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官网|中文版|English version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38
2019年07月24日 星期三
日期检索
上一版 第8版:花 簇 版面概览

故乡的小巷

    ■散文/○赵陇波

    “雨纷纷,旧故里草木深……”耳畔萦绕着这首歌,思绪再次翻山越岭回到故乡。那个承载了我童年无数回忆的地方,那条弯弯曲曲的小巷,巷里两排矮矮的土围墙、屋檐上的青苔、巷口的石狮子、还有那只可爱的猫咪,不曾想多年后竟成了回忆里的过往。

    “妈,晌午饭我在隔壁张阿姨家已经吃过了。”

    “妈,下午我和隔壁的小花、小丰在他家院子里玩玻璃球去了。”

    结果每次玩得都错过饭点,经常去隔壁家蹭饭,戏谑说是吃百家饭长大的,当然挨揍是免不了的。以至于多年后回去时,碰到小时候的邻居叔叔、阿姨,总是热心地提起这些过往。

    星转物移,当我最近再次回家置身小巷时,往日的一幕幕仿佛就在眼前重演。这个角落一起躲过猫猫,那个角落一起斗过鸡,脑海里浮现万千,一转眼却又不见。原本一个小巷里住的邻居都陆陆续续地搬走了,小巷也随着新农村的标准化建设整齐划一,再也看不到土坯房子和矮矮围墙用木棍支撑的画面,下雨天满是泥泞的小路俨然变成了一条水泥路面,晚上伸手不见五指的小巷路边也装上了两排整齐的太阳能路灯,那光芒就像黑夜里的璀璨明星,铺满了漆黑小巷里的每一个角落,也照亮了隔壁邻居家那杂草丛生的院子。

    小时候,家里的农活接踵而至,每每放学都会喊着隔壁的玩伴一同去田里干农活。印象里最累的就是割麦子,碾麦子,用“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来形容最好不过,而这一切辛劳都和毒辣的骄阳一样,被田间地头挑担小贩卖的冰棍所抚慰,那入口即化,冰凉彻骨的东西承载了我们的整个夏天。而如今农业基本实现了机械化,那些年流过的汗,损耗的体力在现代化机械面前微不足道,你所能想到的家乡的一切都在改革开放的浪潮里奔涌向前。

    那时冬日里天寒地冻,几家小孩都会蜷缩在一起玩,身上穿着奶奶、妈妈一针一线缝出来的棉衣、棉裤、棉鞋。记忆力最开心的要数过年,因为每逢过年都会有新衣服、压岁钱,只管睡到饭点,玩到天黑。现在高铁飞机的飞速发展,使你不管身在祖国的哪个角落都能朝发夕至,大年三十和家人相聚吃团圆饭,身上穿着既保暖又漂亮的羽绒服,而那些年手工缝制的棉衣棉服早已随着时代的前行沉入箱底。小时候餐桌上的菜永远是固定的那几样,如今超市就在家门口,各种生鲜蔬菜俨然成了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食物,再也不用担心发黄的窝窝头和涩口的大缸泡菜,想吃什么都可以买得到;再也不用烧着柴火做饭,抹一鼻子灰,乌烟瘴气的画面被电饭煲、电磁炉和油烟机等各种小家电产品所替代。

    小巷的变迁与新中国的建设和改革开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邻居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有的搬家去了县城,有的去了市里定居,总之永远地离开了小巷。

    归否?归否?既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亦是“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扫一扫

手机读报
电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