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官网|中文版|English version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38
2018年04月11日 星期三
日期检索
上一版 第3版:经营发展 版面概览 下一版

沿着“一带一路”向前,再向前

——记局埃塞俄比亚克林图工业园项目部一分部经理陈祥炎

    ▲陈祥炎(右)在工地上与埃塞方监理交流

    陈祥炎,一个普通的中铁四局人,在异国他乡,在“一带一路”上甘当老黄牛,以中国标准、中国速度和中国品质,树立起中国标杆、中国品牌和中国形象。

    “一带一路”上的中国速度

    2009年12月25日,在国内修了快30年铁路的陈祥炎只身一人来到了委内瑞拉,参与委内瑞拉北部平原铁路的建设。

    刚赴海外的陈祥炎,面临着语言不通、生活条件艰苦、物资极度匮乏以及社会治安混乱等种种困难,他没有丝毫退缩。陈祥炎深知海外建筑市场和国内建筑市场有着很大的区别。在海外建设初期,他积极探索适合海外的施工生产模式,实现了由工程分包向工序承包的转变。这个模式既抓住了当地工序承包的优势,又极大地促进了施工生产,使得路基和桥涵施工进度突飞猛进。一时间,中铁四局模式成为一个俗语,在委铁项目部受到了一致好评,吸引了在委铁施工的其他国内交通建筑施工单位,纷纷前来学习推广。

    在委铁工作的6年时间里,陈祥炎不断创新管理方式,提高工作效率。

    委内瑞拉是一个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委籍工人对于工作和生活分得很清楚,这一点和国内没法比。但委内瑞拉国家要求在委铁项目上一定要使用相当比例的委籍工人,同时委铁项目的工期要求比较紧,任务很重。怎么解决和平衡这个问题,是摆在陈祥炎面前的大难题。

    陈祥炎说,人都是要自豪感的,人都是有积极性的。有自豪感,就应该激发他的自豪感。陈祥炎大胆借鉴国内的模式,率先组建以委籍工人为主的生产班组,对委籍工人采用记件制的生产模式。同时,大力推进机械化施工,以机械化替人,智能化减人。在创新生产模式基础上,陈祥炎在委籍工人班组开展劳动竞赛,对于又好又快完成任务的,果断奖;对于不能按时按质完成任务的,酌情罚。这一奖一罚既充分调动了委籍工人的积极性,又鼓舞了委籍工人争第一、当先锋的荣誉感。就这样,陈祥炎负责的标段在中国中铁委铁项目范围内,率先完成涵洞及桥梁下部结构的施工。

    委铁项目结束后,陈祥炎来到非洲大陆,参与埃塞俄比亚克林图工业园项目一公司的建设。

    刚到埃塞俄比亚的陈祥炎,首先就当地的大雨淋了个下马威。埃塞俄比亚地处东非高原,只有旱季和雨季。雨季从每年3月份到8月份,旱季从9月份到第二年的2月份。雨季天天大暴雨,旱季则天天都是万里无云。克林图工业园项目的总工期只有一年,如何在有效的施工期限内,把279公顷原本荒芜的土地变成一座充满希望的工业园?陈祥炎自己说,这个项目大概是他从业几十年最难啃的一块骨头。一进场,陈祥炎就定下了“开工即大干,要干就干最好、要干就干第一”的工作思路,决心展示“中国速度”。

    陈祥炎主动和业主、监理加强沟通,依靠他们的力量,迅速开展征地协调工作,在极短的时间内,把施工用地全部征了下来,为全面掀起大干奠定坚实基础。在征地的过程中,陈祥炎带着翻译,对当地的施工力量做了深度调研,最终敲定几家综合实力强、施工经验丰富的分包商迅速投入到工作中。开工仅10天,陈祥炎便组织了200余台机械参与现场施工,高峰期时现场有400余台机械设备,土方混凝土日挖、运量甚至突破了7万立方米,这在国内也是罕见的。

    干了两个多月,埃塞俄比亚总理助理Arkebe到现场检查工作时,对项目展示出的“中国速度”给予了高度评价。

    “一带一路”上的中国文化

    有着多年海外经验的陈祥炎最清楚,要让自己的员工兄弟都能安下心把项目干好,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吃饭问题。

    埃塞俄比亚是个地道的农业国,有土豆、洋葱,但却很少绿叶蔬菜,有羊肉、牛肉,猪肉却又不多。陈祥炎到了工地后,第一件事就是号召大家种菜,把从国内背来的辣椒、西红柿、大白菜、黄瓜的种子洒在自己开垦的菜地里。埃塞气候好,不冷不热,蔬菜长势旺盛。除了招聘一个好厨师,陈祥炎也号召项目部喜欢下厨露两手的同事,为大家搞点别出心裁的小花样。

    解决了吃的问题,虽然稳住了军心,但还得有家的温暖。局最近几年在开展幸福企业建设,提出要把每个项目都打造成幸福项目部,陈祥炎比谁都积极主动。

    在驻地建设时,陈祥炎充分征求全体员工的意见和建议,采取了四合院式的营地布局,在营地内广种花草,不仅节省了成本,而且美化了环境。在营地内建设了羽毛球馆、篮球场、乒乓球馆、幸福超市、文化长廊、文化交流室、职工晾衣棚等设施,丰富大伙儿的业余生活。每逢国内的节假日,陈祥炎组织员工大聚餐,自己种菜自己下厨自己做,欢声笑语。周末组织包括读书、打球、跑步等趣味性强的问题比赛,让大家都不想家。

    在日常生活中,陈祥炎常常把这么一句话挂在嘴边,“兄弟们跟着我出来干不容易,无论如何不能亏待大家。”陈祥炎在生活中就像是大家的老大哥,时刻关心员工的生活,关心着员工的思想动态。哪个员工生病了,他都会第一时间看望并亲自送到医院治疗;哪个员工思想上动摇了,他都会积极找员工聊聊天谈谈心,解决他们思想上的困扰和难题。

    埃塞俄比亚人的民族自豪感很强,在工地上有很多埃塞俄比亚人其实是第一次和中国人打交道,很多人并不知道现在中国发展的情况。陈祥炎组织埃塞的业主、监理和工人,把他们请到项目上来,介绍中国的历史文化和发展状况,讲“一带一路”倡议,请他们观看中铁四局的企业宣传片,看中国的高铁,让很多埃塞俄比亚人大为震惊。陈祥炎项目聘请的一个司机,在他的项目上干了半年,请陈祥炎给他起了一个中国名字,叫世杰。他常常跟着陈祥炎去和当地政府和一些机构组织打交道,充当翻译,比谁都积极。世杰说,他深深地爱上了中国文化,喜欢在中国企业工作,喜欢和中国人打交道。

    这是陈祥炎的胜利,这也是“一带一路“上中国文化的胜利。

    (杨方明 倪明 桂瑞)

扫一扫

手机读报
电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