2标息服和学习的时候,局指的同志就给我们打了吃饭困难的“预防针”,讲清了“强忍高原反应也要多吃饭”的重要性,当时我不以为然。可真正等到上了15标工地,才深刻体会到吃饭的“滋味”。由于缺氧严重,导致生理功能紊乱,每天早中晚,我拿着饭碗进了餐厅,但并不感到饥饿,更无食欲,只是墙上的时钟和体内的生物钟,潜意识地提醒自己到了该进食的程序。那时的我还不到30岁,正值生体机能最佳的时候。饭在内地,三下五除二,几分钟就搞定。可在高原吃饭,我得用上成倍甚至更多的时间,绝大多数时间我不得不停下来喘气,甚至强忍下咽。我还是高原反应轻微的,记得有一位年长的同事叫朱文海,高原反应严重,每到吃饭时就呕吐,后来发展到见饭就作呕。为此,项目经理和项目书记没少给他做工作、下任务,有时还亲自盯着他吃完饭。食堂的厨师也是想方设法地变着花样,以增加员工的食欲。像这种情况,比比皆是,局指于书记于是编出此联,分发给各项目,忠实而温馨地提醒着大伙儿。

    2004年9月,我从青藏工地回到内地,整理了一下在青藏沿线见过的宣传标语和对联:“生命禁区筑国脉,青藏高原党旗红”、“勇敢面对人体器官三大一小传说,精心绘制祖国西部四通八达蓝图”、“无花无草无怨悔,有苦有累有豪情”、“战严寒抗缺氧雪域高原引铁龙,顶烈日迎风沙长江源头写春秋”、“看历史人生有限,建青藏青春无悔”、 “悠悠历史铭记青藏建设伟业,巍巍昆仑当向筑路英雄折腰”、“今朝风雪伴我艰辛筑国脉,明日坦途送你轻松去格拉”……一副副对联,一条条标语,无不蕴涵着青藏铁路建设者们满怀的豪情、激昂的斗志与无私奉献的精神。特别是“生命禁区筑国脉,青藏高原党旗红”和“无花无草无怨悔,有苦有累有豪情”两联,先后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等多家媒体做为新闻标题采用,现已成为青藏线上中铁四局特有的精神专利和艺术风景。 (付作兴)(本版图片由局宣传部提供)

扫一扫

手机读报
电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