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官网|中文版|English version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38
2019年06月26日 星期三
日期检索
上一版 第3版:经营发展 版面概览 下一版

匠心智造越太湖

——二公司苏锡常南部高速公路太湖隧道CX-WX3标施工纪实

    6月15日,局主办的“一带一路”沿线部分国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国际研讨会之“名企参访活动”,走进了二公司苏锡常太湖隧道项目部。苏锡常南部高速公路是江苏省高速公路、跨江大桥建设史上一次性单体投资最大的项目,也是江苏省交通运输厅确定的首批品质工程示范创建项目之一,其中的太湖隧道也倍受社会各界关注。采用堰筑法“洞穿”太湖,工期仅三年,合同造价24亿元,这个曾让建筑专家们也咂舌的项目,如今用机械化、信息化、绿色化的“金刚钻”打造出“匠心智造”新名片,喜迎多国宾客前来参观。

    用机械化应对大体量

    要想在太湖里“破膛开肚”,绝非易事。大断面结构施工需滴水不漏,大体积混凝土浇注要均匀沉降,大方量泥土外运靠“蚂蚁搬家”,作业面的形成、主汛期的防洪、防渗水的控制、水环境的保护丝毫不能有闪失。“挑战不可能,才是中铁标杆的风范;创造新奇迹,才是行业龙头的风格。”二公司副总经理兼项目经理、党委书记费晓春这样说道。

    太湖隧道全长10.79公里,二公司施工的苏锡常南部高速公路太湖隧道CX-WX3标,管段全长5730米,单体项目主要包含太湖隧道东段5.38公里、路基350米、吴扬路上跨钢箱拱桥一座。该隧道是全线关键控制性工程,面对规模大、风险大、要求高、工期紧等诸多实际,这座隧道究竟该怎么建呢?项目部决定舍弃传统的施工方法,采取机械化施工。   

    针对水面堰筑施工工料多、空间窄、难度大、危险高的难题,项目参建人员把水上作业工序搬到陆地,实现从“场”到“厂”的转变。通过加工厂、拌合站和预制厂进行工厂化、标准化、流水线式的机械化制作,再将工料半成品、成品向水上作业区进行超市化集中配送。这样既降低了水上工期集中拼抢的压力,提高了工效,又提升了工料的加工精度,确保了质量创优。

    针对拼抢工期形成的水上、孤岛、陆地多点交叉循环及超长密闭空间作业局面,项目部以“机械化换人,智能化减人”的原则,先后在船舶、主线围堰、水上平台、陆地、加工厂的各个作业区,围绕桩基、组拼、装吊、浇注、运输、支撑、加工的各道工序,投入挖掘、推土、起重、装载、打桩、数控机床、机械臂、伸缩臂抓斗、液压自行式模板等机械设备587台套,以班组的标准化管理、通道的有序化组织、工艺的规范化控制、工序的合理化流程为重点,采取分区、分段、分仓同步机械化流水作业模式,从岸侧向湖中快速推进,既保障了安全质量、文明施工,又保证了节点工期、进度计划。

    用信息化智控保安全

    “在水上、陆地、孤岛上,实施大面积、多工种、多区域的交叉、流水、程序化机械作业,既要保证大干快上、昼夜奋战的有序施工,又要保证环境保护、安全质量的全面可控,仅靠管理人员的旁站盯控,是不可能做到的。”项目常务副经理狄鹏对智慧工地的创建,深有感触。

    按照以前人工投入,首先人员管理难度非常大,其次会给项目带来成本压力和安全压力。而采取信息化管控,现场数据自动采集,一目了然,通过上个月数据分析,就能知道下个月施工重点在哪里,大大减少了人员投入,降低了各类风险。项目部建立了以项目管理、平安守护、质量监控三大系统平台为重点的工程信息中心,解决项目使用系统多、登陆繁琐、数据重复输入等问题,提高现场管理精细化程度和人员工作效率。

    项目管理系统平台囊括了二维码、BIM与4D技术、多媒体培训工具、无人机航拍、门禁和定位等分项内容,实现了隧道桥梁的关键要素、结构尺寸、浇注日期、检查人员等信息统一管理。平安守护系统平台是通过应用安全隐患排查系统全面掌控安全防范状态,有效预防事故发生。质量监控系统平台是通过基坑钢支撑轴力应力伺服自动补偿系统的全天候参数值监测,有效控制基坑变形。

    “信息化技术的层层‘电波’,为实现智慧施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谈到信息化建设时狄鹏如是说道。

    用绿色化匠心促环保

    由于项目主体工程穿越太湖梅梁湾生态保护区,也是无锡市饮用水源地,所以对水资源的保护尤为严格。无锡市副市长朱爱勋曾在施工签约仪式上这样说:“祈愿把苏锡常南部高速公路无锡段打造成为生态环保的示范工程,让苏锡常南部高速公路无锡段成为太湖的新风景。”

    因为项目的特殊性,无锡市环保局几乎是天天来检查,稍微不过关,就得停工整改好几天。项目党委副书记韦黎明算了一笔账,现在每天产值都在200多万元,如果停工整改,损失巨大,所以必须在环保上下硬功夫,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太湖水域生态环境。

    针对太湖水深浅、富氧化等特点,湖域隧道施工采用四仓流水作业模式,控制围堰长度不超过2.5公里,减少围堰的阻水长度,增强水的流动性,减少蓝藻滋生。同时,在围堰周边布设了4个取水点,抽取水样到监测站房进行化验,实时对水体的氨氮、总磷、总氮等排放情况进行监测分析并做好预警。在施工过程中,管控工程泥浆和废弃混凝土处理,配套建设了泥浆处理中心和废弃混凝土绿色处理中心,不产生任何建筑垃圾。在土方开挖运输过程中,投入使用智能环保运输车,渣土装车后全封闭运输。项目部成立环境卫生清扫班组,并安排洒水车每天固定时间洒水抑尘,保持环境干净无杂物。          (高炼)

扫一扫

手机读报
电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