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官网|中文版|English version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38
2018年03月21日 星期三
日期检索
上一版 第3版:经营发展 版面概览 下一版

镌刻在盐城的品牌行动

——二公司徐盐铁路四分部技术创新剪影

    新洋港斜拉桥

    1月28日,大雪纷飞,走近徐盐高铁站前8标四分部的盐城特大桥工地,采用H形花瓶式、高128.5米、盐城市景新标志的大桥主塔,在海天一色的低云环绕中,傲然矗立在新洋港两岸;全线重点控制性工程的新洋港斜拉桥主桥,跨东伏河、北环高架转体、小洋东河支流、黄海路、建军路的5联连续梁,在按冬季施工包裹的“暖房”里,抢工大干正酣。

    用“透视眼”护航

    2016年3月6日,项目经理岑峰、党支部书记申俊义带领42名员工的管理团队拉开了盐城特大桥、青年路高架桥施工的序幕。他们面对的不仅仅是主桥结构新颖、水文地质复杂、超大深基坑开挖、大直径钻孔桩等施工难题,而且工期紧、任务重、邻近既有线、安全隐患多、跨新洋港斜拉桥及5联连续梁全是工期节点卡控的重点工程,挑战前所未有。

    为确保工期,项目部先后在管段部署了8支施工队伍,393名作业工人在41个作业点掀起了施工高潮。

    要打好品牌行动的组合拳,必须有综合管控的“杀手锏”。项目部通过实施BIM技术在桥梁施工的应用,将资源、成本、质量、安全、工期、场地的各种信息集成一体,在“透视”中进行桥梁施工全方位、全过程的预览、预算、预防、预控和实时监控、动态管理。

    在用BIM软件建立的全桥三维模型中,副总工程师毛龙带领工程部年轻的技术团队,将全长6.379公里盐城特大桥的2014根钻孔桩、183个承台、177个墩身台和跨新洋港斜拉桥及跨东伏河、北环高架转体、黄海路、建军东路连续梁及青年路高架桥的各种数据,导入软件深化设计,导出施工图,自动统计工程量;并经虚拟建造,研讨关键线路、分析前置任务、比选重点方案、优化工序流程,再生成作业指导书平台,直观展示工艺技术、施工过程、质量规范,进行可视化技术交底,让作业层一目了然、管理层一清二楚。

    在用BIM软件建立功能模块与集成数据库,进行各类工程、任意WBS节点、3D施工段或构件的各种数据、图形、图片、视频的实时查询、统计、分析、提醒、审核、签认,自动生成提取清单、碰撞分析、规划调整、物料追踪、构件编号、螺栓施拧、报验申请表、质检报表,以及对合肥钢结构公司的远程数控钢梁制作,实现对项目场地设施和主体结构可视化、标准化、流程化实时动态管理,大大提升了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靠“熬粥法”强基

    四分部管段内不仅有69%的线路邻近既有线,施工安全风险大、组织管理难度大,而且地处海边的盐城特大桥桥址区气候湿润,雨量充沛,河渠纵横,地下水发育,对混凝土结构腐蚀性大。再加上滨海平原、黄淮冲积平原的海积、湖积流塑性软土、淤泥,废黄河地震液化层地表沉积的松散饱和粉土、粉砂,造成了地层强度的急剧降低,被业内专家喻为“建在稀粥上的特大桥”。

    为减少施工扰动对既有线路基、桥涵稳定性的直接影响,铁路设计部门不得不将大桥主墩基础设计为40根直径2米长达108米的钻孔灌注桩,也使主墩的深大基坑支护结构设计变得复杂,单个主墩承台方量达7251立方米,造成了深基坑开挖、地下承压水处置、桩基安全质量控制、承台混凝土浇注的施工难度。

    强化基础、减少扰动、稳固地层,成为四分部攻坚克难的着重点。经理岑峰提出了“把稀粥熬成锅巴”的施工法,实施槽壁加固钻孔桩夯底、主墩基坑临既有线钻孔灌注桩支护配合拉森钢板桩封闭阻水辅以井点降水、水中深基坑钢板桩围堰支护以坑内降水为主坑外降水为辅的不对称降水、边开挖边安装内支撑体系的五措并举,确保既有线及地面建筑安全。

    项目部充分运用BIM技术高度信息化的优势,通过建立4D动态管理平台,针对复杂水文地质、桥梁钻孔桩、深基坑开挖、既有线施工、连续梁作业、高空架梁等高风险工序和安全隐患点,采集应力应变监测信息,定位展示人员机械,整合工况计算数据,观测基坑沉降与位移,导入监控软件集成安全监测“眼”,及时对各种危险状况进行盯控、预警,实现从隐患排查、上报、监控、整治、验证、消除、统计到最终考核的闭环管理,确保建桥过程中的有效预防,杜绝安全质量事故的发生。

    创“缓粘接”固本

    盐城特大桥主桥长650.6米,采用(72+96+312+96+72)米连续钢桁梁斜拉半漂浮体系结构,梁塔分离,之间设置纵向阻尼器,混凝土桥塔高128.5米,拉索采用平行索面,桥塔锚固采用预埋导管形式,索梁锚固采用锚拉板形式。

    被誉为“建桥劲旅”的二公司,为坚守桥梁创新尖兵的品牌地位,项目经理岑峰带领技术攻关组,就预应力桥梁施工过程中存在的桥梁腹板、横向预应力短索效用难以充分发挥的一系列难题,开展技术创新。

    针对导致桥梁在其寿命早期出现腹板开裂、跨中下挠等严重影响其正常使用的结构病害及造成的经济损失,通过创新应用缓粘接预应力体系,代替目前的有粘结体系,简化了短索的二次张拉工序;开发了配套的智能数控张拉系统。同时,针对预留垫石预留孔预埋PVC管材浪费严重、经济性差的缺点,创新设计出一种结构合理、操作简单、自带精准定位和收缩压紧功能的可重复利用的支承垫石预留孔的模具,解决了浇注支承垫石混凝土时,支座螺栓孔预留的问题,使整体结构合理紧凑,自带定位校准功能,操作简单;通过内外弧板径向行程的差异化实现自收缩压紧功能,容易取出;不留杂物,可以重复利用避免造成浪费,实用性强。

    缓粘接预应力体系的工艺技术与工装成果,来源于现场并应用于现场,充分体现了“小、实、活、新”的特点。该成果为提高桥梁工程支承垫石的预留孔的施工质量提供新的解决思路和方法,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很高的推广价值,已申请发明专利四项。

    项目部用争先创优、技术创新的品牌行动,诠释了中铁四局“勇于争先、永不满足”的企业精神,得到了业主的高度评价。四分部先后荣获苏北公司标准化文明工地示范点、上海铁路局标杆文明工地、江苏省交通厅创建省青年文明号示范点、江苏省2016-2017年青年文明号、2017年盐城市工会“五一”劳动奖章及工人先锋号等荣誉,成为苏北市场的一面旗帜。          (高炼 李志涛)

扫一扫

手机读报
电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