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40年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我们的工作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本报《花簇》版以《身边的变化》为主题,关注着这些难忘的记忆和动人的瞬间。欢迎大家踊跃投稿,分享你的精彩故事。
1994年,新年的钟声敲响时,二处第四工程段随着阜阳颖河特大桥的建成而逐渐转移到其它新工点。20余年来那些尘封的往事,在今天的回顾中,才得以拭去日渐层叠的灰尘重现。
电工唐秋萍
桌上泛黄的老照片是唐秋萍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拍的,那是改革开放初期,二处负责京九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阜阳颖河特大桥枢纽工程。
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下,唐秋萍成了一名电工。每每在军号响起的时候,她便骑着自行车,后座绑着电缆,沐着青草和阳光的味道出发去工地。这辆自行车是唐秋萍入职以来骑坏的第3辆,因为工地对电缆的需求急,所以她只能一趟趟来往奔波。来到工地,唐秋萍第一件事就是用仪器检测各个地方的电路是否正常。夜晚,唐秋萍会将钨錪灯在高高的竹筒上点起。一里开外的河岸,灯火通明,人山人海,工友的大干声搅着机器的跃动轰鸣在一起。
回家,对现在人来说,坐几小时的高铁就到了。而对那时候的人来说,则要经过几天几夜的长途跋涉。“奔波千山万水就为回家看父母”,唐秋萍在车站里一手提着行李箱,一手抱着孩子,汇入摩肩擦踵的乘车大军向车厢挪去。旅途中,人挨着人,能不喝水就不喝水,这样能减少上厕所的次数,孩子经常因为闷热拥挤而哭闹。
司炉工林建利
这张有着年代感的火车头照片,是1982年拍摄的。那是林建利上班的第一年,担任铁道部第四工程局的一名火车司炉工。
林建利工作的火车行驶路线是从阜阳到闸河的,一路用铁锹不断地往锅炉里加煤,一天平均要铲18吨,挥锹3万次,工作12小时,而他这一干就干了十三年。
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林建利因为有着一技之长从“贫农”成为了铁路工人。每每在火车启动轰鸣时,就是他一天工作的开始。“运输组和其他当时的段不一样,早上没有班长点名,大家到得很齐。”火车准时发车已经成为刻印在他们生命中的一部分。80年代,中国部分火车发动机还是蒸汽机车,需要不断地加煤利用蒸汽作动力。“添煤的活是没有近道可言的,每天下班后整个人从上到下被熏得通黑。”可16岁的林建利毫无怨言,干起活来像一个小牛犊,有使不完的劲儿。
在那时,职工每日的伙食要用饭票购买,为把饭菜票节省给弟弟妹妹,林建利会每天携带8-10袋方便面,在饭点一个人在锅炉房吃完。“锅炉房温度高,带别的东西容易坏。”林建利最高兴的是拿到第一个月74.66元工资的时候,这对于他的家庭来说,相当于天文数字。那天,他奢侈了一把,花了0.5元打了一份米饭,2.5元装了一份菜,美滋滋地犒劳了自己。
建桥人孙建林
墙上悬挂的这张照片,是二处在阜阳修建颖河特大桥时的留影。边上的这位年轻人叫孙建林,是段里的一名干将,如今57岁了。
阜阳颖河特大桥是京九铁路14项重点控制工程之一。1993年冬天,大桥最后两个深水墩成为影响工期的“拦路虎”,上级要求必须在春节前完工。拼抢进入白热化。孙建林带头扛起七、八十斤重的模板,登高爬低,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一天,过度疲劳的孙建林走到跳板中央时,受过伤的胸口一阵绞痛,眼一黑,一头栽进冰冷的河水中。醒来后,他躲过医生的“监视”,又出现在高高的脚手架上。新年的钟声敲响时,大桥也提前完成,“阜阳速度”也从此闻名。
41年来,孙建林有30多个春节是在工地度过的。“本来想嫁个铁路老公,挣钱多,可以跟着享福。谁知道,从跟孙建林结婚后,就陪着他一道吃苦受累,钻山沟沟。”孙建林的妻子一直陪伴在他身边,在同一工地里,他们工作、拼搏,为祖国工程建设奉献了一辈子。
41年前,那个在甘肃一个小村庄里告别父母的一幕如在眼前,那个在改革开放春风里意气风发的少年恍如隔日,如今快至退休年龄的孙建林用布满皱褶的手,抚摸着胸前熠熠生辉的“二公司优秀项目书记”荣誉证,感到无比自豪与荣光。
气势恢宏的改革发展,企业砥砺前行的力量,落在这些劳动者身上都是不露声色的简单平实。 (王汉卿 高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