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来自电气化公司沪通“三电”迁改项目部的张迎。
记得去年我刚来到沪通项目部的时候,我们书记在和我们新生座谈时说到他刚参加工作时的情景:当时的项目部位于很偏僻的地方,办公、住宿各方面都很艰苦,每天还要去几里以外挑水,不然都没有水吃。和书记相比,我很幸运。我们沪通项目部环境自然化,绿化特别好,有贴近自然的感觉;办公设施标准化,打印机、传真机等等办公设施一应俱全;住宿公寓化,两人一室,室内有网络、电视、空调、热水器等,配备非常齐全;管理精细化、人性化,从每天办公时间安排,到各个部门的工作细节都精细化管理。每到周六、周日,项目部还会根据现场工作情况适当调节工作时间,保证大家能够正常放松而又不耽误工作;伙食多样化,在不收取任何伙食费用的基础上,项目领导要求食堂做到早、中、晚餐多样化,营养搭配合理化,每天都有新花样,保证员工吃出幸福感。我感到自己能来到这个项目部很幸运,也很幸福。
我们这个项目需要做的工作很多,方方面面的要求都比较多,需要学习的东西也很多。因此,在这个项目部你会看到大家从早到晚忙个不停,却没有任何倦意和怨言。为了大家更好地工作,项目部还经常组织大家搞一些活动放松一下,定期组织一些工作上的培训和经验交流,让大家在学习中得到提升,工作中得到快乐。项目领导也经常找大家谈心,了解员工近期在生活、工作上遇到的不顺心、不如意,遇到能够帮助解决的问题,项目领导都会尽力帮助解决,不能解决的问题,他们也会鼓励员工克服。我们领导经常说:我们大家只是分工不同,大家都是为沪通项目服务的,所以我们是一样的。就是这句话,让我感到我们项目部就像一个大家庭,非常和谐,非常幸福,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保质保量完成了很多艰巨的工作。
作为中铁四局未来发展的生力军,我对我们企业在基层建设方面和人才培养方面有以下建议。
一是建立健全稳定的基层组织机构。现在刚入职的毕业生大多为男生,而且基本没有对象,企业也在花大力气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电气化公司每年都在搞“缘来是你”这样一个联谊活动,为我们这些单身族创造机会。但结果如何呢,据说今年成了两对,最后估计就成一对,多年来这个活动收效甚微,这到底哪里出了问题呢?除了规模有限,能够参加的人员有限,最重要的是员工没有一个稳定的落脚点,很多外人看重的恰恰就是这份稳定。因此我觉得搞联谊活动什么的不治标,更不用说治本了。要想标本兼治,从基层组织结构上下功夫很重要。我的建议是按照属地化、区域化的发展理念,建立健全稳定的基层组织机构,也就是说在一个区域实行区域持久发展制度,原有的类似于分公司这样的组织结构,应当扩大收编周围的临时性项目部,让这些流动的项目部有一个稳定的组织机构。对于一些区域没有分公司的基础的,我们可以组织成立一个区域化的公司,这样既满足我们企业区域发展、区域营销的理念,又能够稳定普通员工的心。他们可以在这里找对象,买房子,成家立业;还有就是尽量减少项目之间的人员调动,这样做也是求一个稳定。
二是对人才的选拔激励制度有待完善。国企的通病就是论资排辈,能力强还要资历够才能得到重用和提拔,其实这样的做法实在埋没人才,流失人才。我觉得首先企业应该尽可能地提拔那些有真材实料,又肯为企业服务的人。现有干部岗位饱和了,企业可以将类似于副总工、经理助理等这些岗位加到干部序列中,当然除了岗位激励,企业还可以给予这些人薪酬福利上的补偿,从待遇上认可他们的能力,形成激励机制。这样大家会从心里将我们企业当作家,心甘情愿为企业服务,尽心尽力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这样的企业才能真正做到良性、可持续发展。
我是幸运的,我见证了沪通幸福项目部创建的过程,亲切感受随之而来的满满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