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官网|中文版|English version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38
2020年09月30日 星期三
日期检索
上一版 第3版:经营发展 版面概览 下一版

在西南大山里穿行的筑路人

——中铁四局七分公司麦贺高速公路项目部施工侧记

    麦贺高速公路6标段回龙互通    (王攀峰 摄)

    麦贺高速支线项目预制梁场     (王攀峰 摄)

    麦贺高速公路        (王攀峰 摄)

    地处桂、粤、湘结合处的贺州,是广西乃至大西南东进粤港澳、跨境出海的重要节点城市。党的十八大以来,伴随着贵广高铁、桂梧高速公路、广贺高速公路等相继建成通车,为进一步建成“东靠西连、南北贯通”的贺州交通大格局,巩固贺州作为桂粤湘区域性交通枢纽的地位,助力贺州全面融入北部湾三小时经济圈、珠三角两小时经济圈,打造市域一小时经济圈,打通贺州经济南北大动脉,麦岭至贺州高速公路应运而生,并开工建设。

    麦贺高速公路是广西“四纵、六横、三支线”高速公路布局重要组成部分。2015年5月,中铁四局七分公司这支来自江淮大地的筑路铁军挺进西南边陲的大山深处,先后承担麦贺高速公路六标13.178公里和贺州支线一标9.34公里的施工任务。

    进场就是决战

    开工伊始,项目部就面临着工期紧、任务重、前期征迁遗留问题复杂、征地标准未确定等一系列难题。面对如此复杂的情况,项目部领导班子及时与贺州市国土、林业等部门取得联系,争取地方政府支持,积极与业主广西贺州交通投资集团沟通,征拆工作在短时间内取得突破。

    “由于历史原因,麦贺高速公路属于复工项目,在贺州段恢复施工前,别的标段都已进行清表填方等工作,那时项目部管段内还是空白一片,一开工就比别人落后4个月时间。加上管段内多水稻田,土质疏松,需要进行大量换填,施工过程比其它标段需要更多时间。”七分公司副总级项目经理兼该项目部经理董雪回忆着刚进场时的艰辛。为尽快赶上落后工期和进度,项目部加大人、机、料投入,最多时组织600多人和130多台套机械设备24小时不停作业。最终,项目部全线第一个完成拉通,一跃成为整个麦贺高速公路完成任务最快的标段。

    把时间“抢”出来

    2015年10月,正值金秋时节,大干正酣,项目部全体人员铆足了劲,在工地上干得热火朝天,然而“天公不作美”,两个多月的持续降水使现场施工滞缓,随之而来的洪水又给项目部造成不小损失。

    面对此情此景,项目部一方面根据天气变化情况执行动态工作方案,每天碰头会都准备好两套工作预案,随时根据天气变化调整工作内容。另一方面,项目部积极组织动员,给大家加油打气,确保参战人员始终保持昂扬的工作状态。大家随身携带雨具,就近搭设工地雨棚,做到小雨不停工,大雨过后便抢工。“晴天干晴天活,雨天做雨天事”便是这一时期工作的真实写照。

    2017年初,春节前,伴随着一声响亮的指挥哨音,麦贺高速公路回龙互通跨线桥最后一片40米箱梁成功架设,项目部参建员工脸上都露出欣慰的笑容。

    前期受多方面因素影响,麦贺高速回龙互通架梁施工工期比计划严重压缩。“留给我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董雪在周生产交班会上这样说道。既要保证既有高速公路通行,又要加快架梁施工进度;业主单位要求的路基交验时间节点迫在眉睫;年关将至,施工资源不足……一个个难题摆在面前,怎么办?

    项目部把任务细化分解成每人每天的工作量。在保证施工安全质量的前提下,现场路基交验、跨线桥施工齐头并进。项目部领导班子各司其职,每天在施工现场,督促指导检查各作业队施工情况,对于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利用QQ和微信等平台,督促相关人员马上处理。既有高速线路车流量大,跨线架梁施工安全风险极大,时任项目部安全总监关磊每天天还没亮就赶到工地,盯守在现场,一直忙到深夜才回来。那段时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这句话成了大家互相勉励的问候语。

    由于贺州当地地下溶洞及砂岩发育对桥梁钻孔桩基础施工、地基处理及路基沉降造成影响,高沉降值时常造成已测定水准点不闭合。如此一来,常规性复测成了测量队的“家常便饭”。施工高峰期,时任项目部测量主管闫建斌将12个测量人员分成四个测量沉降组。为做好沉降观测,闫建斌带领测量人员做好日常测量、复测任务,每天还要携带总重二十多斤的铟瓦尺、尺垫等设备,往返20多公里进行沉降观测。累了,就地坐一下;困了,他们就到工棚里眯一会;渴了,随便喝几口凉水;饿了,就啃几口干面包。测量数据是施工的准绳和标准。为确保测量数据精准,在施工中闫建斌总是反复校核,及时纠正基坑开挖深度宽度不够、路基开挖线坡脚线欠宽等问题,为项目部挽回直接经济损失20多万元。

    保护好绿水青山

    为保护好贺州当地自然生态环境,把项目建设成“优质路、环保路、景观路”,项目部秉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综合利用、和谐统一”的原则,构建“临建与土地资源条件相结合、施组与生态保护条件相结合、绿化与地质地貌条件相结合、水土保持与新技术、新工艺相结合”的四位一体生态环境保护新模式,将环保纳入与工程建设进度、质量、安全同等重要的考核管理体系。

    在施工各环节,项目部严格履行“环保承诺”,在施工中做到“慎砍一颗树、慎借一方土、慎放一声炮、慎弃一方石、慎留一堆垃圾”的“五个一”环境管理。从施工便道到取土场选择上,项目部始终坚持“安全选线、环保选址”,参照当地地质地貌特点,不断优化施组设计。建设过程中,项目部充分考虑生态保护平衡原则,对施工中的弃土做到资源化合理利用,采用无害化处理方式,将换填产生的10多万立方米淤泥转作绿化种植土,成功解决淤泥堆放造成二次环境污染难题,为绿化工程提供优质土源,获得良好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在边坡绿化方面,项目部通过栽种火炬树、紫薇等小灌木植物,配以野花组合、草皮、波斯菊,达到春夏观花、四季常绿的观景效果。2019年,项目部边坡生态防护工程获评国家“2019年重点环境保护实用技术及示范工程”。    (王辉 马易难 王攀峰)

扫一扫

手机读报
电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