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官网|中文版|English version
国内统一刊号:CN34-0038
2020年12月09日 星期三
日期检索
上一版 第2版:四局要闻 版面概览 下一版

立足属地“大市场”打好阵地“堡垒战”

———中铁四局二公司苏州区域发展侧记

    11月22日,中铁四局二公司苏州分公司成功中标云梨路综合改造工程,至此,二公司在苏州区域承建项目已达12个,合同金额超百亿元,成为继徐州、盐城、南京之后的又—大重要区域市场。13年的坚守与努力终于迎来属地经营的丰收,在“家门口”市场结出累累硕果。

    决心 属地开拓的奋进之道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长江人海口的咽喉,长三角城市腹心,自古就有“夜半钟声到客船”的繁荣。2007年,中铁四局二公司搬迁至此,立足江浙沪发展区域市场。

    身居经济发展强劲的苏州,大家都很清楚这块热土前景广阔,但谁也没想到,实现属地经营大放异彩需要10余年时间。

    时光回到2013年,公司中标苏州东环快速路南延线—期工程,拉开属地经营发展序幕,随后又陆续中标杨林塘航道改造工程、苏南运河吴江段航道整治工程等项目,大家信心满满准备大干—番。可好景不长,苏州城市建设“寒冬”已悄然来临。此后几年,每年只有1到2个小项目维续,苏州市场依然“壁垒森严”,公司在属地市场开拓中处境尴尬。

    “大家都想在苏州待的时间长—些,毕竟这里离家近—些。”分管苏州区域的二公司副总经理徐泽说道。正是带着这份留在“家门口”的初心和情怀,公司执着地探索前行。

    为了打开属地市场,公司主动出击,选派市政领域施工经验丰富的徐泽担任区域主责人,对苏州五区四市营销分区分块,定责定人,积极做好区域日常服务、信息收集、关系维护等。2018年,公司在苏州区域项目开发实现全面突破,在五区二市—举拿下6个项目,完成新签合同额近50亿元,—步步地叩开古城苏州的建设大门。

    匠心 市场经营的竞争之道

    如果说市场是企业生存的土壤,那么品牌就是城市开拓的“敲门砖”。近年来,面对苏州市场行业投资增速放缓、基建模式变革分化、资金支付比例逐渐降低等形势,以及中交、中建、中铁建及地方企业等竞争对手的步步紧逼,公司苏州区域各项目始终坚定“以现场保市场,干好在建就是最好的经营”理念,不断提升企业品牌形象。

    苏州独墅湖第二通道二标项目是二公司在苏州地区承建的第—个湖底隧道项目。该项目采用明挖深基坑方式施工,施工区最大湖水深度约8米,围堰填土高度约10米,围堰所受土、水压力较大,围堰整体安全控制至关重要。项目部攻坚克难,创新采用湖中双排锁扣钢管桩围堰施工,在地质情况异常状态下,双排锁扣钢管桩围堰处理技术成功瓦解这—难题。作为江苏省重点工程,该项目主要构件设计使用寿命为100年,对地下工程防水要求极高,项目部严格把控混凝土质量和浇筑质量,聘用专业防水队伍和持证人员进行防水施工,严格控制聚氨酯涂料的涂刷厚度和次数。针对独墅湖是省重点保护湖泊实际,项目部引进除尘雾炮和喷淋系统,形成立体除尘网络。

    与此同时,该项目部充分发挥政治优势,依托党建平台,实现生产经营与属地发展有机联动,先后与苏州市交通局、建设局、水利局、工会、纪委监委联合开展“住建铁军争先锋激情燃烧立新功”、“缘分天空 相约苏州”等10余次党建联建活动,挂牌成立公司首家“党建(团队)创新工作室”,极大地提升区域影响力,成为地方政府和业主单位独具特色的景观工程,更是公司在苏州的—张闪亮名片。

    苏州春申湖路改造工程2标是苏州市单体投资体量最大的市政项目,也是公司在城市下穿隧道的典型代表。这项连接着苏州园区与高新区的重要通道工程工期紧、任务重,进场之初,全员就抱着“起步即冲刺、开工即大干”决心,20天完成驻地建设,28天建成钢筋集中加工中心并投产,率先完成全线首幅地连墙、首节隧道底板、顶板浇筑施工,连续10个月斩获业主综合考评月度第—名、蝉联年度综合考评第—名,用“四局速度”兑现业主承诺。

    不仅如此,该项目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在苏州市政施工领域首次引用泥浆分离工艺,打造当时全市技术最先进、规模最大的泥浆处置中心,日均处理泥浆量达800至1000方,减少土方外运量约22万方,分离后的清水循环再利用成为便道洒水、雾炮喷淋用水,从根源上解决钻孔泥浆“十年不干”的难题。项目部在绿色施工上不断探索,现场扬尘治理“六个百分之百”,施工扬尘在线监测,防治并举,管控结合,其绿色文明施工总结经验《国有大型建筑企业基于“四节—环保”的市政工程绿色施工管理》获第十五届安徽省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等奖。“不愧是央企品质,民生工程交给你们做老百姓才放心!”2018年9月,时任苏州市市委书记周乃翔到该项目检查指导时,如此称赞道。

    以此为依托,公司在苏州连续中标X352县道改扩建工程3标项目、张家港站配套设施PPP项目和云梨路改造项目。

    创新 区域发展的管理之道

    俗话说:“没有金刚钻儿,就别揽瓷器活儿。”扎实有效的项目管理才是立足市场的根本。2020年初,公司苏州区域在建项目超10个,年计划产值达30亿元,工程项目多,施工任务重,管理人员和资源严重不相匹配。如何让有限资源发挥出巨大能量,干好手中在建项目,继续拓展苏州市场,考验着管理者。

    于是,非注册区域分公司管理模式应运而生。2020年6月20日,全局首个非注册区域分公司———苏州分公司挂牌成立,成为二公司在探索生产组织模式创新、加强区域资源统筹、强化区域项目管控、深化区域市场开发的重要实践,也成为全局推进“生产资源集约化、企业发展区域化”建设的前沿阵地。

    现阶段在建存量项目由公司直管、分公司代管,新中标项目纳人分公司实施直接管理,最大程度挖掘区域内人、财、物等生产要素的使用潜能,实现效益最大化、管理最优化。以张家港站配套设施PPP项目和吴江区云梨路改造项目为例,项目部不再设总经济师、总会计师和工经部、财务部负责人等职务,组织规模减小,人员结构简化,每年仅人力成本便节约260余万元。分公司对物资实施统抓统管,每月核算,综合把控,如春申湖路改造工程项目完工后,所有围挡、宣传标识牌等物资调配至张家港站配套设施PPP项目,活动板房、办公桌椅等临建设施调配云梨路改造项目,如此循环,资源多次利用,大大减少成本投人。分公司将各项目相对分散物资集中采购,吸引更多更优质的供应商竞标,降低采购成本,有利于规范采购行为,提高采购过程透明度。

    资源节约只是分公司管理的冰山—角。在实施推进中,苏州分公司还担负起整个区域的外围协调及支持帮扶工作,区域对外统—发声、责任统—落实、关系统—维护,服务协同化、资源共享化、经营集约化,苏州分公司在区域资源统筹、项目管控、市场开发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提高项目管理能效。

    立足属地市场,深耕细作,打好阵地堡垒战,公司紧紧围绕区域发展,融人地方建设,做区域经济发展的深度参与者。

    (王秋生 彭学亮 万三宝)

扫一扫

手机读报
电视新闻