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转眼“11·15”事故过去八年了。八年来,我局牢记血的教训,加强安全质量管理,加大员工尤其是新进场员工的安全技能培训力度,开发并全面推广应用安全质量隐患排查治理系统,层层签订确保安全生产的“军令状”,将安全生产责任制贯穿生产全过程,安全生产取得了显著成效。年关将至,全局安全生产到底怎样才能做到警钟长鸣?本报邀请部分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者、项目负责人以及相关人员就如何开展安全生产管理进而实现安全年亮观点、谈体会。
我是路桥公司通江项目部工程管理部长,近日在项目部的安排下,我参与学习了局安质部印发的12个安全事故典型案例。由于本人几乎每天都要面对挖孔桩基础、空心高墩等有限空间作业,因此对违反《有限空间安全作业五条规定》而导致的哈尔滨信义沟截污管线工程“7.19”事故感触颇深。
从该事故中不难看出,工作前没有对有毒有害气体进行检测、没有按规定办理受限空间作业票证,有人中毒后其他人没有采取自我防护,就盲目进行施救等,是造成事故扩大的主要原因。1个污水井夺取了5个人的生命。如果作业前按规定办理受限空间作业票证;如果作业前进行了有毒有害气体检测;如果在作业前制定了安全防范措施;如果作业过程中监护到位;如果有人中毒后,其他人采取了自我防护再去救人,如果……如果……如果每个环节都能认真做好,这样的事故还会发生吗?
惨痛的教训让我深深领悟到有限空间特殊作业的安全重要性。我认为,要想减少和杜绝类似安全事故的发生,企业要经常对员工进行应急预案的教育与培训,根据生产工艺特点和生产过程当中的危险因素,展开经常性的应急演练,从思想上和技能上提高员工的应急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应急处置能力。作业前施工单位必须办理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证,并进行有毒有害气体检测,安全管理者必须向作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和事故应急措施。员工在工作中要严格依照有关特殊作业管理规范,严格遵守进入有限空间“隔离、置换、检测、监护” 八字方针,杜绝冒险蛮干。
安全生产事关全局员工的生命安全和家庭幸福,事关企业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是企业生存的基本要求,是实施企业振兴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更是以实际行动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一个具体体现。当前正值各重点工程掀起大干热潮、向完成年度产值任务冲刺的关键阶段,打好四季度生产攻坚战之时我们更应以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如坐针毡、如临大敌的“四如意识”和谨小慎微、有漏必堵、有违必查、有患必改的实际行动,全力打造企业本质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