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张家界讯 张吉怀高铁工程开工以来,中铁四局建设者始终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采取多种措施保护生态环境,将施工生产与环境保护同步推进,坚持生态优先,倾力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魅力高铁线。
张吉怀高铁北起张家界市,经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南接怀化市,衔接黔张常、焦柳、渝怀、沪昆客专、怀邵衡等铁路线,辐射湘西主要地市,线路全长247.481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建成后北可连接郑州,南可连接桂林,将西安、襄阳、凤凰、阳朔等多个世界著名的文化遗产地和自然遗产地串联起来,届时将成为一条贯穿南北的旅游大通道。
中铁四局一公司承建的张吉怀铁路2标位于张家界市武陵山区腹地,正线全长17.307公里,主要工程量包括桥梁19座、隧道12座、涵洞6座、铺新轨489.7单线公里、制架梁221孔。工程具有安全风险高,施工难度大,且全线植被茂盛、水系发达,环水保要求高等特点。
施工中,项目部认真践行低碳环保施工理念,落实“建设生态铁路,打造新时代精品工程”要求,将生态建设和标准化文明工地建设作为项目管理的红线,高度重视环水保工作。在钢结构加工厂、各条隧道进出口、桥梁施工等现场,以保护原生态为原则,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节约临时用地,既满足施工生产,又与自然融为一体。在站、场周边设置围挡喷淋降尘系统、雾炮机等先进工装,有效控制施工粉尘,防止空气污染。对施工中的废旧物资,通过3D建模做到工完料净,避免浪费。在每一个工区、每一个分部驻地铺设污水、雨水收集管网,通过三个小型临时污水处理厂、36公里排污管线,把污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不让一滴未经处理的水进入大自然。随着工程推进,及时在工地周边砌筑挡渣墙,防止渣土超出红线对环境造成破坏。做好边坡分级处理,防止塌方。抢抓春季雨水丰沛时节,对各个弃渣场进行全覆盖绿化,防止水土流失。土方运输过程中,合理安排洒水车定时洒水降尘。通过一系列环保措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保障生态文明。 (赵成斌 张世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