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官网|中文版|English version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38
2019年08月14日 星期三
日期检索
第1版:四局要闻 版面概览 下一版

穿越深山十公里

——写在中铁四局涪秀二线铁路新白沙沱特长隧道贯通之际

    新白沙沱特长隧道1号横洞

    “10公里长隧道,这是一个新的里程碑!事实证明,中铁四局的长大隧道也打得很漂亮。新白沙沱隧道在我们手里贯通,非常开心!” 8月6日,由二公司承建的涪秀二线铁路唯一控制性工程——全长10.004公里的新白沙沱隧道顺利贯通,和隧道打了一辈子交道的指挥长刘茂兵难掩喜悦之情。

    地处乌江天险、位于山城重庆涪陵境内的新白沙沱隧道,作为全线唯一的控制性工程,地质结构异常复杂,岩溶强烈发育,灰岩、土层、岩溶角砾岩、页岩、煤层、断层角砾岩与基岩裂隙水相继赋存,极易突发坍塌、沉降、落石、涌水、突泥灾害,安全风险极高……

    压力产生动力,困难成就奇迹。

    “五化”创新,着眼制高点

    新白沙沱隧道最大埋深600米、最浅仅有4.5米,平面设置曲线半径2000米、1200米的S形平曲线与3‰、4‰和-3‰的人字形纵坡。设置1处横洞、1处出口平导,设计Ⅳ、Ⅴ级软弱围岩占比55%,洞身 8次穿越地质构造带,12处瓦斯煤层段,全隧属于高瓦斯隧道,瓦斯段落累计长达3100米,安全风险巨大。且为特长单洞单线隧道,空间狭窄,岩溶发育、揭煤、过煤层采空区、软弱围岩的超前预报与超长距离独头通风,给隧道施工带来重重困难。

    分部经理胥克明说,自2016年4月10日正式进洞施工以来,大家都明白肩头的重任——为打通十公里长隧而努力。项目部以机械化、信息化为起跳板,以自动化、工厂化、集中化为助力器,用“五化”同步创新的组合拳,开始向“万米俱乐部”砥砺迈进。

    项目部以问题为导向,积极探索特长隧道机械化配置和工艺工装创新。现场配置一台多功能地质钻机进行隐伏性岩溶和瓦斯超前钻探,配置四台柴电混合动力挖装机用于瓦斯隧道装碴作业,配置两台湿喷机械手用于喷锚支护作业。衬砌作业线投入自行式仰拱液压栈桥和半自动防水板铺设台车,高瓦斯隧道的长距离独头掘进实施通风专业化管理,这些都改变了传统隧道施工方式及工艺,大大减少了劳动力投入和劳动强度,提高了效率,降低了安全风险,确保了施工质量。

    为了实现中铁四局隧道施工的新突破,所有人都铆足了劲。项目部常务副经理李井国、总工高飞、分部总工刘保川带领技术人员,先后进行了衬砌内衬皮带式钢堵头、防水板焊接工艺、衬砌逐窗入模浇筑工艺、衬砌带模注浆工艺、衬砌成品雾炮机养护的课题技术攻关。他们通过多功能地质钻机的工艺创新,安全顺利穿越了12次揭煤及8次穿越地质构造带施工,未发生一起岩溶突泥事故;通过隧道挖装机的技术研究,既满足了单线隧道装载机出碴净宽要求,提高了施工效率,也避免了内燃机尾气排放带来的通风压力;通过湿喷机械手的课题攻关,在降低了洞内粉尘浓度的同时,保证了喷射混凝土平整性、密实度、强度,且喷射混凝土回弹降低了近一半;通过自行式液压仰拱栈桥的应用创新,增加了仰拱施工操作空间,减少了人工安装模板时间,有效提高了施工进度,保障了作业人员安全;通过衬砌成套工装设备的工艺开发,大幅提高了衬砌混凝土强度,缺陷率由7.5%降至0.5%,大幅减小衬砌脱空缺陷率,缺陷率由10.2%降至3%。项目部探索的软弱围岩微台阶法施工工法、衬砌内衬皮带式钢堵头、优化光面爆破等均取得可喜成果。

    “五化”创新带来累累硕果。项目部获得授权专利3项、科技成果2项、QC成果11项,大幅提升了特长隧道的施工能力。

    “四防”创誉,严控保安全

    2019年春节前夕,进口工区正洞施工进入褶皱逆断层破碎段。  (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通过多功能钻机物探、TSP超前预报、红外探水、地质雷达和加深炮孔近测,发现前方50米内正处在溶洞与断裂带的交错状态,既是软弱围岩,又有溶洞空腔,是坍塌沉降、落石掉块、涌水突泥灾害的“雷区”。

    2019年4月23日,出口正洞施工再遇煤层,且TSP超前预判还有老煤窑的采空区。下午3点,瓦斯浓度自动检测仪发出报警,洞内瓦斯浓度接近0.75%的预警线。正在信息化监控调度室的胥克明立即启动安全应急预案,断电,撤人,加强通风……

    针对隧道高瓦斯风险高的特点,他们在硬件设施上加大投入,设置门禁系统、瓦斯自动监控系统、人员洞内定位系统、选择专用煤安防爆型机电设备应用,建立瓦斯浓度自动与人工检的连锁监控系统,实施隧道专业通风管理,推广机械化施工,确保作业安全。

    为了高科技仪器、机械、设备的有效运作,他们通过领导带班、岗位责任、矩阵管控、专兼结合,先后制定各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23项、各类安全教育培训649人次。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系统,对每一循环施工的重点工序进行隐患排查、处置,定期进行考核、奖惩,并完善应急救援体系,制定应急预案12份,举办各种应急演练23次,使全体人员掌握了应急救援程序和器材使用方法,提高了应急救援小组的协调能力。

    通过安全“四防”预控管理,项目部在隧道为期三年半的施工过程中,实现了安全质量零事故的目标。

    “三控”创优,着力铸品牌

    项目部从光面爆破控制、衬砌工艺工装落实、隧道缺陷预防三个方面进行严格控制,实现了质量全面创优的目标。

    爆破开挖,是质量创优的基石。针对隧道Ⅱ、Ⅲ级围岩带来的爆破进尺短、欠挖处理难而导致作业工人宁愿超挖的情况,项目部提出7公分线性超挖的要求,组织光面爆破课题攻关组,在炮眼定位、施钻方向、起爆顺序、精准用药等四个方面,确定最佳爆破参数,确保施钻平、直、准、齐,使炮眼残眼率由原来的25%提升稳定到85%以上,超欠挖质量得到了有效控制,为后期衬砌质量创优、降低混凝土损耗创造了良好条件。

    缺陷预防,是质量创优的重点。隧道施工容易出现的渗漏、空洞、裂纹等质量通病,为此他们在源头提高光爆质量、初期支护质量的基础上,通过加强质量培训,严格落实《工序“三检制度”管理办法》《工序旁站及领导带班制度》《衬砌混凝土封顶领导旁站制度》,对初支背后空洞、锚杆质量、隧底清理、防水板焊接等隐蔽工程的质量进行控制,并实施质检签认、记录入档、责任追溯。通过工艺创新,采用湿喷机械手,控制喷浆平整度、密实度;采用预埋温度传感器,控制混凝土温差裂纹;采用防水板热熔垫圈“井”字型布置和电磁焊,控制铺设质量;采用衬砌堵头台阶式橡胶条卡位,控制环向中埋式止水带位置,增强衬砌施工缝防水性;采用压力触感衬砌防脱空装置、带模注浆工艺,控制衬砌背后脱空。

    仰拱二衬混凝土的浇筑,是质量创优的关键。为了确保仰拱、二衬的实体混凝土质量,他们在严控原材料进场的同时,注重混凝土坍落度控制,随车携带减水剂,现场调整混凝土和易性;采用仰拱液压栈桥定型弧模,实现仰拱、填充分层浇筑;通过矮边墙纵向止水带夹具、仰拱钢堵头等措施,保证仰拱质量;采用分流器分层逐窗浇筑工艺,通过多个带压三叉泵管连通分层浇筑,控制混凝土离析产生的流沙、麻面、骨料堆积现象,保证了衬砌浇筑混凝土的强度、密实度和外观效果。 (高炼 方善智 彭涛)

扫一扫

手机读报
电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