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官网|中文版|English version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38
2017年05月24日 星期三
日期检索
上一版 第8版:综合新闻 版面概览

我们在蒙华挺好的

    ▲劳务作业人员正在蒙华铁路工地施工。      (李向东 摄)

    有幸参与北煤南运大通道蒙华铁路建设,不仅是施工单位提升管理水平的重要契机,也是作业队伍发展和成长的平台。在中铁四局(四公司代局指)承建的蒙华铁路3标段,施工进展迅速,质量安全可控,多项指标在全线各路施工劲旅同台竞技中名列前茅。成绩的取得,除了方方面面的支持和项目部的自身努力外,劳务队伍功不可没。他们受益于蒙华公司推行了“阳光分包”、“合理分包”等系列管理举措,也真切地感受到了建设单位的真诚关爱和帮助。一批劳务队伍负责人就此道出了心理话。

    在蒙华,三检制真的不错

    项光明是安徽桐城城北劳务有限公司经理,跟着中铁四局走南闯北参与过吉图珲铁路、京沈客专铁路等工程。在蒙华,从不适应到自然而然接受,再到主动去做,项光明感受到不一样的管理力量。

    蒙华公司全面推行工程建设“三检制”,即班组长自检、技术主管复检、专职质量工程师专检后,再报监理检查验收,目的是从源头上把住质量关口。项光明的队伍负责桥涵劳务作业,整天与模板和混凝土打交道。因为要自检,他们处处精益求精。“活干得不漂亮自己都不好意思请技术主管来检验。”憨厚的老项咧着嘴笑道,“我们把活干好,基本上一次都能报检通过,提高了质量,也提高了工效,还提高了队伍的质量意识,一举多得啊!以后不管到什么地方,在蒙华干过,肯定会成为一块金字招牌!”

    老项说得不错。2016年,他带领40多人结了400多万的工费。5月11日,他的队伍正在进行一个桥墩的拆模工作,“我得盯在现场,蒙华工地普遍推行班组长责任制,千钧重担大家一起挑,我们肩上的责任也重啊。质量和安全,一个都不能少。”话毕,老项戴上安全帽走向工地。

    与项光明有同感的作业负责人和农民工不在少数。来自安徽的农民工班组长张健在五工区从事连续梁作业,对此深有体会:“现在大家干活都注重质量,不合格的话连自检都通不过,难挣到钱不说,也丢不起这个人啊!”一工区的新梦劳务公司经理党贵荣说:“‘三检制’帮自己严把质量关,班组长负责制强化了责任,也促进提高了员工队伍的能力水平,必须为此点赞。”

    在蒙华,我当上了老板

    2015年,陈军在3标一工区当现场带班。干活认真负责又有一定组织协调能力的陈军,引起了工区经理王辉辉的注意。“他给作业队老板打工,肯定没有自己当老板工作效率高、收入高,何不把他培养成合格的劳务队伍和长久的合作伙伴?”有了这个念头,王辉辉找到陈军进行了畅谈。陈军也早有此意,俩人的想法不谋而合。

    陈军的劳务公司注册成立了,因为他善管理,待人忠厚,一百多人争相到他的手下干活,陈军精挑细选80多人,在工地承担了桥涵、附属等施工任务。他不仅知晓注重工程质量、安全生产,还知道蒙华的文明施工要求高,主动敦促工人自觉养成文明施工的好习惯。陈军特别感激蒙华铁路建设给了他难得的机会,也感觉到自己在这里受到重视和尊重。工区的经理王辉辉和党工委书记康歆对陈军严格要求的同时,也关爱有加。逢年过节,都带着慰问品前来慰问大家。这不,5月1日这天,经理书记给队伍送来了几十斤肉和几十斤绿豆。中午,陈军就安排食堂加餐了。

    看着吃得心满意足的兄弟们,实现了当老板“小目标”的陈军暗暗下决心:一定不能辜负信任,优质安全地干好工程。

    在蒙华,我们与工区休戚与共

    3标经理部处处为每一名员工包括劳务队伍着想,优秀的队伍也主动为工地分忧解难。大家风雨同舟,攻坚克难。

    一工区有支干高墩的队伍在干完基础后,觉得往上的空心墩部分施工不挣钱,并磨起了洋工。考虑到可能会被耽误工期,这家队伍被工区果断辞退。此时,同样在务工的该工区陈春霞劳务队伍挺身而出,接下了剩余工程的施工任务。

    陈春霞很快调集专业作业工人就位,施工生产迅速打开了局面。工区也积极帮助他优化方案,主动协调解决机械设备使用,生产走上了正规,还可望提前两个月完成计划。

    为什么会这么做、陈春霞说:“我通过劳务招标来到这里时,既无领导介绍,又一个人不认识,工区待我们不薄,关心我们,帮助我们。现在,该是我们回报的时候了。”接手6个空心墩上部工程后,素来认真负责的陈春霞整天盯在工地上。4月28日,湖南汩罗老家有事,陈春霞需要回家处理一下。他辗转西安、长沙回到家后,仅在家呆上5个小时便踏上了返程。他认为,“中铁四局尊重我信任我,我必须百分之百投入,对得起这种尊重和信任,把活干好,我相信,他们最终也不会亏待我的。”

    特别让他开心的是,他的队伍进度快质量好,陈春霞多次被工区评为先进,获证书得奖金,就在工区的会议室里,当着大家的面从经理手中接过来的。他把证书都拍在手机上,传给家人,让远方的亲人分享他的喜悦。

    在蒙华,我们都挣到钱了

    农民工一到3标工地就欣喜地发现,各工区都请来银行工作人员,第一时间为他们办理工资卡。各工区都配备了党群工作协理员,充当规章制度的宣传员、安全质量的联络员、内外关系的协调员、思想工作的疏导员等,把农民工当成兄弟姐妹,为他们排忧解难,帮助提高工效多挣钱。

    在3标工地作业的农民工最有发言权。衡阳流泉劳务公司经理严发明说,我们是在约20家劳务队伍公开竞标中胜出的。这里的工程质量要求很高,但有工区的主动帮扶和在机械方面的协调,我们挣了钱了。

    安徽徽天下劳务有限公司经理戚世海自2008年就跟着中铁四局干活。他说,在这里,技术交底很详细、很及时,我们提高了工效,也挣到钱了。

    班组长张新元说,虽然在这里干活有压力有责任,因为蒙华公司的制度好,中铁四局的执行力强、服务好,我们也挣到钱了。

    几乎,在3标施工作业的所有劳务队伍都挣到了钱,他们将此化为工作的动力,一路向前,促进了3标各项工作齐头并进。

    项光明说,在蒙华和所有队伍一样挣了钱不说,他还第一次接触了转体梁施工、连续梁悬灌等等,长了见识,也拓宽了挣钱的路子。来到这里,值得!

    在蒙华,我们感受到满满的幸福

    蒙华工程开工之机,恰逢中铁四局开展幸福项目部建设。各工区都将之延伸到农民工队伍中。各工区视农民工为伙伴、为亲人,从各个方面关心他们,不少单位还为农民工设置了“夫妻房”、“探亲房”。安徽桐城城北公司的焊工张欣感觉,这就是他向往的地方。中铁四局局机关专程来人,工地上专门为农民工举行踩高跷、滚铁环、推轮胎等趣味运动会,还给他们发了奖。令五工区的农民工张健自豪的是,他们来工地时,工区已为他们盖好了活动板房,质量标准与工区管理人员一模一样;除给农民工兄弟发放了工作服和安全帽等劳保用品外,还为他们发了防风沙的口罩、墨镜等;逢年过节时,工区领导上百斤的猪肉往他们的食堂送;春节时回家火车票难买,工区就专门组织人员替他们网购车票。跟着这样的单位干活,能不幸福吗?

    各工区还利用二维码识别技术,在农民工的安全帽左侧张贴二维码贴纸,方便农民工及时扫描,或掌握施工生产动态,或反映问题,或了解工资发放情况,一目了然。

    在蒙华,我们有了新盼头

    山锤市政劳务有限公司蒙华工地负责人杜峥,是位1992年出生的小伙子。可别小瞧这位稍显腼腆的年轻人,在3标工地指挥着他的钢铁战队纵横驰骋。杜峥的队伍有6台挖掘机、8台装载机、3台平地机、4台压路机,还有30台渣土车,负责3工区的部分土方施工。

    工区经理李明说:这个小杜不错,虽然是个大学生,但能吃苦,会管理。

    小杜的队伍两班倒作业,他就合理安排司机师傅们轮休和白班夜班,让他们文明驾驶,安全驾驶。工区还有其他土方队伍,小杜就鼓励他的司机师傅们展示水平、展示能力。工区地处毛乌素沙漠边缘,风沙特别大,小杜绝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工地,白晰的脸晒得黝黑。但他一点不后悔,因为在自己能力得到锻炼的同时,工地上管理得井井有条,生产进度上去了,安全质量有保证,小杜也多次被工区评为优秀班组长。特别让他难忘的是,他还被3标经理部推荐去延安出席蒙陕经理部的表彰大会。

    3工区书记程斌告诉杜峥:中铁四局有一项管理制度,优秀劳务工将有可能被吸收为企业正式合同制职工。程斌还介绍了在中铁四局务工多年的农民工徐露萍成长为企业技术“大拿”,并被评为中国中铁劳模,公司还给其建立“徐露萍创新工作室”的故事,小杜听了心里暖暖的,于是,他又有了新的奋斗目标。

    像小杜这样的务工者还有许多。五工区经理沈宗彬几次向公司反映外聘大专毕业生、技术员周伟在现场努力工作、钻研技术的故事,积极争取周伟能成为中铁四局员工队伍的一分子。

    工程在继续,3标经理部带领农民工,仍在书写着蒙华铁路建设新的篇章。

    (黄河 方荣才 许伟)

扫一扫

手机读报
电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