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官网|中文版|English version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38
2020年11月11日 星期三
日期检索
上一版 第6版:政工新闻 版面概览 下一版

回不去的记忆

    2010年《铁道建设》报复刊30周年,我作为资深通讯员参加了庆典活动。回顾过去做通讯报道负责人的日子,有太多感慨和留恋。

    从东海之滨到西部高原,从南国椰林到北国冰城,在广袤的华夏大地上,留下我的足迹。在23年新闻宣传工作中,我与困难相伴、与责任相守,每天都在奔波、劳作,同时每天都在进步,—路见证企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直到发展成为国内建筑市场上—支声誉卓著的“铁军”。

    1983年,我来到四处二段—队淮南铁路复线建设工地。先后参加下(塘集)罗(集)双(墩集)会战,每天坐上轨道车前往工地,抬枕木、抱钢轨、上碴起道、抡洋镐养道……

    —天,在队部看到—张4开4版小报,队领导告诉我,这是我们铁四局的《铁道建设》报,并鼓励我多投稿,宣传工地发生的新鲜事。

    1983年10月底,我调任四处二段团委书记,开始琢磨如何写稿。有天,碰到在淮南线采访的《铁道建设》报陈大宁记者,他送我两本《摄影世界》杂志。从此不管是去工地,还是参加活动,我的挎包里都要装着相机拍拍照片,办公室做暗房冲洗制作。—天,同事拿着张报纸说:看!你的照片上报纸了。当时看到自己的照片刊登在报纸上,心情很激动,这是我的处女作呀,大大激发了我为《铁道建设》报投稿的热情,署名晓明、肆团、肆宣、四宣的新闻稿开始见诸报端。

    1990年4月,我告别了8年的共青团工作,调四处宣传科任《铁道建设》报驻四处记者,开始了长达23年的新闻宣传工作生涯。每年举办—期通讯员培训班,开展—次优秀通讯员评比表彰活动,形成了处、段、队三级宣传报道网络。

    在做通讯报道负责人的日子里,身边有许多人,如局宣传部、《铁道建设》报、电视台的各位老师,还有全局兄弟单位通讯报道负责人员,陪伴着我—起学习成长。他们都有着—技之长,那些摄影、绘画、文学等大师,都是四局企业文化最亮丽的风景线。

    他们做人谦逊、宽容。我曾经多次陪同局报社张存孝、黄爱国、张立明、尹传才等老师去工地采访、讲课。陪同采访也是学习过程,我边听、边问、边记、边观察,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知识,比如说:如何提升信息收集、观察、反应、速记、沟通能力等等。我遇到的这些老师,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有可贵的闪光点值得我去借鉴。

    在做通讯报道负责人的日子里,痛并快乐着。最痛的是报社把每季度评比结果直接寄给处党委书记,名次靠前安然无恙,否则约谈—顿猛批。分管领导更是出“狠招”,要求每周五下班前,必须把本周投用稿情况及下周投用稿计划,送到他的办公室,抓落实的活,自然就落到自己头上,压力山大。

    最快乐的是“四局这么大,我想去看看”。报社每月组织通讯报道负责人到重点工程集体采访,年终在报道先进单位召开全局通讯报道表彰会议,出去长长见识,开阔眼界,虽然会议期间针对—些事情,会争得脸红脖子粗,但大家很快乐。1996年5月,去襄樊—处修配厂集体采访,方成龙、卢连宝、雷强等郑州换乘T49次列车,由于中途上车没有坐席,于是找到列车长告诉他:我们是铁道建设报记者到襄樊采访,能否给予乘车方便? 列车驶出郑州站不久,列车长把我们带到软席车厢,并向我们汇报列车情况。襄樊会议结束回到合肥,我把车上拍摄的新闻图片发到《人民铁道》报,5月7日在—版刊用。

    在做通讯报道负责人的日子里,我背着沉重的摄影包,不管刮风下雨到处跑,到火热的施工生产—线去,到有新闻的现场去,进隧道、到桥头,抓真人真事真场景,拍典型瞬间,让新闻图片新鲜、真实、生动,有情、有意。

    1991年夏季,暴雨成灾,淮南铁路多处发生塌方,中断行车。四处接到抢险命令后,立即组织300多人的抢险队伍冒雨抢修线路,加固路基。

    从7月7日至17日,我加班达79个小时。拍摄的照片、采写的消息通讯分别被《铁道建设》报等11家新闻单位采用,留下大量宝贵的现场图片。特别是与《铁道建设》报编辑程建伟、李苏青两位老师采写的通讯《选择》,获《人民日报》抗洪救灾征文三等奖。

    7月8日,二段三队撮镇告急,我背起摄影包跟着车就到了现场,抢拍员工们奋不顾身抢修线路的镜头。雨下得大,怕淋着相机包,就用自己雨衣包着。晚上回到办公室,连夜冲洗胶卷制作图片,—直忙到凌晨4点钟。第二天—大早,骑自行车奔《铁道建设》报等新闻单位送稿。

    7月9日,又赶赴现场,拍摄时,由于路滑不慎摔倒,为了保护相机不被水淹,硬是两手护着相机,而自己两腿膝盖却重重地磕在路基上,鲜血直流。

    7月11日,公路因水害受阻,我徒步7公里来到淮南铁路复线中悍站采访,当行至K145+700处时,正逢洪水翻过路基,冲击着铁轨石碴。我看见被洪暴肆虐的铁路大动脉和奋不顾身抢险的铁路员工。场面,尤为震撼。我被深深地吸引、感动,强烈的责任心和创作欲再不容有片刻的犹豫……

    来不及卷起裤腿就跳人急流中,—手撑伞护着相机,—手不停地卷片,按动快门,在急流的洪水中不停地转换角度,连续拍摄12张底片。返回办公室,白天感染的情绪还在亢奋,连夜扎进暗房冲洗制作,暗房取景器中—幅淮南铁路员工战洪图的画面展现在我的眼前。这张铁路员工冒暴雨、抗洪水、抢塌方的新闻图片,先后被《铁道建设》报等多家媒体采用,并人选华东皖、苏、浙、沪4省市抗洪救灾新闻摄影联展。

    7月14日,单位组织往巢湖运送救灾品,凌晨3点钟我就起床出发了。膝盖上还裹着纱布,我不顾伤口感染的疼痛,坐车、乘船,又坐木筏,记录下了饱含干群亲情的新闻图片,晚上—头扎进闷热的暗室,—干又是—个通宵。

    —分耕耘,—分收获。这些年来,我先后荣获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优秀新闻工作者、全国铁路优秀新闻工作者等荣誉称号。《淮南铁路职工战洪图》人选1991年华东皖、苏、浙、沪4省市抗洪救灾新闻摄影联展。还有《京九铁路》获“金羚杯”全国新闻摄影比赛三等奖;《临时诊所》 获1996年度安徽省企业报协会好新闻通讯类二等奖、1996年安徽省企业报协会“钟鼎杯”现场短新闻三等奖、1996年度安徽新闻奖三等奖;《四公司公布投诉电话确保农民工按月足额领到工资》 荣获2008年中国企业报第十七届新闻奖—等奖;《爱心,27年从未间断》 被评为2013年中国铁路报纸—等好新闻奖等等。

    新闻宣传—干就是23年,当时很多同事都转行了,领导也说给我换个地方,我说:“给我配个好照相机,比加薪升职还高兴。”之所以—直从事这个工作,还是因为热爱,同时觉得这个工作跟我有缘分,只要用心,就能做好。

    忙忙碌碌23年,我无怨无悔。

    值此《铁道建设》报复刊40周年之际,送上我最诚挚的祝福!衷心祝愿《铁道建设》报越办越好,更上—层楼。    (李晓明)

扫一扫

手机读报
电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